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黄汝亨撰。本书以宋费枢所作《廉吏传》自春秋迄五季止一百一十四人,尚为阙略。因搜采诸史,增入五季以前三十三人。又考《宋》《元》二史,续加六十四人。各以时代为序。又因为费枢所著不分优劣,于是定为三等,在传首姓名之上各署“上”“中”“下”字以为分别。《正编》之外又有《廉蠹》一编,所载为郅都、张汤等十人,亦有评语。姓名之上则署以“酷”“谲”“陋”“忍”“赃”“奸”诸字。体例颇为独特。
蔡廷锴是我国近代 的爱国将领。早年投身粤军,随北伐军第四军参加北伐,屡立战功。1932年1月,一·二八事变爆发,蔡廷锴率领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抗战,击退日本海陆空军多次进攻,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上海停战后,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 ”,蔡廷锴、蒋光鼐联合李济深等民主人士策动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并与红军订立停战反蒋协定。福建事变失败后流亡海外。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回国参加抗战,抗战胜利后与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合作,从事和平民主运动,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曾任民革中央副 、全国政协副 等职。
\\\\\\\\\\\\\\\\\\\\\\\\\\\\\\\\\\\\\\\\\\\\\\\\\\\\\\\\\\\\\\\\\\\\\\\\\\\\\\\\\\\\\\\\\\\\\\\\\\\\\\\\\\\\\\\\\\\\\\\\\\\\\\\"【内容简介】:威廉?丹尼尔?莱希,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美国参加二战后,担任新设置的总统参谋长职务并主持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是事实上的 任参谋长联席会议 ,参与了二战时期盟军的一系列重大军事决策。1944年成为美国历 首位获五星上将军衔的军官。 《身历其境》是莱希将军的回忆录,根据其日记整理撰写而成,是研究美国在二战期间战略规划和决策过程的一部 著作。书中极为详尽地记录了莱希主持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和参加盟国 级政治会议的情况, 史料价值。 \\\\\\\\\\\\\\\\\\\\\\\\\\\\\\\\\\\\\\\\\\\\\\\\\\\\\\\\\\\\\\\\\\\\\\\\\\\\\\\\\\\\\\\\\\\\\\\\\\\\\\\\\\\\\\\\\\\\\\\\\\\\\\\"
布兰德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前期 的中国通,在中国生活长达40年之久。他曾经采访过李鸿章,接触过晚清时期许多重臣,从而掌握了大量难能可贵的一手历史素材。在这些素材的基础上,布兰德讲述了身处风雨飘摇时代的李鸿章坎坷的一生:艰苦创业建立淮军;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竭尽全力攻打太平军;英明卓识推进洋务运动;目光远大集中有限力量组建北洋水师;坚韧不拔处理一系列棘手的外交关系;周游海外宣传中国文化和理念;饱受屈辱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作者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客观公正地对李鸿章进行了评价。
......
何康,曾任 部长,获“世界粮食贡献奖”。 13岁入福建马尾海军学校;15岁加入抗宣七队参加革命;16岁在重庆南开中学入党;18岁入广西大学农学院;24岁从事上海地下党工作;27岁担任华东农林部副部长至29岁投身中国的热作橡胶事业,并与农业结缘一生。本书以口述史的方式、细腻的笔触,记述了奠定何康传奇人生底色的青少年时代。
蔡廷锴是我国近代 的爱国将领。早年投身粤军,随北伐军第四军参加北伐,屡立战功。1932年1月,一·二八事变爆发,蔡廷锴率领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抗战,击退日本海陆空军多次进攻,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上海停战后,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 ”,蔡廷锴、蒋光鼐联合李济深等民主人士策动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并与红军订立停战反蒋协定。福建事变失败后流亡海外。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回国参加抗战,抗战胜利后与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合作,从事和平民主运动,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曾任民革中央副 、全国政协副 等职。
\\\\\\\"1945年1月。 远处沉重的 火声在墙壁之间回响。步 打碎了墙上的灰泥,打破了窗户,钻进屋子里。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国士兵正在拼命逃离华沙——这座他们已经占领了五年的城市。 时间回溯到三个月之前,曾经的钢琴家、现在的废墟逃难者什皮尔曼头发蓬乱,缺少光泽,胡须一绺一绺的,上面满是污垢。他皮肤蹭满了灰,额头上满是结痂。尽管如此,他还是努力在脑海中回忆他曾经演奏过的所有作品。什皮尔曼幸运地发现了几份罐装食品,却没有注意到一位高大的德国军官从旁边的厨房走了进来:“您在这里找什么?”万幸的是,什皮尔曼遇到的是维尔姆·霍森费尔德。什皮尔曼只是这个德国人救下的六十多个波兰人之一。就像霍森费尔德自己说的:“我尽力拯救每一个可以救下的人。”一个德国军官如何摆脱纳粹的宣传去救助“敌人”?个人道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