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既见君子——海上艺文录
    •   ( 77 条评论 )
    • 胡建君 /2023-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海上艺术家们的生活、艺术创作,可以看作是海上艺术家的群像。收录了《作个闲人 张充和诗书画艺小记》《无观 蒋铁骊雕塑小记》《洞察者 陆元敏与何曦的影像世界》等26篇文章,记录了胡建君与艺术家友人的交往逸事,以及胡建君对艺术家友人艺术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幸毋相忘,收录了《美人香草意千秋 古代名画中的女性形象》《中国传统 五色观 从 延禧莫兰迪色 说起》等21篇文章,胡建君从艺多年的 偶有所得 ,皆畅叙其中。

    • ¥92.5 ¥138 折扣:6.7折
    • 根深叶茂:叶少兰
    •   ( 111 条评论 )
    • 张正贵 著 /2014-09-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本书遍览叶少兰人生宠辱曲直之云峰壑谷,以时间延序作经,诸段经历为纬,访取他者之言,寻解独得之秘,既为通阅之佳品,各部又自成意趣,立象尽意,度象取真,呈当代京剧大家之精神风貌。

    • ¥33.4 ¥49.8 折扣:6.7折
    • 梅韵玖传梅葆玖
    •   ( 181 条评论 )
    • 吴迎 著 /2014-09-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这本传记把梅葆玖先生的从艺生涯记录下来,讲述了梅先生的艺术心得、为人处世和人生追求,立足京剧艺术当前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希望能为决策者和实践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25.5 ¥38 折扣:6.7折
    • 欧阳予倩年谱
    •   ( 107 条评论 )
    • 景李斌 著 /2020-04-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年谱是深入、全面了解作家的基础,这自然是指资料详尽的年谱。目前即便是对欧阳予倩的戏剧研究也谈不上全面和深入,比如欧阳予倩在戏曲方面创作和演出过哪些剧目?演出状况怎样?在当时的影响如何?民国初,欧阳予倩的话剧演出又是怎样的?以上的问题的确有些不易回答。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欧阳予倩全集》和年表的不完善,而研究者的视野往往被 全集 所框定,《欧阳予倩年谱(1889-1962)》力求以史料辑录的方法,补充全集和年表,在 求全责备 的年谱编撰中接近欧阳予倩。 本年谱的资料显示,欧阳予倩的贡献不仅仅是在戏剧方面,在小说、诗歌、散文、电影等方面,欧阳予倩都有涉足,并有不可忽视的作品。这样的一位杰出人士,以往也有一些学者关注,并编撰了欧阳予倩年表。 前辈学者欧阳敬如和董锡玖、欧阳山尊、苏关鑫等分别

    • ¥59 ¥88 折扣:6.7折
    • 迟皓文传记
    •   ( 6 条评论 )
    • 莫非 /2018-04-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迟皓文像一朵盛开的白莲,在 东柳重青 的百花园中静静绽放,几度春来,几番花褪,总是与重青的 东柳 相约而至,不离不弃,期待着绿柳来年再吐新枝 她就是柳子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迟皓文。她在柳子戏舞台上饰演过青春萌动的杜丽娘、贞节善良的李三娘、舍生取义的寇承御、叛逆女性崔氏及英勇不屈的江姐、清廉无私的女干部二妮等角色。她音色酣畅宽亮,吐字清晰,唱念并举,行腔舒展,表演韵味醇厚,为柳子戏的艺术长廊中,增添了绚丽多彩的女性形象。正值演员风华夺目的青春时光,她被调离大舞台,走向三尺讲台。为培育柳子戏新苗,她呕心沥血,无怨无悔。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深入挖掘古老剧目,精心整理唱腔曲牌,并将一技之长,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下一代 迟皓文所做的一切,只为 东柳 长青,枝繁叶茂。本书

    • ¥24.1 ¥36 折扣:6.7折
    • 台上见 王珮瑜京剧学演记 中信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王珮瑜 /2019-11-01/ 中信出版社
    • 王珮瑜,新生代京剧演员,当下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 自接触京剧起,她被冠以神童,“小孟小冬”的称号。 过去的近三十年里,王珮瑜学戏、唱戏,更致力于传播。 表情包、学叫好、综艺、抖音短视频……她用各种新的方式为传统京剧发声, 她与“京剧”画上等号,她火了。 她心心念念的还是对老戏的坚守,还有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国粹的使命, 关于自己,关于京剧,她还有很多新鲜事儿要分享。 新生代京剧老生演员、余派艺术传人王珮瑜在《台上见:王珮瑜京剧学演记》一书中回忆了自己进入梨园、学习余派老生的学艺经历,并以专题形式介绍了16出自己参演的余派传统老戏。行文质朴,字里行间带着细腻温润的情感,将许多梨园珍贵而罕为人知的往事、前辈艺术大师和名家的风范、京剧艺术传授的过程娓娓道来,不知不觉间将人吸引到作者讲述中;同时

