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历史地图集》(Historischer Atlas der antiken Welt)是西方古典学界、古代史百科全书 新宝利 (德国)(Der Neue Pauly)系列的一种。《古代世界历史地图集》沿袭了 新宝利 丛书严谨的学术研究风格,累积了世界古代史各专业领域新且高水准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其深入浅出的扼要论证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被学界誉为是目前具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一本关于古代世界历史的地图集,是世界古代史研究非常具匹配专业地图集,为读者提供了传统的和新兴的具有史地前沿性的学科成果,从中能看到西方史学界对古代世界的认知和探索的基本历史观以及这种史观对今天古代世界史研究的深刻影响。 作为迄今为止非常具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一本关于世界古代历史的地图集,本书的特色在于全书共收录161幅彩色地图与44幅插图,时间跨度从公元前3000年(古代近东)至公元15世
《上海史》是用英文写成的第一部翔实记载19世纪上海租界历史的著作,其优选特点是资料扎实。书中资料来源于工部局档案、《北华捷报》等报纸,还有当时人的记载。兰宁、库寿龄两人都在上海生活多年,对上海有比较广泛的了解。书分两卷,上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历史大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从上海开埠前的时代背景写起,写到上海本地,如何开始有租界,以及租界各方面的情况,叙事截至1857年。下卷叙述1857至1900年的上海历史,既有按时间先后排列的,也有按事件类别划分的。
《上海史》是用英文写成的第一部翔实记载19世纪上海租界历史的著作,其优选特点是资料扎实。书中资料来源于工部局档案、《北华捷报》等报纸,还有当时人的记载。书分两卷,本书为第二卷。本卷叙述了上海英租界、英美租界到1900年为止诸多方面的历史沿革,大致展现了这块年轻城区快速却又曲折甚至有点苦涩的成长过程。作者的主要关注是以工部局职权范围为中心的市政建设、城市发展及其管理,诸如道路、桥梁、码头、交通、排水、供水、消防、治安、公共卫生、医院、公墓、教育等。而在对这些内容、尤其是重大决策的过程陈述中,相关利益各方的博弈及其规则或者制度安排,往往占据突出地位。这对深入理解上海租界制度及其运行特征是有相当有益的。卷末附索引及译名表。
中国历代正史 日本传 ,从早问世的《魏志 倭人传》到晚成书的《清史稿 日本志》,近两千年来各朝史官、学者续写不辍,谱写出世所罕见的中日交流壮丽画卷,堪称世界文明史上蔚为壮观的一大伟业。 17部正史中有关日本的记载,既呈现了中国在外交方面的经验得失,也实录了日本的文明进程,历来被视为研究历代中日关系史乃至日本历史的珍贵史料。本书将中国正史中的17篇 日本传 融汇为一个整体,以解题、注释、杂考、研究余録四种形式加以系统、动态、跨学科、深度研究,不仅能为专家学者提供研究的基础史料和学界动向,也能为一般读者加深对日本的了解提供帮助。 该书为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南海仲裁案”后,谭广濂先生对美国、菲律宾等主导的仲裁法庭罔顾事实,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裁定非常愤怒。作为海运世家,其家族多年来一直有收藏海事地图的习惯。谭先生说服族人,将散落世界各地的古今中外老地图整理出来,包括中国、日本、葡萄牙、美国、德国、东南亚国家等最早可上溯到日本中世纪的老地图。清晰地证明太平岛是岛不是礁,东海、南海自古就在中国版图内。作者将每张地图的背景和地图的珍贵数据融入历史事实中,用古今中外老地图来证明我东海与南海的主权并无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