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夏商周考古学(第二版)
    •   ( 1878 条评论 )
    • 井中伟,王立新 /2024-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为吉林大学考古与文博专业“夏商周考古”课程的教材,分为绪论、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东周王畿与列国文化、周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共计七章,系统介绍了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时空框架和部分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展示了夏商周考古的知识主脉及其在史学研究领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 ¥77.7 ¥120 折扣:6.5折
    • 中国考古学十八讲(第二版)
    •   ( 532 条评论 )
    • 张宏彦,翟霖林 /2024-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中国考古学基础性知识的入门教材,分为十八讲。内容可分为考古学及其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分支学科、古代主要遗迹、古代主要遗物4个大的部分。为方便阅读和理解,全书共收录400余幅插图,图文并茂,便于读者在实践中鉴识各类考古遗迹、遗物,掌握中国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系统知识。

    • ¥212.3 ¥328 折扣:6.5折
    • 吾道南来——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史前湖南
    •   ( 84 条评论 )
    • 郭伟民 /2022-06-01/ 科学出版社
    •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部地区,从1951年在长沙进行的发掘开始算起,湖南考古已经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填补了历史文献的阙如,更发现了一个不为史籍所载的远古湖南。《吾道南来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史前湖南》从考古出土材料出发,以考古学的视野重建湖南的史前时代,阐述了湖南史前社会发展进程,论证了史前湖南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76.4 ¥118 折扣:6.5折
    • 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2020年度中国好书)
    •   ( 3863 条评论 )
    • 刘庆柱 著 /2020-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由*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创作的考古学、史学读物。就世界史范围而言,中华民族是*一有着 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 的民族。作者以考古遗迹、文物为切口,通过对文明的几大要素 都城、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耙梳,以及对国宝、遗迹的展示,全景式展现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对中华民族一致的国家认同。 本书采用回溯式写法,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地讲解,从身边常见的四合院、可游览参观的故宫等,一一探寻其历史源头,回望中华文明之根。近500幅插图、通俗易懂的行文, 全息 呈现5000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 ¥76.8 ¥128 折扣:6折
    • 文物学 学苑出版社
    •   ( 181 条评论 )
    • 李晓东 /2005-10-01/ 学苑出版社
    • 《文物学》在获评“20世纪中国文博考古图书”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而成。全书从文物学概述、文物研究与文物学的历史发展、文物学与相关学科、文物定名、文物分类、文物鉴定、文物价值与作用、古器物、古书画、古文献、古代文化史迹、近代现代文物文物保护管理、文物保护技术、21世纪的文物学等方面,对文物学这一学科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37 ¥58 折扣:6.4折
    • 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全3册 李学勤先生公开课讲稿记录2008年-2011年讲授的金文课程 西周金文考古研究书籍
    •   ( 54 条评论 )
    • 李学勤 /2023-11-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李学勤先生最后的公开课讲稿,记录了2008年至2011年间先生所讲授的金文课程。本书介绍了商末至西周季年绝大多数重要器物,所述内容构建了西周金文的知识框架,提供了西周金文的研究范式,指明了西周金文的研究方向,是考古类型学、二重证据法以及系联法综合运用的体现。 本书既可视为《西周铜器断代》和《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的延续,又可视为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金文历谱》的补正,还可视为《史记·周本纪》的出土文献注本。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可作初入门径之用,又可为深入研究之资。

    • ¥189.6 ¥298 折扣:6.4折
    • 中国西南考古--新石器时代至西汉
    •   ( 171 条评论 )
    • 罗二虎,李映福 /2020-06-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西南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西南考古:新石器时代至西汉》是**部全面、系统介绍并阐述20世纪以来中国西南考古的发现与研究的著作,并根据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区划与文化区域,按时代先后重点介绍和阐述了新石器时代至西汉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情况。

    • ¥116.5 ¥180 折扣:6.5折
    • 【2021中国好书】考古中国 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 许宏等著 仰韶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陵长城彩陶青铜器百年纪念历史
    •   ( 122 条评论 )
    • 许宏 等 /2022-01-01/ 中信出版社
    •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 ¥114.5 ¥168 折扣:6.8折
    • 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
    •   ( 55 条评论 )
    • 山西省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润民,陈星灿 /2022-09-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抓手,聚焦时空要素在早期文明中的作用,阐释了“掌控时空,天下之中;照临四方,协和万邦”的陶寺文明,进一步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共有10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考古、历史、天文、建筑等方面来讨论中国文明起源中陶寺模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意义。

