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国内首次实践的大断面矩形盾构法隧道的设计研究与工程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全书共分为6章,内容包括:矩形盾构法隧道的受力特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复合管片的抗弯试验及数值计算;高承载力管片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复合管片衬砌环的整环试验;矩形盾构法隧道的具体设计方法、衬砌外形优化方法,分析了侧压力系数、地层抗力系数对衬砌受力的影响;*后介绍了两个工程应用实例。
本论文集共分六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工字钢及预钻工字钢桩;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基础加固(碎石桩、真空预压、堆载预压、锚喷、挡土墙、加筋土挡墙); 临时支护(灌浆加固、大直径管棚、预制工字钢顶撑、钢板桩)。 本书可供施工人员、岩土人员使用。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报告(2016)》全面概括了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成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历程、现状、挑战与展望;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城市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燃气、垃圾处理、供热、电力等六大行业的投资建设、生产供应及行业结构的特征和发展状况,对已取得的成果作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各行业PPP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本报告还就城市公用事业综合性及各行业的主要法规政策做了解读,并提供了行业典型案例分析。?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城镇规划与园林绿化规范(修订版)》自1996年出版以来,方便了广大工程建设专业读者的使用,并以其“分类科学,内容全面、准确”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些标准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定,对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约建筑材料和能源,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务院有关部委组织全国各方面的专家陆续制订、修订并颁发了一批新标准,其中部分标准、规范、规程对行业影响较大。为了及时反映近几年国家新制定标准、修订标准和标准局部修订情况,我们组织力量对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中内容变动较大者再一次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14册。修订的2003年版汇编分别将相近专业内
为统一城市测量的技术要求,为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准确的测量成果,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信息化管理和信息资源综合应用的需要,制定《城市测量规范 CJJ/T 8-2011》。 《城市测量规范 CJJ/T 8-2011》适用于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中的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数字线划图测绘、数字高程模型建立、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地图编制等城市测量工作,也适用于镇、乡、村的测量工作。 城市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检验校正,并使其保持良好状态;使用的软件应通过测试。 城市测量应采用中误差作为测量精度的衡量标准,并应以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在城市测量中,应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设备。 城市测量除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 CJJ/T 8-2011》外,尚应符合国家
标准规范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在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促进技术进步,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为使读者更方便地理解和使用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我们组织力量汇编了“工程建设常用规范选编”,共14分册,分别为: 1.《城乡规划规范》 2.《工程勘察测量规范》 3.《城镇道路桥梁设计规范》 4.《城镇道路桥梁施工规范》 5.《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范》 6.《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 7.《城镇燃气与供热工程规范》 8.《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工程规范》 9.《建筑设计规范》 10.《建筑地基基础规范》 11.《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12.《建筑施工技术规范》 13.《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4.《
P-BIM(practice-based BIM mode)是基于工程实践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方式。系列建筑工程P-BIM标准是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 51212-2016的配套标准,充分考虑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和特点,通过改造应用软件实现P-BIM应用,降低了BIM实施难度,提高了BIM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效益,将有力促进我国BIM技术发展。本合集包括下列P-BIM标准:1. 《混凝土结构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 7-20172.《钢结构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 8-20173.《砌体结构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 9-2017
P-BIM(practice-based BIM mode)是基于工程实践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方式。系列建筑工程P-BIM标准是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 51212-2016的配套标准,充分考虑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和特点,通过改造应用软件实现P-BIM应用,降低了BIM实施难度,提高了BIM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效益,将有力促进我国BIM技术发展。本合集包括下列P-BIM标准:1. 《给排水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 10-20172.《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 11-20173.《电气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 12-20174.《绿色建筑设计评价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 13-2017
