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夏商周考古学(第二版)
    •   ( 1878 条评论 )
    • 井中伟,王立新 /2024-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为吉林大学考古与文博专业“夏商周考古”课程的教材,分为绪论、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东周王畿与列国文化、周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共计七章,系统介绍了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时空框架和部分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展示了夏商周考古的知识主脉及其在史学研究领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 ¥77.7 ¥120 折扣:6.5折
    • 吾道南来——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史前湖南
    •   ( 84 条评论 )
    • 郭伟民 /2022-06-01/ 科学出版社
    •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部地区,从1951年在长沙进行的发掘开始算起,湖南考古已经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填补了历史文献的阙如,更发现了一个不为史籍所载的远古湖南。《吾道南来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史前湖南》从考古出土材料出发,以考古学的视野重建湖南的史前时代,阐述了湖南史前社会发展进程,论证了史前湖南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76.4 ¥118 折扣:6.5折
    • 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2020年度中国好书)
    •   ( 3864 条评论 )
    • 刘庆柱 著 /2020-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由*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创作的考古学、史学读物。就世界史范围而言,中华民族是*一有着 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 的民族。作者以考古遗迹、文物为切口,通过对文明的几大要素 都城、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耙梳,以及对国宝、遗迹的展示,全景式展现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对中华民族一致的国家认同。 本书采用回溯式写法,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地讲解,从身边常见的四合院、可游览参观的故宫等,一一探寻其历史源头,回望中华文明之根。近500幅插图、通俗易懂的行文, 全息 呈现5000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 ¥76.8 ¥128 折扣:6折
    • 汉帝国的目光:语词、观念与语言考古学 上海古籍出版
    •   ( 18 条评论 )
    • 叶晓锋 著 /2024-11-01/ 上海古籍
    • 汉帝国东有越人,南有楚人,西接印度与西域,北邻匈奴。本书以汉帝国的周边民族为切入点,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审视汉帝国的复杂性和立体感,汉帝国与这四方文明的互动和互鉴,使汉帝国焕发出丰富而多元的面貌。书中尤其关注匈奴对汉朝的深远影响,通过破解当时的语言,不仅揭开匈奴的神秘面纱,还为理解汉帝国出现的新语词和艺术元素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书从政治、艺术、医学、地理等多维度重构汉帝国的 史意义,通过考古学和语言研究,以匈奴语言、汉代楚语、西王母、不周山、扁鹊和华佗、挽歌和 句起源、越人等为主题进行讨论,带领读者进入汉代精英眼中的多语言世界及其背后的世界观,逐步重构出汉帝国精英所看到的多元复杂的世界,从而展现一个 史视野中立体鲜活的汉帝国。

    • ¥56.1 ¥88 折扣:6.4折
    • 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
    •   ( 55 条评论 )
    • 山西省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润民,陈星灿 /2022-09-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抓手,聚焦时空要素在早期文明中的作用,阐释了“掌控时空,天下之中;照临四方,协和万邦”的陶寺文明,进一步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共有10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考古、历史、天文、建筑等方面来讨论中国文明起源中陶寺模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意义。

    • ¥57 ¥88 折扣:6.5折
    • 中国彩陶·庙底沟文化图谱 巴蜀书社
    •   ( 14 条评论 )
    • 王仁湘 /2022-08-01/ 巴蜀书社
    • 本书是一本详尽讲述中国彩陶之庙底沟文化彩陶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彩陶的发现”,分地域讲述了庙底沟彩陶的分布范围、主要特征和纹饰代表,展现了庙底沟文化彩陶从中心到周边的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第二部分“彩陶艺术特征”,详细分析了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一般特征和艺术特征,如黑白红三色搭配、基本纹饰构成和展现方式,同时还详细讲解了如何绘制史前彩陶纹饰。 本书为研究者、欣赏者整理展示了以往的发现,也为艺术爱好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史前艺术的窗口,它集中展示了以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史前中国在艺术、文化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的传播不仅展现了艺术思潮的扩散,更是标志着华夏历史上的一次文化大融合。

    • ¥82.7 ¥138 折扣:6折
    • 我的父亲苏秉琦 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3 条评论 )
    • 苏恺之 /2022-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集学术大成之作。苏公一生的经历过往,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描写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和苏公同一时期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情怀和精神风骨。