    • ¥57 ¥88 折扣:6.5折
    • 中国彩陶·庙底沟文化图谱 巴蜀书社
    •   ( 14 条评论 )
    • 王仁湘 /2022-08-01/ 巴蜀书社
    • 本书是一本详尽讲述中国彩陶之庙底沟文化彩陶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彩陶的发现”,分地域讲述了庙底沟彩陶的分布范围、主要特征和纹饰代表,展现了庙底沟文化彩陶从中心到周边的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第二部分“彩陶艺术特征”,详细分析了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一般特征和艺术特征,如黑白红三色搭配、基本纹饰构成和展现方式,同时还详细讲解了如何绘制史前彩陶纹饰。 本书为研究者、欣赏者整理展示了以往的发现,也为艺术爱好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史前艺术的窗口,它集中展示了以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史前中国在艺术、文化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的传播不仅展现了艺术思潮的扩散,更是标志着华夏历史上的一次文化大融合。

    • ¥82.7 ¥138 折扣:6折
    • 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
    •   ( 237 条评论 )
    • 吴桂兵 /2023-03-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详列中国中古时期(东汉晚期至辽宋)的墓葬考古材料,梳理佛教因素进入丧葬的不同环节及过程,揭示中国古代墓葬制度与礼俗在中古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中古丧葬礼俗的重要变化,就是宗教因素的进入,佛教是其重要表现。本书在传统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墓葬考古研究的整体认识与空间分析,强调丧、葬、祭的一体性。本书还引用了历史文献、出土文献、佛教典籍、笔记小说等材料。同时,借助于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方法,阐述了佛教因素在墓葬考古学研究中的复杂性。中古墓葬本质上是“儒释老庄尽穷旨趣”的名利场。

    • ¥192.9 ¥298 折扣:6.5折
    • 明代藩王陵墓的考古学研究
    •   ( 106 条评论 )
    • 刘毅 /2023-06-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从考古学的角度对明代藩王陵墓展开的研究专著。明朝实行皇子分封建藩制,除储君外的皇帝诸子年长后依制封亲王并辟藩府于外省,而后世代驻锡。由于子孙繁衍,支派众多,因而在各地遗留下大量的明代宗室成员墓葬,其中亲王陵墓的规模**,相应的历史、文物价值也**。明代宗藩墓葬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墓葬,在明代考古工作中属于常见的对象。这些明代藩王墓具有比较高的考古学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在中国古代晚时段考古学研究中还具有进行方法论尝试和探索的标本意义,因而值得特别关注。

    • ¥192.9 ¥298 折扣:6.5折
    • 我的父亲苏秉琦 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3 条评论 )
    • 苏恺之 /2022-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集学术大成之作。苏公一生的经历过往,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描写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和苏公同一时期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情怀和精神风骨。

    • ¥62.6 ¥99 折扣:6.3折
    • 何以中华 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四川民族出版社
    •   ( 26 条评论 )
    • 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郑茜主编 /2023-08-01/ 四川民族出版社
    • 本书为中英双语图书,是四川省年度重点出版项目、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项目,由四川民族出版社策划、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而成。本书基于中国民族博物馆长期开展的重要学术工程“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遴选一百件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文物,建构出“物”的谱系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有力地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本书用物史互证的写作方式,讲述多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史;用超高清的精美原图,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用神隽意永的中英双语,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民族。

    • ¥407.7 ¥598 折扣:6.8折
    • 马王堆考古手记 侯良 侯弋著 真实还原当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 收录当年发掘现场的珍贵影像资料 中信正版书籍
    •   ( 3 条评论 )
    • 侯良,侯弋 /2024-04-01/ 中信出版社
    • 一座千年汉墓,三千件珍贵文物,一代文博人的艰难探索。《马王堆考古手记》真实还原当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以一手资料破除了流传甚广的谣言,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回顾50年前发掘历程中的一波三折。本书作者之一侯良,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工作的亲历者和领导者之一。侯良先生一生致力于马王堆的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考古文博人“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感。本书梳理了侯良先生留下的大量手稿、书稿和内部资料,并收录当年发掘现场的珍贵影像资料。马王堆汉墓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文物都堪称稀世珍宝,可以衍生出独立的学问,如帛书、帛画、简牍、漆器等。本书由湖南博物院提供高清文物图片,带来仿佛亲临现场的观赏体验,更从博物馆

    • ¥64.7 ¥99 折扣:6.5折
    • 中国石窟走廊 甘肃教育出版社
    •   ( 31 条评论 )
    • 中国石窟走廊》摄制组 /2020-11-01/ 甘肃教育出版社
    • 四集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聚焦甘肃三千里石窟走廊上的四大石窟群——凉州石窟群、敦煌石窟群、天水石窟群、陇东石窟群,并向西上溯到新疆克孜尔石窟,向东延伸到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在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时空坐标上,探寻中国石窟的来龙去脉,展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全过程,彰显了甘肃作为中国石窟鼻祖的重要历史地位。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千年石窟复活,让观众走进历史,发现一个洞窟里的精彩中国,找到中华文化自信的依据与历史的荣光。

