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作者从事研究的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8355,基于负刚度-阻尼控制系统的结构减振控制研究,作者经过整理,内容更加精炼,图文并茂。1 绪论\t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t11.2 负刚度控制理论基础\t31.2.1 负刚度控制简介\t31.2.2 负刚度控制机理\t41.2.3 负刚度控制研究现状\t71.3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特性及应用\t91.3.1 形状记忆合金特性\t91.3.2 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构控制中的研究进展\t111.3.3 形状记忆合金在其他领域应用\t151.4 本文研究内容\t162 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设计和建模\t18
《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第二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的相继出版发行、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ubingyin)的开通,及在国内主要城市的巡回宣讲,笔者有机会通过博客、邮件、电话及与网友和读者面对面交流,就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与工程实际*为紧密的、及大家感兴趣的工程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现将这些问题及笔者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归类成册,以回报广大网友和读者的信任与厚爱。其目的拟使结构设计过程中,在遵守规范规定和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对备考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生在理解规范的过程中以有益的启发。本书所根据的主要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应用*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其火灾高温下耐火行为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已成为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近年来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组合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简支梁、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等足尺结构和构件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基于钢筋混凝土普通框架结构和梁托柱框架转换结构整体火灾行为的理论分析所取得的成果。上述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该类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受火灾作用的灾变机理和承载性能劣化规律,可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耐火设计与灾后评估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工程结构研究与设计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的师生参考。
《建筑结构各种体系抗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地震与结构震害,场地与地基的选择和区别,结构抗震设计概念,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高层及超高层基础等的抗震设计。书中特别提出了高层及超高层基础筏板的基本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筏板基础应变能理论的应用及桩筏(箱)结构的基础计算。 《建筑结构各种体系抗震设计》系统梳理了建筑结构各种体系抗震设计的内力计算、技术措施和构造,主要反映了作者50年来参加各种结构体系设计的经验总结,并吸收各文献的精华,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成果。 《建筑结构各种体系抗震设计》适合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本分册包括砌体结构和特种结构两大部分。砌体结构有:砌体材料及计算标准、砌体结构的分类、单层和多层砌体房屋静力计算、高层房屋静力设计、砌体房屋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砌体结构构造共6章。特种结构有:架空管道支架、烟囱、钢筋混凝土筒仓3部分共特种结构27章。管架重点介绍管架的设计,有刚性管架、柔性管架半铰接管架、固定管架、双向滑动管架、振动管线管架、托吊架、拱形管道、悬索式管架、桥式管架、管架的抗震、管架的基础等。烟囱除介绍筒壁、内衬、受热、裂缝、防腐的基本问题外,分别列出钢筋混凝土烟囱、套筒式与多管式烟囱、钢烟囱、烟囱的基础设计等。钢筋混凝土筒仓主要包括矩形筒仓、圆形筒仓、低壁浅仓、高壁浅仓、深仓、筒仓结构裂缝等。 本书可供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和建设单位人员使用,也可供施工人员使用。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共分为四篇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工程学(地震动及地震作用、抗震设防标准):结构动力学(线性动力分析、有限单元法基础知识、非线性动力分析):抗震分析和设计(极限承载能力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非线性性能和模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专题讨论(楼板的抗震设计、结构抗扭设计)。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可供抗震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结构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介绍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包括逐步积分法、振型叠加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方法,涵盖了弹性体系、非弹性体系、消能减震结构、隔震结构等结构体系,并对能量分析、阻尼矩阵构造进行了专题介绍。各主要章节均给出了详细的原理公式推导和具体算例,各算例除给出完整的MATLAB编程代码,还在SAP2000及midas Gen软件中建模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以对书中的公式推导及MATLAB编程代码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本书可作为一线结构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理论学习与技术应用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结构动力学和工程抗震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分建筑结构抗震和高层钢结构两部分,目的在于给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提供一些有关设计方面的参考资料。建筑结构抗震包括:一些关于抗震设防的国家文件和全国地震烈度的划分;建筑震害概况;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在地震中的反应和分析;地震对建筑物作用的计算和地震反应谱分析;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和结构抗震验算共10章。高层钢结构包括:高层钢结构用钢材的简要介绍;结构体系的详细分类和个别工程实例;框架梁、柱、支撑和剪力墙等钢构件的计算和构造;梁、柱各种节点构造和连接;型钢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的计算和构造,以及它们的连接;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性、构造要求、受压构件的组合强度、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以及它的连接节点构造和计算共9章。
