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河时代末期,一小群狩猎-采集者穿越西伯利亚来到阿拉斯加,他们中的很多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有一个群体,即早期古印第安人出现在了考古记录中。依据放射性碳素测年,他们生活在大约11500年前,并迅速扩展到整个北美洲,在中美洲也许还有南美洲留下了散落的碎石片组。 《重返冰河时代》探索了北美东北部早期古印第安人面临的挑战。作者、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荣休 馆长彼得?L. 斯托克生动而详细地记录了自己参与考古工作、博物馆布展等工作的细节。这是一本具有启发性的自传性质的书,记录了作者的迷人发现,也带领读者了解了考古学的具体实践及其面临的挑战。跟随作者入职博物馆、发掘遗址、参与纪录片拍摄,见证考古学家的烦恼与成长,了解史前考古知识,走进真正的考古生活。
本书为中国旅游研究院2011年创始的正式出版物,本辑设旅游大讲堂、旅游学人茶座、旅游发展与科技支撑、旅游市场与产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栏目。内容较为专业、新颖,是具有行业指向性的出版物,其地位也会在日渐积累中越来越突出。大讲堂关注科技支撑 旅游智库建设,茶座关注科技拓展文旅融合、新科技与文化云、旅游信息安全、5G条件下的旅游产业新模式,旅游发展与科技支撑关注旅游教育、文旅数据库建设、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旅游创新与IP发展研究等。
本书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基本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和评论,并按其中各逻辑范畴发展的顺序,综合介绍、解释、论述了《大逻辑》和《小逻辑》两书的内容,紧紧抓住黑格尔哲学的客观唯心论体系和辩证方法两大特征,对其内在矛盾作了详细的剖析。作者对黑格尔的对立统一思想以及同一与差异、差异与矛盾的关系问题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对黑格尔的逻辑学如何与认识论一致的问题,作出了具体说明。为便于读者了解作者近年来思想转变和发展的轨迹,本版增加了学术自述两篇和有关黑格尔哲学的论文四篇作为附录。
......
《乌当地质实习指导书》为贵州大学地质类本科教学实习指导书。《乌当地质实习指导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野外地质实习基础,突出野外地质工作的通用性,介绍野外地质实习装备、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与分析等;第二部分为乌当地质实习,针对性地介绍贵州大学地质类教学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习区地质概况、乌当地质实习的主要内容、教学实习成果汇编,以及实习考核等内容;第三部分介绍实习区的主要古生物化石,便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化石对比研究。
本书稿收集美国所藏翁文灏的往来英文信函, 有约110通, 主要藏在美国史密森学会, 密苏里州历史学会, 厄尔海姆学院, 雪城大学,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洛克菲勒档案中心等。时间跨度从1922年至1948年, 涉及地质学, 地理学, 医学以及中外合作, 均为 面世, 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本书拟仿照《丁文江海外书信集初编》(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7年) 的体例, 以时间为序, 影印书信原件, 并附上整理文本 (原件与录入版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