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2版)》介绍现代及*广泛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范围从区域、城市和社区,到小规模的住所和花园,从生态角度到艺术角度,涉猎广泛,现在**版的基础上对当下景观教育行业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便于*适合形势的需求。
本书是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和国家植物园等单位建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组织(SITES)编写的。SITES号召美国乃至全球的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经历了6年的推广和实践后,总结出一系列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和经验。本书是ASLA和SITES的*成果,全书翔实细致地解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场地选择、评估、水资源、土壤、植物等各方面的指导策略和原则,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湿地公园设计》探讨不同类型的湿地特征,对生态条件、空间形态以及交通条件等层面展开分析,归纳各因素对场地环境影响的强弱。同时运用GIS、数字化叠图法及其他量化技术与评价的方法,针对场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案例加以研讨。以集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针对湿地公园本身的特征,优化设计与场地环境问的关系,有机协调与整合生态、功能以及空间三大设计目标,进而生成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的集约化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在于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本底,科学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协调湿地环境中生态、空间、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成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环境。
书中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规划与施工建设。部分是由打造花园首先需进行的工作入手,对场地进行调查和全方位评估,制定花园规划;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处理硬质景观要素和其他花园构筑物,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例如园路铺面的铺设方法,如何建造地基、砖墙、露天平台、池塘和藤架等。
本书以风景园林专业耳熟能详的平面图、剖立面图、透视图、分析图(diagram)、综合制图(mapping)的使用历史为研究视角,探讨了景观图绘的变迁及其所体现的景观设计的历史演变。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部分探讨了景观绘图的历史,第二部分讨论与批评了景观绘图的发展进程。 部分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讨论了景观绘图的工具性和想象性特征、 初出现在景观设计平面图中的植物的画法及其蕴含的设计视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图纸中植物的绘制特征及其所体现的景观设计的历史转变、英国自然风景园设计图纸中的灵活性构图及其有别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设计图纸绘制的特征、纽约中央公园设计图绘中运用的新技术对明确景观设计专业属性的作用、美国现代主义的一系列景观设计图像中出现的制图方式及其所体现的创新特征。 第二部分也分为六
水能带给园林景观以生机,但这种曾经看似廉价且唾手可得的资源,如今却因局部区域的持续性干旱和灾难性洪水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根源。这是一本具开创意义的书,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收集、引流和转移的方法,合理利用降落在建筑、道路、花园和野外环境的雨水。 “雨水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将环境效益和审美要求相结合,赋予花园和园林景观以全面的功能和独特的个性。通过本书我们能够了解,在遵循自然水系循环规律的基础上,雨水园是如何利用园林景观减低公共排水系统中雨水的流失率的。这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支撑,诸如:增加种植区域面积、应用透水性材料取代传统的硬质铺装、将常见的排水管替换成雨水链从而将雨水从排水沟直接转移至地面土壤。 《雨水园--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作者奈杰尔·邓尼
本书主要围绕居住区景观的几个主要要素,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任务、原则、方法与步骤入手,详细论述了居住区的绿化种植景观、功能性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建筑景观和照明景观设计,同时分析研究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后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以加深读者对本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本书写作基于实践,涉及众多的工程实例,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实践性,既涉及工程技术要求,又具有人文关怀的探索,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可作为各高校《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参考书,适合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使用,也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各设计单位、园林绿化公司和房地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本书是作者团队多年来从事城市消防工程规划工作的经验总结。全书在介绍城市火灾基本概念、我国城市消防规划体系以及城市消防规划发展概况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城市消防工程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基本要求,具体包括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布局、消防装备、消防供水、消防通信及指挥系统、消防车通道、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体系、消防规划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同时选取多个规划实践案例进行了全面介绍,在附录中选取了中国香港地区、日本以及美国等 或地区的消防体系进行了简单介绍。为城市消防工程规划编制及管理提供了 、专业、全面的建议和指导。 本书不但涉及知识面广、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而且集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可供城市消防工程规划建设领域的科研人员、规划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以
本书通过系统的设计思考,深度解析快题设计三大方面的内容:方案设计、设计表达与设计表现。通过基础知识点拨、设计逻辑思路引导、设计步骤解析以及真题作品讲解点评辅助考生掌握考试精髓,进阶提高。本书分为8章,第1章为园林景观设计手绘表达基础,第2章为园林景观设计配景手绘表达,第3章为园林景观设计草图手绘表达,第4章为园林景观设计线稿手绘表达,第5章为园林景观节点空间设计手绘表达,第6章为城市建筑景观速写手绘,第7章为园林景观快题设计手绘基础,第8章为园林景观快题手绘步骤方法与范例评析。本书可供园林景观设计快题手绘考试考生、爱好者、相关培训师生使用。
本书为作者16年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现代景观空间建构、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本书可供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也可供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为作者16年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现代景观空间建构、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本书可供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也可供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为作者16年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现代景观空间建构、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本书可供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也可供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