    • ¥62.6 ¥99 折扣:6.3折
    • 马王堆考古手记 侯良 侯弋著 真实还原当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 收录当年发掘现场的珍贵影像资料 中信正版书籍
    •   ( 3 条评论 )
    • 侯良,侯弋 /2024-04-01/ 中信出版社
    • 一座千年汉墓,三千件珍贵文物,一代文博人的艰难探索。《马王堆考古手记》真实还原当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以一手资料破除了流传甚广的谣言,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回顾50年前发掘历程中的一波三折。本书作者之一侯良,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工作的亲历者和领导者之一。侯良先生一生致力于马王堆的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考古文博人“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感。本书梳理了侯良先生留下的大量手稿、书稿和内部资料,并收录当年发掘现场的珍贵影像资料。马王堆汉墓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文物都堪称稀世珍宝,可以衍生出独立的学问,如帛书、帛画、简牍、漆器等。本书由湖南博物院提供高清文物图片,带来仿佛亲临现场的观赏体验,更从博物馆

    • ¥64.7 ¥99 折扣:6.5折
    • 中国石窟走廊 甘肃教育出版社
    •   ( 31 条评论 )
    • 中国石窟走廊》摄制组 /2020-11-01/ 甘肃教育出版社
    • 四集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聚焦甘肃三千里石窟走廊上的四大石窟群——凉州石窟群、敦煌石窟群、天水石窟群、陇东石窟群,并向西上溯到新疆克孜尔石窟,向东延伸到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在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时空坐标上,探寻中国石窟的来龙去脉,展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全过程,彰显了甘肃作为中国石窟鼻祖的重要历史地位。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千年石窟复活,让观众走进历史,发现一个洞窟里的精彩中国,找到中华文化自信的依据与历史的荣光。

    • ¥58.7 ¥98 折扣:6折
    • 两周秦汉礼典相关出土文献考疑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18 条评论 )
    • 徐渊 /2023-10-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两周礼典研究的角度出发,首先界定了出土文献类礼典研究文献与考古类礼典研究资料的基本区别,进而对礼典相关出土文献做了分类,将目前已经出土的与礼典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分为六个大类。通过对这几类出土文献中礼典相关内容的深入分析,揭示利用不同种类出土文献研究礼典的普遍原则和具体方法。将研究礼典相关出土文献共同的普遍原则与研究不同属性出土文献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到一个个具体的出土文献礼典研究案例中,以此检讨这些原则和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本书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已经取得的出土文献与两周礼典研究的成果。并利用这些成果推进了对传统礼典研究的讨论。同时,本书还试图利用传统礼学的知识体系对出土文献的字词释读和文本整理提出新的设想。进而讨论相关出土文献的性质与成书过程。

    • ¥50.4 ¥79 折扣:6.4折
    • 石质文物保护
    •   ( 87 条评论 )
    • 刘强 /2024-06-01/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暴露在野外的众多大型石质古迹,包括建筑、洞窟、石碑等,由于自然因素的风化作用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许多文物的表面都已发生严重的劣化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许多珍贵的实物记录将不复存在。所以,研制性能良好的石质文物保护功能材料已成为文物保护研究领域的迫切任务之一。但是,目前所使用的保护材料几乎都不能完全满足保护者的要求,这源自于文物保护“不能改变文物原状的基本原则”的苛刻要求。 本书首先介绍了石质文物的定义、价值和分类,以及构造文物岩石种类,说明了石质文物风化的作用类型,并在综合介绍了文物保护的概念、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常用的保护方法和材料,以及保护材料的评价体系。最后,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谈了一些目前较新的石质文物保护成果。

    • ¥51.8 ¥80 折扣:6.5折
    • 追寻三星堆:探访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 薛芃 艾江涛著 近距离展现精美的考古发现观察文物修复过程 带你走进考古现场
    •   ( 68 条评论 )
    • 薛芃 等 /2021-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追寻三星堆》以三星堆遗址为出发点和核心,对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诸遗址进行了踏访和追寻,由此带领我们走进三星堆和它的时代。分上下两部分,上篇“好看三星堆”以三星堆为轴,讲述与它有关的古蜀国神话传说、葛维汉的研究史、宝墩遗址和金沙遗址,重点介绍了2020-2021年新发掘的三至八号坑的考古发现;下篇由三星堆延展至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对盘龙城、汉中、炭河里、新干大洋洲等遗址进行了采访书中汇集了记者的探访采编,对李伯谦、孙华、施劲松等学者的访问,对所涉遗址背景资料的介绍,从记者、学者的不同角度,对三星堆和它的时代进行了全方位的揭示。