    • ¥42.2 ¥65 折扣:6.5折
    • 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 山东画报出版社
    •   ( 18 条评论 )
    • 新凤霞 著 /2018-04-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这些文章,有的记录了新凤霞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的是和她同一时代的老艺人的悲惨遭遇,也有的记录自己的家庭和演戏经验。她对过往的记录是含着眼泪在说故事,这些故事几乎篇篇都是对旧社会的控诉。文章都是从生活中来,记事清楚,具有女性温柔细腻的观察,故事外表宁静,内心从容不迫。 新凤霞著的这本《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是一位淳朴美丽又历经坎坷的绝代佳人,用善良纯真的本色和独立自强的人格,在传奇的故事中,告诉我们“美”的模样。 一部个人生活史,却无意间记录下新旧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 ¥19 ¥28 折扣:6.8折
    • 李金鸿评传
    •   ( 7 条评论 )
    • 金鸿评传 冯海荣 著 /2022-11-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本书研究对象 李金鸿是中华戏校(原中华戏曲专科学校) 德、和、金、玉 金字科老先生,李金鸿先生在武旦、花旦、刀马旦行当有极高艺术造诣,曾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和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团长,李金鸿先生作为京剧旦行演员中的佼佼者,在京剧艺术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好的贡献,培养了大批的京剧艺术人才。本书共七章,以时间为序,详尽讲述了李金鸿先生的家世、学艺演艺生涯以及在京剧培养人才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 ¥112.6 ¥168 折扣:6.7折
    • 高庆奎评传 京剧高派艺术创始人高庆奎评传
    •   ( 7 条评论 )
    • 封杰 高剑秋 /2024-01-01/ 工人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京剧 四大须生 之一高庆奎的个人评传,他是高派唱腔的创始人。从高庆奎的父亲高四保开始,到高庆奎的儿子高韵笙,高家三代人见证了京剧从诞生到兴盛的发展历程,高庆奎身处其中,也完成了他的艺术人生之旅。本书图文结合地讲述了高庆奎如何从一位跑龙套的小角色,历经磨炼,对京剧进行革新,到走上挑班之路,成为我国京剧 四大须生 之一。他抱定的 三不争原则 ,贯穿了他的整个演艺生涯,而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更是让后人称道。高庆奎始终秉持自己的从艺信条 扎实学艺,踏实做人,塑造舞台形象,弘扬艺术精华,为京剧发展、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书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一位京剧艺术大师的个人魅力和艺术成就。

    • ¥45.6 ¥68 折扣:6.7折
    • 梅兰芳祖籍考
    •   ( 37 条评论 )
    • 吴开英 著 /2015-02-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这是国内迄今为止较详尽、可信度较高的一本关于京剧大师梅兰芳家世的新著。长期以来,梅兰芳之曾祖父及其籍贯一直是个谜。本书作者通过广征博引,深入调查,终于厘清了这一疑团,还原了历史本来的面目。书中所公布的大量证据和关于真与假、情与理等方面缜密的考辨以及得出的颠覆性结论,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此书既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梅兰芳研究的一项突出成果,同时对九泉之下梅兰芳真正的曾祖父母也是莫大的慰藉。本书史料丰富并配有一百九十余幅图,其中大部分系首次面世,弥足珍贵。

    • ¥33.5 ¥50 折扣:6.7折
    • 中国京剧优秀人物丛书:别样须生:王佩瑜
    •   ( 117 条评论 )
    • 元生阿莲 著 /2011-01-01/ 中国城市出版社
    • 京剧作为中华民族为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演艺优美大气,其流派纷呈多姿,其名家荟萃云集,其剧目丰富繁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国内外均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当今延续传统艺术经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大背景、大格局下,京剧得到了来自政府、民间的大力扶持,再度获得长足发展。在全国各地,京剧大多拥有完善的专业剧团和演出场所,创作繁荣,演事兴盛;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孩子们对古老优美的京剧发生了兴趣,产生了认知;各路媒体的大力传播与推介,使国粹走进千家万户,传遍四面八方……社会的大力支持,加上京剧艺术工作者的执著追求、不懈努力,当代京剧水准不断提升,演艺名家不断涌现,京剧观众不断增长,京剧事业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文明进程中的一种不可

    • ¥40.2 ¥60 折扣:6.7折
    • 顾曲集(京剧名伶艺术谭)
    •   ( 0 条评论 )
    • 孔在齐 /2018-08-01/ 三联书店
    • 《顾曲集(京剧名伶艺术谭)》收入了孔在齐在香港《信报财经新闻》上所撰专栏《顾曲集》中的八十四篇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看京剧的所见所闻所感,并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谈了很多近年来的顾曲经验。对于唱、做、念、打四者并重的中国戏曲,书中从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开始讲述,介绍了各个行当的 表演家和知名剧目,如“三大贤”“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活花和尚”“活鲁智深”等,并就 的武戏作了精彩呈现,将欣赏戏曲之道一一细表。作者认为,京剧这门表演艺术要想得以延续,需要提高人们对京剧的认识,必须通过教育制度来培养新一代的观众,并且帮助观众提高欣赏能力。

    • ¥33.08 ¥49 折扣:6.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