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汉开国丞相萧何》的独特之处,在于对战争基本上采取避实就虚的写法,把主要的篇幅放在写战争中的人物形象,写萧何与刘邦等人之间的矛盾纠葛,成功地塑造了萧何形象,同时也塑造了刘邦、韩信、张良、樊哙、项羽等一批历史英雄人物。在忠于历史的前提下,选用民间故事和传说,进行必要的虚构,不仅使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在内容上反映了秦的灭亡到楚汉战争这类重大的历史事实。萧风、刘星亮、萧垠编的《大汉开国丞相萧何》摒弃了戏说、穿越的手法,描写的主要人物和设计的重要情节,均有史可稽,符合历史的真实。除严格采撷文献所载的内容外,还吸取家谱、传奇、戏曲等作品中的精彩养分,融为一体。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左宗棠,总能让人得到精神激励、文化提升、方法启示。 左宗棠精神,是创新勇气,是民族骨气,是“中国精神”。它不是标签,不是图腾,是特定时代锻造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里。 左宗棠文化,儒学为根,中西兼容,博大深沉。他做篆体书法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被众多领导人和企业家奉作座右铭。 左宗棠方法,从他收复新疆的战略中得到过大启示;王震将楚军路线图当过活教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借鉴它来反击日军。 左宗棠半生置身战场、革新官场、开辟商场,风波叠起,总能化险为夷,智慧深不可测,留下太多待解谜团。 正面事迹,背面心迹,一个“看不见的左宗棠”,通过徐志频著的《左
......
孟祥才所著的《王莽传》以生动华美的笔触,论述了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如何由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知书达理”的青年才俊,在与其诸父、兄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跃升为大司马大将军,执掌了西汉末期的朝政;继而又如何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符瑞,以“禅让”的方式迈向权力 ,登上新朝皇帝的宝座;再后又如何以一系列的“新政”如“王田”奴婢政策、“无均六管”之法、民族外交新规、行政货币改革等激化了本来已经趋向尖锐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在汹涌澎湃的农民大起义的浪涛中走向灭亡。其中,深入论述了王莽篡政成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细致剖析了王莽的思想和性格,生动描绘了新朝新贵的众生相, 深刻揭示了王莽新朝灭亡的必然性: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阶级、集团和人物,无论一时显得多么强势、善伪、残忍、狡黠, 都逃不
张居正(1525年一1 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明代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 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 张届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张居正改革是近代前夜影响 为深远、 为成功的改革,他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长了明王朝的国祚。扭转了财政危机,为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的进
《女真大帝(完颜阿骨打)》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策划的历史系列长篇小说《大漠碑铭》丛书的其中一部。 《女真大帝(完颜阿骨打)》以小说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金朝开国大帝完颜阿骨打奋斗的一生。详细描述了900多年前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人,顽强不屈、骁勇抗争的精神。本书是作者田宏利 步历史题材的传记小说。
《牧羊告雁(苏武)》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策划的历史系列长篇小说《大漠碑铭》丛书的其中一部。 苏武,离开中原的土地,深入边远的匈奴。他这一走,竟有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戚,在茫茫白雪中,他是怎么度过一个又一个冰冷的夜晚?那里的北海,有着与大汉土地不一样的景色,白云和流雪将天空染成 纯净的白。这种白色,如同苏武的心一样,澄澈后的寂寞,无声的寂寞。《牧羊告雁(苏武)》以小说形式,生动叙述了苏武的生平事迹。本书由张志诚、耿天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