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分为四编。*编分为六章,主要考释《学记》写作三代及其历史背景,和《学记》作者的学术流派属性。第二、三两编为本书重点,按儒家经典的章句凡例,分为二十二章(第二编十章,第三编十二章),采取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内容,大体分为校文、注音、释义、译意、评说。第四编分为四章,主要评估历代《学记》注释,和《学记》在中国及世界教育学史中的地位及影响。 二、从东汉到近现代,历来有关注释和评论 学记》的不下一百五十家。为便于学习和研究者探索,本书尽量提供前人所持不同看法和饶有新意的著述,以供参考。 三、本书吸收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经学史、古代哲学天、文化史、教育学史、心理学史等研究成果。凡属有裨于进一步研究《学记》的,均不遗余力,征引力求翔实,解释力求明晰,分析力求
《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组成,本卷是*卷是文集的总论部分,是作者对教育宏观问题的思考和对教育理想宏伟蓝图的诠释。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文后收录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朱永新学术活动年表》。
《教学论探讨》一书是布鲁纳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之一,成书于《教育过程》出版之后。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成长的模式、教育是社会的创造力、教育理论的笔记、人类学课程、本国语教学、学习的意志、论适应与防卫、对课程制定与评价的回顾等八个方面。其中成长的模式部分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成长或智力发展的一些基本标准,教育是社会的创造力部分指出人类处理和再现信息的智力发展过程,本国语教学部分指出语言与人的智能发展的密切关系,人类学的课程指出课程的设计对智力训练的重要性。 《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教育过程》《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教学论探讨》《外国教育名著丛书教育的适合性》是美国著名学者J.S.布鲁纳的代表作。这三本书的内容曾以《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布鲁纳教育论著选》(2018年1月)出版。近期文化教育室接到我
本书是英国杰出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科学家沛西 能的一本代表作。在本书中,作者对教育的目的、生活和个性、游戏、教育上的自由、天性和教养、模仿、本能、自我的生长、智力的发展、学校和个人等十六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透视可见的学习》展示了约翰 哈蒂突破性研究中令人惊叹的 内部图景 。作者约翰 哈蒂和克劳斯 齐雷尔一起开始了一项新任务,即在这项享誉国际的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将研究的力量与学校的真实 现场 经验相结合。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 可见的学习 的故事,为忙碌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指南,以说明 可见的学习 研究为何如此重要及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本书包括: 约翰 哈蒂与克劳斯 齐雷尔之间的一次深入对话。 聚焦 可见的学习 的核心信息,并推断这些信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现实意义的结构清晰的章节。 对 可见的学习 常见问题的答疑,为学校运用学习的语言和迈向成功提供了宝贵的指引。 对当前包含超过1400项元分析的数据库的概述。 这本简短精悍的指引概述了我们需要如何做才能将哈蒂的研究转化为更加卓越的学校表现
《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系《周国平论教育(修订版):守护人性》的姊妹版,是作者写给中小学教师的教育随笔集,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教育的思考和探寻的文字。提倡教师(父母)应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把自己的文化底蕴带入所传授的知识中,对学生(子女)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人性中的高贵成分得到发展,使人类臻于美好和完善。
《 外国教育名著丛书》(共38种44册)荟萃了上至古希腊时期,下至20世纪所出现的国外著名教育家有影响的教育经典著作,旨在把人类共同的教育精神遗产继承下来并传给后代,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及从事教育专业研究和学习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研究资料。 参加本丛书编、译的人员均为我国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如王承绪、瞿葆奎、赵祥麟、任钟印、吴式颖等。 本丛书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年来深受读者欢迎,成为教育科研人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师范院校师生的书。 本书选译的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教育家福泽谕吉的一些教育代表作,它批判了日本封建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热情地宣传了资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本书视角专业、笔触生动,记录了当日欧洲新教育的蓬勃发展状况。全书分12章,分别报告欧洲多国的状况。内容上随时注意与同时期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做比较,并报告了本书作者对这些调查的反思。到目前为止,该书是关于欧洲新教育问题的很好读本。本书除结论外,凡十二章每章记一个学校。问题是参观记,把他们几人在欧洲各国所参观而可以作代表的学校,用简单的笔墨将各个学校的特色不蔓不支地表现出来。看来是短短地几篇记事文,却能够将各校的实施在教育原理上的意义,明确的,深切地表现出来。本书十二章,每章固有每章的特色,可是愈到尾后愈好。总之这十二篇参观记都值得有心与教育的人们一读。
