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所谓帝王者,有的是这条河中的中流砥柱,有的是泥沙俱下的浊流污垢;有的是乘风破浪的帆船,有的是顺流而下的朽木。对于帝王,人们有的忠顺,有的反叛;有的艳羡,有的排斥;有的觊觎,有的远离。人们对于帝王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更反村出“帝王”二宇的分量。所以,钩沉其史迹,传述其轶闻,于今不无裨益——大而言之,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历代王朝国运的兴衰,帝王统治的成败得失,可为治国平天下者镜鉴;小而言之,可增进个人修身齐家的智慧,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水平。总之,所有读者,都可从该书的阅读中获得教益。通览全书,我觉得它至少有如下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本书体现了山东画报出版社一贯的出版特色,高品味通俗化,图文并举,填补了中国帝王题材出版物的一项空白
故事发生在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时期。楚国贵族蔫贾遭令尹斗椒陷害,伐宋失利,被押解回都,途中遭剑客刺杀。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荔敖与母亲毁容求存,避难云梦乡,改名孙叔敖。 孙叔敖斩杀双头怪蛇,适逢云梦乡遭遇水患.,乡人以其触怒水神沉湖惩之,其母代子受过投湖身亡。期思县狐丘丈人收留孙叔敖,将毕生积累倾囊相授,孙叔敖如饥似渴,并得遇红颜成家立业。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毛遂自荐,主持治水,倾尽家资。然首次治水失败,他被诬陷、遭殴打,身陷囹圄竟不改其志,历时三载,治水不辍,终于修筑了我国历史上座水利工程期思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 孙叔敖胸怀大志,来到郢都,甘为下等门客,在贵族排挤、斗椒寻仇的夹缝中卧薪尝胆,偶以“南图淮水,北饮黄河”之谋倍受庄王赏识。他孤身伐郑,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