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菊编*的《建筑构造设计》一书共22章,分 上、下两册阐述。上册讲述了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基 本原理、构造方法与使用材料,共10章,即建筑构造 设计概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楼板层、地坪及阳台 雨篷,楼梯、坡道及电梯、自动扶梯,门窗构造,屋 预构造,变形缝的设计与构造,建筑防火构造,建筑 防震设计。下册以专题的形式阐述了民用建筑构造的 一些特殊问题,共12章,即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 建筑声学构造设计,绿色建筑节能构造设计,太阳能 的利用,高层建筑构造,建筑装修构造,建筑幕墙构 造,大跨建筑及其构造,天窗的设计与构造,建筑工 业化,轻型结构构造,地下人防工程的设计与构造。 以上内容反映了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新成就,并插 入了大量工程构造实例。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可作为高校建筑学、
《钢结构工程识图与预算快速入门(第2版)/建设工程识图与预算快速入门丛书》主要研究钢结构工程造价的基本规律,其目的是使从事钢结构工程的技术人员具备编制钢结构工程造价文件的能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按照“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实用性、创新性”的编写指导思想,吸收现已成熟的钢结构施工新技术和新方法,密切结合现行规范,突出反映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在保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本书编写内容有一定的弹性,如工程造价案例难度有深有浅,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学习要求。 本书主要用于从事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用书,也可作为各大中专院校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更可作为建筑工程相关岗位培训的教材与相关专业选修课的专业用书。
本书主要根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8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以及钢结构工程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编写。全书共8章,主要包括:资料员概述、钢结构工程基建资料、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钢结构工程施工物资资料管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资料管理、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钢结构工程监理资料管理以及钢结构工程资料档案管理等内容。书中有大量的表格填写范例,通过范例来介绍如何进行钢结构工程资料的编制与组卷。 本书可作为钢结构工程资料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钢结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是作者从多年结构设计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以工程实例分析讲解为满足建筑功能、造型要求时,结构设计不应该停留在影响建筑功能、破坏建筑效果的阶段上,而应该提高一步,通过研究结构细节设计,比选各种应对策略,优化结构设计,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并成就建筑之美。本书分共分5章:追求精细的结构设计、地下车库连续停车概念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山地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建筑设计中的结构优化设计。本书适合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师参考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对科技部 十二五 课题 村镇低碳型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和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崔家春、安亚东汇编形成了《村镇住宅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集成技术设计图集》。本图集在总说明中详细给出了村镇住宅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的技术要求,主要鉴定与加固改造措施。在此基础上重点通过四种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展示,分别给出鉴定、加固验算过程,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的构造详图等。希望本图集的出版能为我国村镇住宅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李爱群、高振世、张志强主编的《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2版)》根据土木工程本科教学要求,并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等国家新规范进行编写。本书以结构抗震为主,同时介绍了结构抗风和抗火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结构抗震基本知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风计算与设计、结构抗火计算与设计等。《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2版)》可用作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研究生和有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既反映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与设计规范的要求,也吸收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部分*内容,并提供了构造设计、设计计算实例和工程应用等。
本书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16G101-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 50010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 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2010)等标准编写,主要介绍了基础知识、平法结构钢筋施工图、基础构件、主体结构、板式楼梯等识图与算量方法。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可供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
《结构工程图例术语公式手册》依据《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103-2011等国家*标准,将工程中常用的图例、术语、公式一一列出,合理编排,加速读者查阅。 本书主要包括常用图例与符号、结构工程常用计算公式以及结构工程常用名称术语速查表等内容。可供结构工程设计、施工等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使用。
《建筑结构与岩土强制性条文速查手册(第2版)》供结构、岩土从业人员使用,并可供施工、监理、安全、材料人员等工程建设领域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系主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编写的算例,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场地勘察、结构时程分析的输入地震波选择、结构弹塑性推覆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多层砖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大开间砖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多层及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结构隔震设计、钢结构消能减震设计等十七章。其内容还涉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等。算例侧重于结构整体分析,规则性的判断和内力、位移的计算,尽量将规范内容具体化。本书可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和高校土建专业师生参考,亦可供报考各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人员参考。
刘海成、郑勇*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深化设计 构件制作与施工安装技术指南》共分三篇,主要针对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系统地讨论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深化设计、预制构件生产、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安装。 剪力墙结构深化设计指南主要包括基本要点、钢筋连 接方式、常用三种拆分方式、拆分设计要点、构件全 过程计算、深化设计图内容。预制构件生产技术指南 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设备、构件生产工艺流程、构件质 量控制、构件存储运输、安装说明。施工技术指南主 要内容有施工工艺流程、材料机具与设备、施工计划 、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本书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 构实施全过程,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可 供从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人员、审图机构 人员、构件厂技术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 和从事装配式项目管理的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第5册,共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为引论,它概括了数据通信设备中心设计的*实践,包括新的和改建的建筑结构的推荐内容;第2部分为建筑结构,介绍新结构与既有结构设计;第3部分为建筑基础设施,详细讨论了建筑基础设施,建筑基础设施结构与考虑因素、架空可检视地板系统和振动源及其控制;第4部分为数据通信设备,该部分介绍了冲击与振动测试,地震锚固系统和数据通信设备分析。本书内容全面且深入浅出,对从事数据中心设施设计及运行管理的人员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农村生土和木结构建筑技术规程〉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5]151号)的要求,由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人员组成的编制组根据我省农村生土和木结构建筑的建设经验,依据国家和四川省有关农村建筑的技术标准规定,采纳靠前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省农村当前的经济状况及施工技术条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书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及其配套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为依据,首先介绍了钢结构工程质量员的基本工作内容及职责、钢结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要求、依据以及方法。重点介绍了钢结构工程的原材料及成品质量控制要求、焊接工程质量控制要求、紧固件连接工程质量控制要求、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质量控制要求、钢构件组装工程质量控制要求、钢构件预拼装工程质量控制要求、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求、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求、钢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求、压型金属板工程质量控制要求以及钢结构涂装工程质量控制要求等11个方面的内容,并对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流程与资料管理进行了阐述。 本书可作为钢结
蔡雪峰等编著的《超高大跨重荷模板支撑体系研究与应用》系统地论述了作者近几年来在超高大跨重荷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方面取得阶段性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模板高支撑体系事故及原因分析结果;直角扣件和旋转扣件的节点抗扭、抗滑性能试验,回归各种情况的本构关系研究结果;超高大跨重荷模板支撑体系现场实测,整体内力分析研究结果;超高大跨重荷模板支撑体系整体性能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超高大跨重荷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方法、构造要求的建议。《超高大跨重荷模板支撑体系研究与应用》体系完整,理论性与实用性兼顾,可供土建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师、研究生、高年级的本科生以及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是针对初接触相关知识的未来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以及其他建筑专业人士而出版的。该册主要对不同的屋顶类型进行了介绍,并且阐述了不同的屋顶建造方法如何满足相应的结构功能要求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本书对屋顶结构的各个要素和建筑层进行了清晰的说明,并对如何在设计阶段对各个因素进行考虑进行了指引;还对屋顶的结构形式、保温隔热层、防水层、覆层、面层以及排水系统的基本构件进行了介绍,目的在于让初学者熟悉和了解一些必要的专业术语,帮助他们在实际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进行更好地理解和区分。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要求及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编写的。本书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内容结合新规范,比第四版有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下册,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分析方法、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厂房结构、多层框架结构。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本次修订由沈蒲生、罗国强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