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描写的内容,是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开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打,这个历史期间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开关到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清朝早期的开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本书是继《海错图笔记》之后,张辰亮对《海错图》继续深入解读的又一次心得分享。选取古书《海错图》中猎奇感强、鉴别难度大的40余种海洋生物,以24篇笔记进行解读,对现存海洋生物进行考证、分析、比对。不光有鱼类、贝类、兽类及海洋植物的鉴别及物种介绍,还有大量美食攻略。跟上一本《海错图笔记》相比,本书更多考证过程和海洋生物知识,兼具科学严谨与生动有趣,同时减少现代照片比例,增加了古代日本、欧洲的博物学手绘,用图风格更偏古韵,内容更丰富。
这是一部长达万年的英国命运转折史。自与欧洲大陆断开以来,不列颠便被弃于世界的边缘。没人能料到,这片无人问津的小岛将在未来称霸全球,独掌世界秩序,但也在自称“日不落帝国”的百年内日趋衰落,时至今日,它甚至逐渐退居世界舞台的边缘。这片贫瘠的岛屿成为世界霸主的契机是什么?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英国的盛极而衰?在这本书中,知名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倚靠大历史观和全球视野,态度鲜明地指出,决定英国兴衰命运的是其地理要素,以及由此产生的有关身份认同、流动性、繁荣、安全和主权等议题。海上航线的连通促成了不列颠与欧洲大陆的交往与发展,也开启了双方长达千余年的恩怨情仇。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与繁荣,加入欧洲联盟的怀抱,还是维护主权与民众的身份认同,坚持独立发展,是困扰这片岛屿长达千年的迷局。在挣扎与抉择
本书首次将亚原子物理学的神秘主义阐释带入公众视野,并通过古代神秘主义传统和20世纪物理学发现之间的平行比较,很大程度上挑战了过去物理学研究中的保守思想,并为探讨量子力学同佛教、印度教和道教思想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是世界上 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有着超过七千万件的动物、植物、化石、岩石与矿物标本的馆藏, 有一间傲视 的自然史图书馆,收藏着世界上 珍贵的自然历史文献和罕见的古卷宗,以及超过五十万件艺术品,包括以鸟类、开花植物、哺乳类与昆虫等为题的精美水彩画, 科学与艺术价值。 关于本书:《发现之旅》是一部迷人的视觉盛宴,蒐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数百幅珍贵藏品,收录了历 十次 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叙述了那些世界知名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在深入海洋深处挖掘深海秘密时的一幕幕冒险旅程。 本书以过去三百年间 有趣也 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书中的许多博物馆收藏也是 次面世,它们 值得读者悉心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