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组织编写并发布,对建筑装饰行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填不了行业空白。本标准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组织编写并发布,对建筑装饰行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填不了行业空白。本标准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组织编写并发布,对建筑装饰行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填不了行业空白。
现批准《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327-2014,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是建设工程设计行业重要的文件资料,本套书邀请该规定的负责人或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工程师进行编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执行规定的要求。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对相应部分规定的解读或解析,第二部分列出了满足规定要求的工程师范设计文件,第三部分是规定中相关条文的摘录
现批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2014,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1.3、11.1.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标准是根据全联房地产商会编制计划的要求,由全联房地产会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养老服务设施专委会、北京蓬德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厦门万安智能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标准共分8章和5个附录,依次为总则、术语和引用标准、基本规定、环境与设施、场地、建筑设计、智能化系统、运营与服务的评定。本标准由全联房地产商会发布,由全联房地产商会标准技术委员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924-2014》由本社编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地基变形裂缝控制;5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6砌体结构裂缝控制;7轻质隔墙裂缝控制;8外墙外保温工程裂缝控制;9装修工程裂缝控制;10裂缝的判断与处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规划控制;5.场地设计;6.建筑物设计;7.室内环境;8.建筑设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编号为GB 50352-××××,自××××年××月××日起施行。
索杆张力结构的构成和力学机理决定其本质的特点为力与形的统一性、相关性、非保守性。索杆张力结构是力和形的统一体,力是维持形的基础,形是力的表现。根据索杆张力结构固有的力学机理,其呈现出特有的拓扑和几何形态,可适用于土木工程、航空航天、生物仿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索杆张力结构应用于不同领域既有差异化个性,也有基础的共同属性。本书结合作者近20年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力求系统地构建索杆张力结构的理论方法体系,在突出具有共性的设计分析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又包含了典型索杆张力结构体系的结构特性分析、结构工程设计等内容,涉及索网、索穹顶、轮辐式张力结构等结构形式。
根据《关于发布 2018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研编计划(第二批) 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包括10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提高与创新。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解释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检测设备;4检测技术;5测强曲线;6 强度推定。本规程由住建部905号公告发布,自2016年05月01日期实施。
本次修订后共包括11章和7个附录,主要修订内容是:一是扩大了原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将原95鉴定标准仅针对TJ 11 78实施以前设计建造的房屋,扩大到已投入使用的现有建筑。二是提出了现有建筑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根据现有建筑设计建造年代及原设计依据规范的不同,将其后续使用年限划分为30、40、50年三个档次。三是给出了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建筑应采用的抗震鉴定方法,即本标准中的A、B、C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四是明确了现有建筑抗震鉴定的设防目标;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建筑与新建工程的设防目标一致,后续使用年限少于50年的建筑,在遭遇同样的地震影响时,其损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使用年限50年鉴定的建筑。五是适度提高了乙类建筑的抗震鉴定要求。
文林峰主编的《保障性住房厨房标准化设计和部品体系集成》探讨了保障性住房厨房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与发展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关系,归纳总结了保障性住房厨房的类型和特点,剖析了现存问题,深入探讨了厨房模块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了保障性住房厨房空间布局、部品系统、管线连接系统以及接口技术等,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于保障性住房特点且符合“ 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要求的厨房集成技术,提供了多种保障性住房厨房标准化设计方案,为保障性住房厨房功能设置、平面布局、空间利用和使用维护等提供了多种技术解决路径。希望通过对保障性住房厨房的研究,能够推进厨房功能性、美观性、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促进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健康发展。
本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的英文译本;二是该规范的中文文本,英译本不包括“条文说明”。
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关于发布中国钢结构协会2019 年第二批团体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中钢构协〔2019〕*3* 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优*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10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共分10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管理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的这本《高性能混凝土标准汇编》摘选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中包含有关混凝土原材、配合比、耐久性和性能检测的相关标准共35种,为广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本书在总结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分析了套筒灌浆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套筒灌浆质量管控的主要措施,研发了预埋传感器法、预埋钢丝拉拔法、钻孔内窥镜法、X射线数字成像法等四种检测方法,研究了套筒灌浆缺陷对接头和预制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开发了套筒灌浆缺陷修复补灌技术,部分核心成果已获得技术专利授权。集成了钢筋连接套筒灌浆质量管控、检测评估与性能恢复成套技术,已被国家行业标准《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JGJ/T485-2019)、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检测技术标准》(DG/TJ08-2252-2018)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技术规程》(T/CECS683-2020)等多部标准采纳,并在大量实际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本书详细介绍了各项关键技术的研发过程,以全面展示所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