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共分20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与参考标准,基本规定,支护结构体系方案,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支护结构分析与计算,排桩支护,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劲芯水泥土墙支护,土钉墙及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内支撑,锚杆,逆作法与盖挖法,沉井与沉箱,基坑土体加固,地下水控制,土方开挖要求,基坑监测。
为贯彻落实公园城市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实现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规范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建成人、城、园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根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关于印发2019年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景园学字〔2019〕27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探索研究,参考国内外政策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公园城市评价,设区市的城区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评价内容及计算方法;5.等级评价。
《道路桥梁维修技术手册(第2版)》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道路桥梁的检测技术(道路的检测技术、桥梁的检测技术、隧道的检测技术);道路的维修技术(道路维修的机械设备、道路路基的维修技术、路面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技术);桥梁维修技术(桥梁维修概论、桥梁结构表层的维修技术、桥梁结构裂缝的修补技术、梁式桥上部结构的维修加固技术、桥梁下部结构的维修与加固技术、拱桥的维修与加固技术、桥梁附属构筑物的维修技术)等。 本书可供从事道路桥梁维修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选题针对当前我国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自身功能不健全、 枢纽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脱节等主要问题提出 耦合发展 的理念。研究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交互耦合关系,揭示我国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多尺度耦合特征、关键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开展枢纽分类研究,给出不同类型的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耦合作用范围,初步建构我国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的理论体系。探讨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周边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的合理模式;研究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站区周边用地的合理配置;梳理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周边用地耦合开发的思路与流程;提出枢纽与周边用地耦合开发的规划设计要点指南以及体制机制保障建议。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日益发展之际, 为加强业内的学习交流、合作共赢, 推进我国智慧城市与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轨道交通学组决定在2021年组织编写《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2021》。这是一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论文集,主要从轨道交通与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轨道交通运营、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难点攻关、轨道交通场站建设、盾构施工、施工工艺、安全管理、电气通信、软件选择、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向读者展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以及理论探讨。
本书包括:城市道路概论、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城市道路基层、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砌块路面、市政道路工程挡土墙、人行道及道路附属设施、道路的绿化等内容。本书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法规、规范、规程、标准、要求,参考相关地方标准,征求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结合道路工程施工特点进行编写,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施工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将新规范的内容融会贯通,做到通俗易懂,体现知识性、权威性、前瞻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监理资料管理基本原则、监理资料管理基本要求、监理资料分类编码、监理资料管理信息化工作指引、监理声像资料管理、施工准备阶段监理资料管理、施工阶段监理资料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监理资料管理、相关服务阶段资料管理等。
.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规范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字〔2013〕169号)的要求,由同济大学承担对《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D6001—2004)(以下简称《规范》04版)的修订工作。本规范是对《规范》04版的全面修订。经批准颁发后以《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001—2018)颁布实施。
本论文集为第七届全国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的成果,中国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二级学术组织,自2014年成立以来,聚集全国广大的专家学者和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者,积极开展中国城乡规划实施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规划实施与健康城市”为主题,围绕当前“增加健康服务供给、建设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聚焦规划行业前沿和热点问题,深入交流探索规划实施与管理创新的新模式与新经验,以更好地促进规划健康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本书介绍了国内外大跨度桥梁的典型震害及其成因分析,涵盖了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中的抗震设防标准、抗震概念设计、地震动输入模式与抗震性能指标等内容。基于近期新的抗震设计理念,本书探讨了斜拉桥桥塔顺、横桥向的非弹性抗震设计问题,给出了大跨度拱桥的抗震设计方法讨论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的抗震薄弱部位及非线性抗震性能,从各墩协同抗震的角度对长联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了减隔震设计,解决了其抗震设计中的难题。本书语言浅显易懂,适合桥梁抗震领域的研究生、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桥梁抗震方向研究生的辅助教材。
第1 章 地基与基础……………………………………………………………………… 1 1. 2 地基………………………………………………………………………………… 1 1. 2 基础……………………………………………………………………………… 22 1. 3 基坑支护………………………………………………………………………… 40 1. 4 地下水控制(降排水) …………………………………………………………… 46 1. 5 土方……………………………………………………………………………… 47 1. 6 地下防水………………………………………………………………………… 51第2 章 主体结构………………………………………………………………………… 58 2. 1 混凝土结构……………………………………………………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0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0〕132 号), 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以下简称“原规范”) 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公路隧道设计、科研成果和经验, 充分吸收借鉴了国内外公路隧道相关标准与先进技术, 按照“安全、耐久、经济、节能、环保” 的指导原则, 对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 经批准后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 1—2018) (以下简称“本规范”) 颁布实施。修订后, 本规范包括18 章和14 个附录, 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和符号、隧道调查及围岩分级、总体设计、建筑材料、荷载、洞口及洞门、衬砌结构设计、结构计
根据中建八局《关于开展局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修编工作的通知》(局科字〔2017〕371号)的要求,技术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及地方规范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为便于配套使用,在章节编排参考了现行规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TB 104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主要包含: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混凝土、预应力、地基与基础、墩台及砌体、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悬索桥、斜拉桥、钢桥、拱桥、结合梁、涵洞、桥面附属设施、桥梁健康监测、单位工程质量验收以及有关的附录。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0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0〕132 号), 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以下简称“原规范”) 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公路隧道设计、科研成果和经验, 充分吸收借鉴了国内外公路隧道相关标准与先进技术, 按照“安全、耐久、经济、节能、环保” 的指导原则, 对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 经批准后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 1—2018) (以下简称“本规范”) 颁布实施。修订后, 本规范包括18 章和14 个附录, 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和符号、隧道调查及围岩分级、总体设计、建筑材料、荷载、洞口及洞门、衬砌结构设计、结构计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共35分册,自1996年出版以来,方便了广大工程建设专业读者的使用,并以其“分类科学,内容全面、准确”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些标准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定,对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约建筑材料和能源,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务院有关部委组织全国各方面的专家陆续制订、修订并颁发了一批新标准,其中部分标准、规范、规程对行业影响较大。为了及时反映近几年国家新制定标准、修订标准和标准局部修订情况,我们组织力量对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中内容变动较大者再一次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14册。修订的2003年版汇编分别将相近专业内容的标准汇编于一册,便于对
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检测与管理。共分为5篇,分别为:概述、检测管理、现场取样检测、实体质量检测和常见质量问题检测识别。*篇概述,主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特点、检测管理的现状及检测发展趋势。第二篇检测管理,主要介绍了见证取样管理、现场材料验收管理、现场试验管理制度和规定、检测资料制度化与信息化管理。第三篇现场取样检测、第四篇实体质量检测,主要围绕土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机电工程、系统工程和轨道工程等方面,详细论述检测依据、检测抽样要求、检测结果评价等。第五篇常见质量问题检测识别,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检测时机、检测前的准备工作、不合格原因分析,并在相应章节插入了大量工程实景照片和典型检测照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