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浙江中医临床名家”丛书之一,介绍了浙江名医姚新苗。姚新苗教授是第五批、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名中医, 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学术带头人。本书共分六章:中医萌芽、名师指引、声名鹊起、高超医术、学术成就、桃李天下。重点介绍了姚新苗教授治疗中医骨伤科疾病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全书涉及脊柱和脊柱相关疾病、中医筋伤疾病、关节痹病等多个领域,通过“筋骨平衡精思辨”“求因论治探真源”“练功导引治未病”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姚新苗教授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并结合具体病例展现了针药结合、正骨调曲及功能锻炼相结合在中医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科研人员及在校学生阅读使用,也可供中医爱好者参考。
“辨证脉学功夫沙龙”,是《辨证脉学:从“指下难明”到“脉证相应”》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向华教授创办、组建,面向 外脉诊学者、专家及爱好者开放的“脉学临床应用”的官方QQ群。 QQ群的广大会员们,通过提问、讨论和授课等多种方式,切磋脉诊技能,碰撞理论火花。本书采撷其中 有代表意义的观点、方法及其他理论成果,汇集成《辨证脉学功夫沙龙》系列第二集。 此书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深入浅出,思维激荡,很多 手资料及特别体会均为 ,对初学者形象而生动地掌握“玄妙”的脉诊技术具有强有力的启示作用。“脉中义理极玄妙,一脉传心即了然”。
......
内容简介 《大美本草·身边的中药材》旨在打造一本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中药材图集。本选题以中药材传统经验术语开篇,方便读者理解中药材特征描述文字。而后收录200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按功用分为18大类,分类及排序以临床实用为序。每种中药材分来源产地、性味功效、用法用量、饮片特征、品质要求、验方集萃、本草说等项目展开介绍中药材相关知识。每种中药材附2~3张图,包括原植物手绘图和药材实物图,原植物手绘图展现植物形态之美,药材实物图方便读者辨认、识别。另配有二维码,扫码可拓展更多中草药相关知识,实现纸数互动。文后附中药材中文名拼音索引和笔画索引,便于读者选择合适的搜索方式。
本书包含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所有相关内容及考试题型。全书包括A1型题、A2型题、A3A4型题、B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每章习题的参考答案附在 。本书实用性强,可用于考前复习和自测,以便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金匮要略》一书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上都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古中医研究者刘希彦对《金匮要略》推崇备至,赞誉其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现对其原文逐条解读,以飨读者。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卢玉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出版社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作 者 郑洪新;卢延年;卢延彬;卢春玲著 出版时间 20190401 I S B N 9787030608857 定价 6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242 (千字) 页 数 140
书号:9787535981103 书名:全国名中医张忠德临证思辨录:十年跟师手记 定价:6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内容提要 本书是供教育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的教材。全书分23章,系统介绍了《金匮要略》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学术思想。内容上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突出仲景论治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并注意吸收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金匮要略》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果,以促进仲景学说现代化研究,使读者掌握发掘研究古典医籍的方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应用科学方法研究传统中医学术的能力。针对教育特点,书中区别对待重点、难点、疑点内容,做到详略得当;同时根据实际,改变原文顺序,增强了教材的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掌握。 暂无相关内容
本书重点介绍了艾灸疗法的起源、灸治规则、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之后在临床应用部分介绍了艾灸疗法治疗内科、儿科、妇科、皮外科、骨科、五官科等临床常见疾病的具体运用,包括辨证要点、治则治法、主穴配穴、灸治方法,还有相关的治疗注意事项。此外还介绍了保健灸法的作用、方法以及常见穴位的选用。本书内容丰富、详略得当,具有临床实用性、指导性,不仅适合从事艾灸临床的医务工作者,而且适合中医艾灸爱好者。