本书是节选的蔡元培1912任民元教育总长后到1937年之间发表在《民立报》、《教育杂志》、《东方杂志》等杂志上面的一系列关于教育、教学、读书、文化、宗教、科学等方面的文章,还有一部分是在教育会议上的开会词,在浦东中学的演说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词等一些关于教育的演讲词,其中所张扬的 学术 与 自由 之思想, 独立 与 民主 之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和文化仍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克鲁普斯卡雅是苏联著名革命家和*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列宁的夫人和战友。她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9年设立了克鲁普斯卡雅奖金和荣誉证书,以奖励发展中国家在普及教育方面作出特殊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本书从俄文版六卷本《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选译而成,主要包括自传性作品和教育论文、报告、演说词等,内容涉及教育史、比较教育和国民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指导等各个方面。书前刊有著名教育史专家吴式颖教授的论文《克鲁普斯卡雅及其教育思想简论》。该文全面论述了克鲁普斯卡雅的生平、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为人们学习和研究这位教育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书为研究苏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我们建立中国特色
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教育文集》是《朱永新教育文集》的 卷。 《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组成,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文后收录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朱永新学术活动年表》。
本书收录了世界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主要教育论著以及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论著,共计五卷。 *卷选编了杜威1897~1915年撰写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篇教育名著。 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著名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哲学导论》。 第三卷和第四卷选编了杜威1919年4月至1921年8月在华的主要教育讲演。第三卷为著名的《杜威五大讲演》,即在北京的系统讲演;第四卷包括著名的《杜威三大讲演》,即在南京的系统讲演,以及在其他各地的讲演。 第五卷选编了杜威1920~1952年撰写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15篇著名的教育论著。
本书系钱穆先生谈论为学之方法与门径的专门著述。钱先生在书中首先谈到孔子与朱子谈论读书的内容,后又列举曾国藩、张之洞、康有为等近代名儒谈论读书的言论,并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读者可由此获知治学之源流。后几篇,钱先生从当身感触谈起,希冀好学之士取而为法,获得为学之一门径。
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7.29 1932.1.5)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改革家。他出生于慕尼黑一市民家庭。童年时,因家境贫寒,故读完小学之后便进入了师范预备科,1871年毕业,随即从事教育工作。这期间,因他求学心切,便又自学补足了三年中学课程,后考入工业大学,学习电机工程,继而转入慕尼黑大学学习数学。1877~1881年,他在慕尼黑大学和高等工业学校从事数学与物理学的研究,同年通过了数学实验考试并担任了中学教师。他先后在米兰克多文科中学、纽伦堡商业学校、史温福特文科中学和路德维希文科中学任教。1895~1909年,任慕尼黑国民学校监督。至此,凯兴斯泰纳已获著名教育家之称。199041906年,他致力于将慕尼黑继续教育学校改革为专业分科的职业学校,为国民学校毕业生得到进一步的技术训练提供了就业前的准备。同时,他还
一线教师如何接近教育大师,如何与他们建立没有隔阂、没有阻碍的沟通渠道,如何从中汲取教育滋养,是一个至关重要却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丛书秉承“共读”的编写理念,我们不以任何既定的理论框架去“框”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而是回到经典作品本身,挖掘教育大师本人试图传达的东西,以“挖掘”出来的东西和原初的东西(即经典作品中的原文)一并呈现的方式,不仅说明挖出了什么,还说明挖掘之前的样子,让教师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再挖掘”——犹如面对面就某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一起阅读讨论,作者就有所感处谈看法,教师就有所动处谈所见,共同理解,共同提高。面对面的对话方式,贴近大师深入共读,影响您的教学人生,从此刻开始! 对中国的教师而言,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
本书以10位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对象,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记者深入采写,从人物通讯、楷模一天、楷模文存、师道五问四个方面,立体呈现10位楷模为人师表、奉献教育的崇高品质和思想境界。
本书收集了蔡元培先生跟教育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包括:在大学、中学、学生社团、国际会议等各种场合中发表的演说词,专门写的表达教育理念的文章,回顾、总结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教育经历的文章。文章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美育与宗教的关系、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大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等。蔡元培先生的文章视野广阔、有思想有灵魂,感染力极强。正如本书编者所言,“与这些大师结缘,都可能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希望可以借此“重燃我们对教育的激情”。
本书收录的是语文特级教师陈海燕老师的班级故事、从教心绪、教学札记以及生活随想。全书共分四个板块,包括灵犀乍现、行走记忆、字里行间、此间相遇。这是一个走在教育路上的思考者的影像纪录,文字灵动而又意味绵厚。在娓娓叙说中,读者望见的是生活着、教学着、阅读着、研究着的教师步态,是亲历着、洞察着、比较着、判断着的学者目光,是感念着、浸润着、萌动着、生长着的儿女情怀。
本书编选了于漪老师回顾如歌岁月以及与学生和教师进行沟通的文章。这些文章,洋溢着真纯的生命欢乐,寄寓着深切的生命关怀,体现了于老师对学生、对教师、对语文、对教育、对中华文化深深浓浓的爱,熔铸了于老师对教师和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精神生命发育、人生价值实现和人生境界提升的关注和思考。诚如本书编者所言:“凝望,凝聚的既是一份目不转睛的深情,更是一种瞩目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