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以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举办的 西京印迹 大同辽金文物展 展览中相关展品介绍为主的图录。书中选取了大同地区辽金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多种类型器物,器物类型丰富,造型多样,制作精美。全书共分为上编与下编两大部分。其中上编以器物图录为主,又分为:世俗生活;魂归之所两个部分。每件器物以图片展示为主,辅以文字说明,生动形象。下编以工作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为主,共包含了九篇文章,每位作者都选取了一个角度,分别从文献史料、考古发掘材料等方面入手,对辽金时期的大同地区民族文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这些文章立意准确,角度新颖,内容丰富,可以让读者在大同地区精美器物的同时,深入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含义。可以说本书是目前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全面反映辽金时期大同地区文化的书籍。
本书穷尽式地搜集清华简第一辑至第八辑文字资料,吸取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并提出著者的新观点,对清华简第一辑至第八辑的字词作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研究。项目以韵部为经,以声纽为纬,以声首为纲,以谐声为目,排列清华简文字字形、分析形体、解释词义,进一步挖掘其价值。 本书分 正编 合文 附录 三部分。 正编 依上古韵部系字,凡三十部。每韵之下依上古声纽系字,凡三十二纽。每声首所系谐声字依形旁分类而排列,大致按 人 物 顺序排列。 合文 前半部份依首字声韵排列,其体例与 正编 相同。 附录 未按照古韵部繋字,索引中亦不收。
胡澱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史和古文字研究专家,有大量的古史和古文字研究成果,本书是胡澱咸先生对甲骨学及中国古文字学的系统研究,分为甲骨文的发现、甲骨学简介、甲骨断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使用、汉字的结构及其演变、中国文字发展述略、论通假、文字学研究什么、中国文字学中形而上学的批判、考释古文字的方法问题等十一个部分,史料翔实,论证严谨,具有较高的独创性和学术性。
2010年9月17日,山东省菏泽市国贸中心建筑工地发现一艘古代沉船,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菏泽市文物事业管理处(现菏泽市文物研究院)随即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沉船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本书为该考古挖掘工作的归纳总结,共分为七章。 章为概述,介绍本项目的实施背景。第二章介绍文物基本信息、保护修复目标、保护修复原则、项目组织及实施进度等项目实施要素。第三章介绍文物分析测试相关内容。第四章、第五章分别为陶瓷器、金属器文物保护修复具体流程。第六章为相关研究与讨论。第七章为结语,总结了项目实施的收获和不足,并针对下一步文物保存提出建议。 菏泽元代沉船出土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宋元时期运河文化、陶瓷工艺等课题的珍贵遗存和重要载体。
秦汉栎阳城是战国时期秦献公、孝公时期的都城,也是秦末汉初塞王司马欣、汉王刘邦的都城, 是都于长安之前的汉王朝 座都城。2001年被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报告是 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2012年以来持续开展栎阳城考古工作所获成果报告的 本,在全面整理秦汉栎阳城2012~2018年资料的基础上,刊布了2012年考古勘探成果和完整的T1~T5考古发掘资料,全面公布考古成果,在进行科学编排后,提供给考古学、历史系等相关学科学者使用。 本书可供考古学、文献学、秦汉史方面的专家学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