本书精编了107种临床中医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和药物处方,分为中医内科疾病、中医外科疾病、中医妇科疾病、中医儿科疾病以及中医其他科疾病,同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每种疾病的病情概述、诊断与治疗(包括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一般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含方剂组成及加减、煎服法、注意事项、中成药处方)等内容。附录包括:中药分类(临床常用400味);常规中药煎 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特殊中药煎制法;伤寒论特殊煎服法;儿科用药注意事项;瘘管口的判断方法;常用的肛瘘手术疗法;混合痔手术治疗等。撰写作者或审稿人均是来自中医临床一线的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他们长期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具有丰富的诊断、治疗和处方经验。临床中医医师们在编写时,查阅了大量 中医文献,融合了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全书内容新
内容简介 华佗是我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医学家之一,他的医书虽然已经失传,但其学术思想仍然影响着后世。本书收录了中医古籍中华佗经典方剂及民间流传的华佗古方1100余种。书中组方用药精练、经济、实用性强,从方剂的组成、功效、煎服法到注意事项均有详细的描述,即查即用,清晰明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病症,如头痛、胃痛、食欲不振、肺热咳喘等,都能从本书中找到治疗处方。全书体例统一,条目清晰,内容丰富翔实,是一部值得中医医生及广大医学爱好者学习借鉴的临症方书。
《金匮要略》一书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上都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古中医研究者刘希彦对《金匮要略》推崇备至,赞誉其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现对其原文逐条解读,以飨读者。
《中医文化关键词2》选取110个中医方面的关键词汇,用现代汉语进行解释,并翻译成英文。条目主要涉及藏象、经络、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术语,包括110 条术语、术语表、索引和参考书目。每条术语包含术语拼音、术语中 文、术语英文、术语中文解释、术语英文解释、术语曾经译法(2000 年之前的翻译)、术语现行译法(2000 年之后的翻译)、术语标准译法、翻译说明以及引例。读者通过阅读术语词条,不仅能够了解术语的中文含义以及英文 解释,还能够通过比较摘引的"曾经译法"和"现行译法",结合"翻译说明",了解中医术语翻译研究近40 年来的发展变化。同时,书中提供的引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术语在中医典籍中的具体应用。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体例,这对 想要学习、了解和借鉴中医文化内涵的国内外读者大有裨益,也为读者从事中医药英译、中华文化传播与
本书涵盖26个临床专科的542首 方剂,按功效分为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表里双解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外用剂,并分别介绍每首方剂的来源、组成、剂量、用法、功效、适应证、随症加减、专科应用、临床经验、方歌等内容,书末附有中医专科临床常用方剂一览表和汉语拼音索引。
中医望诊与舌诊彩色图解 定价 69.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开本 16 作者 刘文兰 页数 129 ISBN编码 9787122324047 望诊是中医诊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望诊中因舌象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因而形成了中医特色诊法之一舌诊。 本书结合《中医诊断学》本科规划教材内容,从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等方面,对望诊与舌诊的内容及所主病证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编者团队从多年的临床诊疗和研究资料中精选了200余副具有典型特征的望诊和舌诊照片,以及一批真实舌诊病例,方便直观地学习运用望诊、舌诊的基本技能。 本书可作为中医初学者、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学习望诊、舌诊知识的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系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在修道和学医以济贫苦的过程中,记录摘抄所汇的古今验方偏方集成,多有效验,现感于时世多病,公诸于众,愿助世人疗疾养身,减少病苦。全书共分五部分,涉及头面、胸腹颈项、手足全身、内外妇儿等各部,验方达五百多个。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三大章:第一章对半夏泻心汤进行概述,主要包含了本方的出处、方义解析,还有古今名家对其的认识及应用,对其类方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单味药物的药理作用,并对其现代临应用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是本书的主要部分,对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了论述,包括半夏泻心汤政善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可能机制的探索;第三章列举了临床中半夏污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病案,并对病案特点及用药加減进行分析,为经方爱好者在临床使用半夏河心汤提供一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