作为我国建筑防灾减灾总结与发展的年度报告,年鉴共分8篇,力求系统全面地展现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建筑防灾工作的发展全景,主要包括:*篇综合篇;第二篇政策篇;第三篇标准篇;第四篇地方篇;第五篇科研篇;第六篇成果篇;第七篇工程篇;第八篇为附录。年鉴旨在全面系统地总结我国建筑防灾减灾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交流和借鉴各省市建筑防灾工作的成效与典型事例,增强全国建筑防灾减灾的忧患意识,推动建筑防灾减灾工作的发展与实践应用。
企业管理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标准化需求。新时代标准化具备系统性、 性、时代性等特征。本书重点探讨基础设施领域的标准化,以标准化的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实战经验为基础,从基础设施项目生产、技术、质量、安全、商务、财务、党群等方面介绍了项目制度管理标准化的经验,从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三个领域分享了施工工序工艺标准化的成果,还分享了基础设施项目临建工程施工场地、拌和站、加工厂、试验室、梁场的建设成果。本书可以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管理与技术指导,适合企业管理者、业务管理者、项目管理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实践用书。
2018年,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协会分专业整理出版了《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丛书》勘察卷、建筑卷、结构卷、设备卷。2019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又认定了10名“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为贯彻落实质量强省战略,强化我省工程勘察设计队伍建设和人才竞争能力,充分发挥行业 人才的示范 作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19年认定的10位大师的成长经历、突出业绩等资料集结成册,正式出版发行。
本书是在作者2002年出版的《追求繁荣与舒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策略》基础上,经修订、补充而成的。 我国城市化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市场化、 化及高科技浪潮的冲击波一浪高过一浪。但是,由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技术、囿于计划经济模式的城市政府行为以及盲目的城市社会改造运动,使得在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书着眼于总结 外城市化的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着重强调在城市化过程中亟待解决滞后的理性和幼稚的法治;城市规划体制和编制方法的创新;无法回避的城市竞争力;繁荣城市经济的钥匙;城市科技创新与政府管理模式变革;城市个性和特色的沦丧与复兴;现代城市对美化、维护和整修的要求;追求舒适、便利与和谐;经营城市的基本矛盾及对策;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矛盾与变革之道等
本书是在作者2002年出版的《追求繁荣与舒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策略》基础上,经修订、补充而成的。 我国城市化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市场化、 化及高科技浪潮的冲击波一浪高过一浪。但是,由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技术、囿于计划经济模式的城市政府行为以及盲目的城市社会改造运动,使得在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书着眼于总结 外城市化的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着重强调在城市化过程中亟待解决滞后的理性和幼稚的法治;城市规划体制和编制方法的创新;无法回避的城市竞争力;繁荣城市经济的钥匙;城市科技创新与政府管理模式变革;城市个性和特色的沦丧与复兴;现代城市对美化、维护和整修的要求;追求舒适、便利与和谐;经营城市的基本矛盾及对策;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矛盾与变革之道等
2018年,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协会分专业整理出版了《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丛书》勘察卷、建筑卷、结构卷、设备卷。 2019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又认定了10名“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为贯彻落实质量强省战略,强化我省工程勘察设计队伍建设和人才竞争能力,充分发挥行业 人才的示范 作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19年认定的10位大师的成长经历、突出业绩等资料集结成册,正式出版发行。
本书主要针对上古以来人类的室内环境进行叙述,内容上大致分为中国与外国两大部分,两部分均自上古时期起至20世纪末期结束,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丰富复杂。作者广泛收集文献史料与实物材料,互为印证。各时期大体按照建筑结构、空间形态、室内装饰装修、室内家具陈设等分类梳理,探索其发展脉络。尤其是中国古代部分,作者 是查阅大量文献史料,结合考古成果、实物资料等进行印证。为了方便读者整体把握室内环境设计漫长复杂的发展脉络,本书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各章节均配有该时期的代表作品,共计千余幅,图文并茂。本书是 目前在时间跨度与区域范围上覆盖面较为广泛完整的室内设计史,适合于环境艺术、家具、建筑等设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刘兴顺编著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手册(附光盘第2版)(精)》依据 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编写,内容共分十二章: 章相关规范与术语;第二章雷电的形式及特性;第三章雷电的电流参数;第四章雷电活动规律及雷击的选择性;第五章建筑物防雷分类及保护措施;第六章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与接地工程勘测设计;第七章雷电防护区的划分;第八章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防护等级确定;第九章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与接地设计;第十章几种计算分析和几种测量方法;第十一章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雷与接地设计;第十二章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与接地实例。 本书适用于电气设计,科研、教学施工人员及防雷行业相关人员,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学生参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