    • ¥55.6 ¥88 折扣:6.3折
    • 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文明的崛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96 条评论 )
    • 许宏 /2021-06-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讲述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故事,带我们回到距今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原腹地,一览当时东亚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样貌。她有着300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当时优选的中心性城市,她有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官营青铜器和绿松石器作坊等。她让我们看到在史书记载的“夏商之际”,中原文明的发达和影响力。她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满天星斗”中最亮眼的那颗星,不仅采同时代其他文化之长处,还将自己的文明强势推广,体现了距今国家文明和天下观念,堪称“最早的中国”。

    • ¥55.6 ¥88 折扣:6.3折
    • 中国考古学经典精读
    •   ( 33 条评论 )
    • 李伯谦陈星灿主编 /2019-06-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通过对一百年来关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梳理,从中遴选出30篇左右有代表性的经典论著并进行点评,以方便和提升研究生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素养,为需要开拓学术领域的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读本,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为将来的研究奠定基础。本书包括总序(张岂之撰)、导论(学术史的梳理)、30篇左右经典论著选读(每篇论著前加千字左右编者点评,后加延伸阅读)等部分。

    • ¥63.8 ¥98.5 折扣:6.5折
    • 大仰韶 黄土高原的文化根脉 巴蜀书社
    •   ( 58 条评论 )
    • 王仁湘 /2021-03-01/ 巴蜀书社
    • 仰韶文化是中国田野考古最早发现和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21年是仰韶村遗址发现100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中国考古学的诞生是以仰韶村遗址发现为标志,它开启了对史前中国的发掘,在中国考古目前具有里程碑意义。本书全面讲述了仰韶文化发掘的来龙去脉和百年来研究情况,展现了史前中国人口和社会特点,聚落建筑和埋葬习俗、信仰和艺术特点,梳理了中华文明起源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历史,展现了一代代中国考古学者为重建史前中国历史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同时本书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献礼。

    • ¥57.5 ¥96 折扣:6折
    • 望长安 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 霍宏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正版书籍 新华书店旗舰店文轩官网 当当自营
    •   ( 61 条评论 )
    • 霍宏伟 /2024-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在上世纪初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战乱频仍,政局不稳。国家深陷危难中,国宝亦无法自保。大量文物盗掘、盗卖活动猖獗,很多国宝漂流异乡,丧失了原始出土和保存的信息,不仅对学术研究造成了巨大困扰,也是国家财富的损失。它们如今静静躺在国外知名博物馆中,接待着来自全世界游客敬仰的目光和赞美的语言,但同时也是文明遭受浩劫的重要证据。本书以不同年代、不同角度、不同形式诠释了一个共同主题——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博大精深。对流失文物,从追溯丢失经过、复原原始保存信息、考证人物身份、还原古物用途、研究一个时代的风貌……各个角度,讲述了这些国宝蕴含的信息。同时,让我们看到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之内,文物的精美绝伦和盗掘者穷凶极恶并存,文物保护者和贩卖者之间的博弈。这些故事现在都静静躺在距离

    • ¥55.6 ¥88 折扣:6.3折
    • 礼以玉成(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 探索上古玉文化,聚焦中国精神的玉之品格。
    •   ( 6 条评论 )
    • 孙庆伟|责编:张晗|总主编:沈睿文 /2022-05-01/ 北京大学
    • 玉器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身份标志,玉器的使用则是当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对史前和夏商周三代玉器及用玉制度的研究成果,分“玉之辨”“玉之用”“玉之埋”和“玉之史”四个主题,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三个维度,对当时的玉器和玉文化等诸方面做出了具有深度的综合考察,希望由此揭示中国早期玉器所蕴含的礼制传统和政治文化内涵。作者亲身参与了多处重要先秦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文献记载,因此对先秦玉器与玉文化得出了确实而透彻的认识。

    • ¥76.9 ¥118 折扣:6.5折
    • 夏商周考古学(第2版)
    •   ( 19 条评论 )
    • 编者:井中伟//王立新|责编:王琳玮... /2020-08-01/ 科学
    • 本书为吉林大学考古与文博专业“夏商周考古”课程的教材,分为绪论、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东周王畿与列国文化、周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共计七章,系统介绍了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时空框架和部分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展示了夏商周考古的知识主脉及其在史学研究领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 ¥76.8 ¥120 折扣:6.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