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修订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勘察阶段的划分与基本工作内容;5.城市道路工程;6.城市桥涵工程;7.城市隧道工程;8.城市室外管道工程;9.城市给排水厂站工程;10.城市堤岸工程;ll.报告编制基本规定。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确定市政工程勘察阶段划分、工作深度要求;2.确定市政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标准;3.确定市政工程勘察工作内容、工作量和工作精度;4.确定市政工程勘察成果要求;5.补充城市隧道及给排水厂站工程勘察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
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 地和总平面;4前厅和休息厅;5观众厅;6舞台;7后台;8防 火设计;9建筑声学;10建筑设备。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调整了剧场规模的划定,取消了丙等剧场的相关要求。 2.增加了售票处的具体规定,取消了吸炯室的相关要求。 3.完善了舞台工艺的有关内容,修改了台口和主舞台的尺 寸要求,增加了舞台音响章节。 4.补充了声桥活荷载取值,调整了机械舞台的荷载取值。 5.完善了舞台区域消防疏散的相关规定,增加了消防排烟 章节。 6.完善了观众厅满场混响时间的相关规定,补充了舞台和 观众厅隔声降噪的要求。 7.补充了剧场给排水的相关要求,增加了舞台区域用电的 规定。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垃圾接收及预处理系统;5、炉排型垃圾焚烧炉与余热锅炉系统;6、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系统;7、烟气净化系统;8、汽轮发电机及其辅助系统;9、电气系统;10、热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11、化学监督与金属监督;12、公用系统及建(构)筑物维护保养;13、炉渣收集与输送系统;14、飞灰处理系统;15、渗沥液处理系统;16、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2月1日实施。原《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规程》CJJ128-2009同时废止。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2]84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建筑设计;5结构设计;6面板及其连接设计;7支承结构设计;8加工制作;9安装施工;10工程验收;11保养和维修。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须严格执行。
1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室内外设计参数;4、地下线路;5、地上线路与地上建筑;6、监测与控制;7、消声与隔振;8、节能。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XX年X月X日起施行。(注意:实施日期待公告后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013)》介绍:现批准此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86-2013,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9号,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1、4.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在原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 2001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调查研究、模拟计算、实验验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7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采光标准值、采光质量、采光计算和采光节能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将侧面采光的评价指标采光系数*值改为采光系数平均值;室内天然光临界照度值改为室内天然光设计照度值。 2.扩展了标准的使用范围,增加了展览建筑、交通建筑和体育建筑的采光标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工程测量和原场地勘察;5、原场地地基处理;6、填筑地基工程;7、边坡工程;8、排水工程;9、工程监测。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4月1日实施。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件的通知要求,标准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镇村体系和人口预测;4.用地分类和计算;5.规划建设用地标准;6.居住用地规划;7.公共设施用地规划;8.生产设施和仓储用地规划;9.道路交通规划;i0.公用工程设施规划;11.防灾减灾规划;12.环境规划;13.历史文化保护规划;14.规划制图。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在原标准9章的基础上增设了术语、防灾减灾规划、环境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规划制图等5章;重点调整了镇村体系和规模分级、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共设施项目配置;公用工程设施规划中增加了燃气工程、供热工程、工程管线综合等3节;并对原有其他各章也作
本书是系列导则之一,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部分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导则;第二部分 国内外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实例;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诊断、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城市河道生态治理设施养护和应急处理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本导则还将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9度的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制作、施工、验收、使用和维护。2017-6-1实施。
本课题是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设备材料工作委员会现有工作基础上,建立全国主要的水处理药剂、物资生产、供应厂商管理网。通过调研,工作委员会对主要生产、供应厂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进行定期评定与定期、非定期抽查,进行产品质量与性能检测,建立应急物资准入模式,提出应急药剂、物资储备要求,确定应急物资评估、准人与质量保证模式与方法,形成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快速供货与产品质量能力。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横断面;5平面、纵断面及道路交叉;6路基工程;7路面工程;8桥涵;9附属设施。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485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模型细度;5.项目BIM应用策划;6.设计应用;7.施工应用; 8.运维应用;9.模型质量检查。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景观保护与利用规划;5 服务设施规划;6 游览交通规划;7 基础工程设施规划;8 居民点建设规划;9 用地协调规划;10 建筑布局规划;11 成果规定。
《建筑震后应急评估和修复技术规程》JGJ/T415-2017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场地、地基和基础;5. 多层砌体房屋;6. 钢筋混凝土房屋;7. 单层和多层钢结构房屋;8. 底部框架和内框架房屋;9. 单层混凝土柱厂房;10.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11. 村镇民居。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7年9月1日实施。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通用设施和软件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5.智能化集成系统;6.用户电话交换系统;7.信息网络系统;8.布线系统;9.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0.公共广播系统;11.会议系统;12.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13. 时钟系统;14.无线对讲系统;15.信息化应用系统;1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7.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8.机房工程;19.能效监管系统;20.运行维护质量评估。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518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 GB/T 51224-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