    • ¥58.7 ¥98 折扣:6折
    • 两周秦汉礼典相关出土文献考疑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18 条评论 )
    • 徐渊 /2023-10-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两周礼典研究的角度出发,首先界定了出土文献类礼典研究文献与考古类礼典研究资料的基本区别,进而对礼典相关出土文献做了分类,将目前已经出土的与礼典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分为六个大类。通过对这几类出土文献中礼典相关内容的深入分析,揭示利用不同种类出土文献研究礼典的普遍原则和具体方法。将研究礼典相关出土文献共同的普遍原则与研究不同属性出土文献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到一个个具体的出土文献礼典研究案例中,以此检讨这些原则和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本书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已经取得的出土文献与两周礼典研究的成果。并利用这些成果推进了对传统礼典研究的讨论。同时,本书还试图利用传统礼学的知识体系对出土文献的字词释读和文本整理提出新的设想。进而讨论相关出土文献的性质与成书过程。

    • ¥50.4 ¥79 折扣:6.4折
    • 佛教考古 从印度到中国 修订本(1-2)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29 条评论 )
    • 李崇峰 /2020-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根据实地调查资料探讨印度地上塔寺和石窟的发生与发展及其在中国的流变和演化,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本书分为五部分,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从印度到中亚,再从中亚到中国,分别探讨了印度寺塔、龟兹石窟、北方佛寺、川滇窟龛,并对相关的史料遗迹进行了探讨。

    • ¥206.5 ¥298 折扣:6.9折
    • 文献.文物.文明:巴文化考古探索
    •   ( 2 条评论 )
    • 白九江|编者: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25-01-01/ 科学
    • 本书是迄今为止 系统研究巴人、巴国、巴文化的学术专著,初步构建起巴文明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全书以考古发现为经,以历史文献、文物标本、文化事象为纬,探究了巴文化的基础概念、文化谱系、文化分区、文化符号、精神信仰、原始工业,以及巴文明起源、发展、消融的宏阔进程。总体上看,巴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蜀文明共生互融,巴国与楚国长期共处而又充满斗争。巴文化在物质形态、人文个性、民间习俗等方面特质突出,巴文明具有高迁移、弱中心等特色,其政治形态经历了从神权到礼治与巫、武共存的阶段,其 具有多部族、松散化等特点。 本书适合文博考古、历史文化等方面专业研究者、爱好者阅读、参考。

    • ¥337.92 ¥528 折扣:6.4折
    • 石质文物保护
    •   ( 87 条评论 )
    • 刘强 /2024-06-01/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暴露在野外的众多大型石质古迹,包括建筑、洞窟、石碑等,由于自然因素的风化作用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许多文物的表面都已发生严重的劣化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许多珍贵的实物记录将不复存在。所以,研制性能良好的石质文物保护功能材料已成为文物保护研究领域的迫切任务之一。但是,目前所使用的保护材料几乎都不能完全满足保护者的要求,这源自于文物保护“不能改变文物原状的基本原则”的苛刻要求。 本书首先介绍了石质文物的定义、价值和分类,以及构造文物岩石种类,说明了石质文物风化的作用类型,并在综合介绍了文物保护的概念、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常用的保护方法和材料,以及保护材料的评价体系。最后,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谈了一些目前较新的石质文物保护成果。

    • ¥51.8 ¥80 折扣:6.5折
    • 东亚青铜潮 前甲骨文时代的千年变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43 条评论 )
    • 许宏 /2021-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礼乐制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青铜礼器是中国礼乐文明的载体和标志,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涵。许宏在本书中,梳理了中国距今六千多年至三千多年从原始铜合金到红铜、青铜的考古发现,捋清在甲骨文发现之前一千多年青铜技艺发展的脉络,勾画了东亚大陆青铜文明画卷的卷首,追溯“青铜中国”的肇始。 一书尽览中国青铜文明源流。 权威考古学家从考古发现入手,结合多年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成果,用公众最为熟悉的语言,将读者带回六千年前的中国,一起重走青铜之路。 许宏用全新的视角、全面的视野、详尽的资料、独特的解读,展开青铜在中国落地生根、影响后世的过程;用两百多幅图片,多幅原创表格立体呈现知识点,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书后注释和参考资料丰富,是延展阅读的指南。

    • ¥36.4 ¥59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