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鉴赏辞典》由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 现代中国园林之父 陈从周主编。全书在结构上分为 名园鉴赏 和 品园杂识 两部分。上篇 名园鉴赏 由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纪念园林、寺庙园林、名胜园林五部分组成,重点介绍国内现存园林及园内景点;下篇 品园杂识 系统介绍我国园林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与品园知识;后附中国园林历史大事年表。本辞典条目完整,内容详尽,是一本既有鉴赏价值,又具专业背景的实用鉴赏辞典,亦是园林艺术和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我们如何看待一棵树?尽管树沉默不语,但它们身上有令人惊叹的发现,比如:树能长到100多米高,重可超过1000吨——这是蓝鲸重量的六倍还多。它们覆盖了约1/3的陆地表面,在我们的环境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从水、营养和碳循环到全球气候的一切。树木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环境中茁壮成长,在林地、灌木丛、草原、海岸和岩石生态系统、沙漠、大草原和湿地中扎根,也被人类种植在人工和城市环境中。其中,森林为各种各样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家园,养活了地球上至少一半的陆地植物和动物物种。这本书所讲述和赞叹的,正是树木非凡的多样性,这对我们人类的生命和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们为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灵感来源。这本书全面讲述了树木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和形态到花朵、果实和
《居住建筑(1 简装版)/中国古建全集》的区域划分涵盖北方、巴蜀、西南、江南、岭南、闽南等地区,其中以北方的四合院、皖南的徽州民居客家的土楼为主要代表,具体呈现在不同的经济、地域、历史发展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下,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立面外观和内外空间的不同。
主要介绍江苏传统园林的人文地理背景、历史沿革、当前遗存概况、主要类型,以及其造园思想、造园要素、理法与美学意境。根据各地现存传统园林的实际状况,选出约56处历史价值高、当前遗存状况好、图文资料精美的经典园林重点介绍,每处园林约3-5页;另精选未列入经典园林的100处以“江苏现存传统园林名录”形式附后。为保护和发扬地域珍贵建筑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江苏古建园林传统营造技艺,推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和活化利用,增强江苏 传统营造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和新时期工匠精神培育,提升社会大众对传统营造技艺的认知和审美情趣,根据江苏省传统营造技艺活化传承系列工作部署,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传统建筑研究中心、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搭建。为认真贯彻党的 报告提出的“推动中华
在实地考察和理论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中国传统宗族文化思想对传统村落的布局形态的构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论述内容包括:宗族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宗族文化对传统村落物质形态的影响、宗祠和传统村落、绅衿和传统村落、浙江古村落宗族文化实例分析等。
仪征的刘文淇、刘毓崧、刘寿曾、刘贵曾及刘师培,一门四世,精研《左传》,家学渊源,传为佳话。刘氏一门除了经学之外,各人都有诗文传世。这些作品不仅是其生活、情感的真实记录,反映了他们学术生涯的另一面,同时也为我们 的清代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线索。本书主要包括刘文淇《青溪旧屋文集》10卷,诗集1卷;刘毓崧《通义堂文集》16卷、诗集1卷、《克复金陵勋德记》1卷;刘寿曾《传雅堂集》5卷、《临川答问》1卷;刘贵曾《余生纪略》1卷。另外就现存文献资料及地方志、报刊杂志及个人收藏者处所存以上诸人及刘氏其他成员诗文进行辑佚。
《大学建筑:华丽的转变(汉英对照 韩语版 第379期)》主要介绍大学建筑的变迁,讲述了大学建筑的变化历史,阐述了其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进一步对室内的流动性和交流性进行突出,从而使大学建筑的特色脱颖而出,成为当地城市的一个显著的地标。此外,《大学建筑:华丽的转变(汉英对照 韩语版 第379期)》还对大学建筑中的图书馆进行了重点介绍,所选取的案例都颇具特色,具有参考意义。
《博物馆:地方文脉与全球语境/建筑立场系列丛书》共介绍了13个项目,共两部分:部分探讨了全球化博物馆的演变过程;第二部分将立足地方的博物馆描述为“拥有复杂的体系并通过更加广泛和民主的区域整体性以及文化识别和传统所表现出来的”。这两部分通过描绘一幅与时俱进的图画展示了展览空间的演变过程和全球化博物馆的概况,范围从植根于以社区为中心的地方博物馆到开放程度很高的、与外界联系更为紧密的国际范畴理念的全球化博物馆。
施奠东、刘延捷著的《世界名园胜境(Ⅲ)(精)》是极为难得的风景园林专著。作者集20多年之经历,全面介绍了世界风景园林,内容涵盖了世界70多个 的150多个经典名园和110多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以及150多处城乡风物,对世界园林三大体系及各名园与世界遗产都做了专业阐述。共分八卷,欧洲为 卷至第五卷,美洲、大洋洲合为第六卷,亚洲、非洲合为第七卷、第八卷。全套书从作者实地拍摄的20多万张照片中遴选出7000多张精美照片,观念超前,文字精炼,对风景园林的研究、教学、设计、施工、管理都有重要参考价值。一般读者也可视之为一部直观形象的旅游指南。
陆羽、陆廷燦著的《茶经续茶经(上中下)(精)》是中国历代茶学专著汇编。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主要收录唐宋清各代有关茶论的著作,其中包括陆羽《茶经》、蔡襄《茶录》、黄儒《品茶要录》、陆廷灿《续茶经》等论茶名篇,现精选版本,点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