本书中的问题,主要都是工程设计线的同仁们在一些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及其他学术活动中陆续提出来的。应该说是疑难问题,有些甚至还是所谓“热点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搜集整理,并为此多次研读相关规范,请教专家,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工程设计实践,对这些疑难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并力求给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全书共分十章,章结构设计基本规定,主要包括一般规定、材料、结构选型、构件的变形、结构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结构基本构件的构造要求、结构抗连续倒塌概念设计原则;第二章抗震概念设计,主要包括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抗震概念设计、抗震等级、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第三章结构计算分析,主要包括荷载和地震作用、结构计算模型的简化、正确使用结构分析软件、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第四章到第十
本书为配合PKPM CAD工程部推出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新版本——PKPM08版由工程部技术人员精心编写,对新版软件的改进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分八篇三十八章分别介绍了PMCAD软件、结构计算分析软件、结构设计施工图软件、基础设计软件、钢结构设计软件、砌体结构辅助设计软件及图形编辑、打印和转换及三维建筑设计软件的改进内容。本书是PKPM结构软件用户及希望了解软件升级后的新功能的设计人员用书。
徐金声编著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第2 版)》是按我国现行规范、规程、*科研成果和国 家专利技术,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介 绍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包括现浇和预制)的现 状、材料与设备、结构性能、设计理 论与计算方法、造型与构造措施、新型楼盖结构的设 计技术、施工方法与预应力结构遭破坏 后的修复方法,以及检测和试验研究结果;重点为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验算。书中列有预应力连续梁、平板、双向密肋板 、空心板、夹层板、井式梁板、框架和 框架扁梁楼盖结构的工程实例。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第2版)》可供土 建工程的结构设计、审图、施工、监理、筹建、科研 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 参考。
本专著的编写来源于系列重大桥梁工程,研究内容属土木工程结构风工程及防灾减灾研究领域,主要针对大跨桥梁结构涡致振动现象、效应、机理和控制等基础和工程技术应用研究。提出了适用多种桥梁主梁的涡振气动控制对策。本专著涉及研究内容获得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经费资助。相关研究成果被评价为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体现了当代桥梁工程研究的前沿进展 对于现代大型桥梁工程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已开展的系列工作面对国家发展亟需,为国内建设的规模大跨桥梁工程提供了直接技术支撑,锻炼并培养具有国际学术界的科研队伍,努力实现了桥梁结构风工程科研、设计、建造多个环节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
本书是《装配式建筑丛书》之一。本书从建造端视野,分别从装配式结构总承包项目组织和内装项目组织的角度,收集了十位业界佼佼者的案例,从他们各异的背景职业、成长经历到成功案例,分享他们的心得和反思,发出他们对于行业未来的展望和呼声,是不可多得的手的资讯,对于未来装配式建筑的走向,是极富前瞻性的洞见。书中收录的十个案例非常经典,分别是李国建的苏州现代传媒广场,曾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鲁班奖、钢结构金奖、金钢奖特等奖、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全国节能减排竞赛金奖,相关技术成果获得了华夏科技一等奖等;王东峰的三星项目主厂房核心区主体结构是国内例装配式高科技电子厂房;蒋杰的坪山会展项目;李磊的杨浦区平凉街道18街坊住宅装配式项目;范振江的静安府项目高档住宅小区项目,获得上海市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设计禁忌及实例(第2版)》编著者李国胜。《混凝土结构设计禁忌及实例(第2版)》内容提要:本书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些问题,采用“禁忌”提示的方法,告诫读者这些问题不能那样做,而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本书共有15章: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概念、荷荷和地震作用、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地基与基础、楼(层)盖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 多塔楼、连体,错层等复杂结构、混合结构、其他和实例。全书还列有许多实用图表。 本书可供土建结构设计、施工图审查、监理、施工、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土建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法兹勒 R 汗(1929-1982年),20世纪*杰出的高层建筑结构大师, 筒体 概念的提出与践行者,其职业生涯几乎就是一本超高层建筑设计的 教科书 。法兹勒将功能、审美与结构天衣无缝地融合到20世纪*重要的高层建筑中,为城市勾勒出了漂亮的天际线。他的代表作是高层建筑结构,却又不仅限于高层建筑,桥梁设计、悬索结构、屋面张拉体系甚至小区规划,法兹勒 拉赫曼 博士均可驾轻就熟。作为女儿的本书作者,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不仅向我们展现了生活中的大师形象 一位善于交际、四海为家、温文尔雅的父亲,更详细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前后,以美国芝加哥SOM事务所为背景的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以案例为章节,还原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摩天大楼背后的故事。将专业知识、历史文化融入一炉是这本专业性通俗传记的一大特点。阅读本书不仅有
“结构工程新进展国际论坛”旨在促进我国结构工程界对学术成果和工程经验的总结及交流,汇集国内外结构工程各方面的*科研信息,提高专业学术水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科技发展。论坛划分为四个领域,每次以一个主题的形式轮流出现。分别为: ·新型结构材料与体系(包括组合结构、膜结构等) ·钢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大跨度结构) ·混凝土结构 ·结构防灾、监测与控制(包括抗震、抗风与抗火等)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钢结构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论坛邀请了25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主旨报告人,就多高层民用与工业建筑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和大跨度建筑钢结构的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制作与安装技术和工程案例等阐述了变革与发展的*情况,为广大从事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研究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创造了一次很好的交流平台。 感谢住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