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组织编写并发布,对建筑装饰行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填不了行业空白。本标准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组织编写并发布,对建筑装饰行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填不了行业空白。本标准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组织编写并发布,对建筑装饰行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填不了行业空白。
现批准《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327-2014,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是建设工程设计行业重要的文件资料,本套书邀请该规定的负责人或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工程师进行编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执行规定的要求。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对相应部分规定的解读或解析,第二部分列出了满足规定要求的工程师范设计文件,第三部分是规定中相关条文的摘录
现批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2014,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1.3、11.1.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标准是根据全联房地产商会编制计划的要求,由全联房地产会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养老服务设施专委会、北京蓬德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厦门万安智能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标准共分8章和5个附录,依次为总则、术语和引用标准、基本规定、环境与设施、场地、建筑设计、智能化系统、运营与服务的评定。本标准由全联房地产商会发布,由全联房地产商会标准技术委员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924-2014》由本社编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地基变形裂缝控制;5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6砌体结构裂缝控制;7轻质隔墙裂缝控制;8外墙外保温工程裂缝控制;9装修工程裂缝控制;10裂缝的判断与处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规划控制;5.场地设计;6.建筑物设计;7.室内环境;8.建筑设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编号为GB 50352-××××,自××××年××月××日起施行。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适用于全国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住宅的建筑设计。2012-08-01实施。
本规范共分8章,其主要内容是:1.规定了基础应具备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承载力和刚度、地基不得出现失稳、地基基础沉降变形不得影响上部结构功能和正常使用的功能;基坑支护应具有防止基坑开挖危害周边环境和保证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功能;边坡支挡、坡面防护等应具有防止边坡开挖危害周边环境安全的功能等。2.规定了地基基础应满足承载力、变形、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基本要求。3.规定了地基基础的设计工作年限、地基基础设计两种极限状态的作用组合和抗力条件、地基基础的耐久性、支护(挡)结构安全等级的要求。4.规定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和工程监测要求。5.对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建设场地,规定了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防治措施的要求。6.规定了地下水工程水污染控制的要求。
索杆张力结构的构成和力学机理决定其本质的特点为力与形的统一性、相关性、非保守性。索杆张力结构是力和形的统一体,力是维持形的基础,形是力的表现。根据索杆张力结构固有的力学机理,其呈现出特有的拓扑和几何形态,可适用于土木工程、航空航天、生物仿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索杆张力结构应用于不同领域既有差异化个性,也有基础的共同属性。本书结合作者近20年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力求系统地构建索杆张力结构的理论方法体系,在突出具有共性的设计分析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又包含了典型索杆张力结构体系的结构特性分析、结构工程设计等内容,涉及索网、索穹顶、轮辐式张力结构等结构形式。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加工制作;6.测量放线;7.单元式玻璃幕墙;8.构件式玻璃幕墙;9.安全施工。 本规程某些内容涉及知识产权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直接与本规程有关知识产权的持有者协商处理,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的这本《高性能混凝土标准汇编》摘选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中包含有关混凝土原材、配合比、耐久性和性能检测的相关标准共35种,为广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风荷载;黏滞和黏弹性阻尼器的风振控制;调谐阻尼器的风振控制;主被动混合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风振控制;风振控制系统抗震设计要求。 本标准经住房城乡建设部以第145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20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工程设计;6.制作安装;7.质量与验收。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89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实施。
根据《关于发布 2018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研编计划(第二批) 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包括10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提高与创新。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解释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
CSI住宅是针对当前我国住宅建设方式造成的住宅寿命短、耗能大、质量通病严重和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确立的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住宅产业化特色的住宅建筑体系。本导则结合我国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广泛征求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研讨和修改,现主要内容有:总则、CSI住宅设计、CSI住宅部品技术、CSI住宅施工、CSI住宅维修与管理、CSI住宅质量与评定、术语和用词说明等。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载体桩设计;5载体桩复合地基设计;6施工;7验收。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11月1日实施。原《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2007同时废止。
本书为上海市工程建设团体标准,标准编写过程中充分结合上海市现阶段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及多年工程实践经验。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文件封面及目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设计说明、布置图、节点详图、预制构件加工图、施工装配图、金属件加工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专项设计计算书,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本标准附录A为专项设计文件编制标准的细化和图样化表达的示例,可供专项设计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