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地面平面控制测量;4.地面高程控制测量;5.线路带状地形图与中线测量;6.专项调查与测绘;7.地面线路施工测量;8.地下隧道和车站施工测量;9.高架结构施工测量;10.轨道施工测量;11.车辆基地施工测量;12.磁浮和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施工测量;13.设备安装测量;14.竣工测量;15.变形监测;16.第三方测量和第三方监测;17.质量检查与验收。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53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同时废止。
当前旅游综合体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引领旅居生活方式的潮流,推进了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开发呈现出文化主题的鲜明性、产品开发的落地性、开发模式的品牌性、消费配套的全面性、经营管理的科学性以及营销推广的创新性等特性。目前旅游界对此的系统研究比较缺乏,本书的理论研究与案例解读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本期的主题为 景区容量与游客管理 , 是旅游界、规划界的热点问题,研究上也有空白。本书收录的文章能给旅游、规划领域的人事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故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
根据中建八局《关于开展局技术标准修编工作的通知》(局科字〔2016〕334号)的要求,技术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及地方规范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2005版)。为便于配套使用,在章节编排参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主要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施工、基础施工、基坑支护施工、地下水控制、土方施工、边坡施工、安全与绿色施工、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等共十一章。本标准中未包含地下防水子分部工程的相关内容,地下防水子分部工程的相关内容请参见《地下防水工程技术标准》(ZJQ08-SGJB208-2017)。
与其他土木工程相比,隧道工程需要面对更为复杂多样的工程对象、建设条件、施工方法方,其对地质等自然条件也更为敏感。因此,在确定隧道工程方案时应就各方案的优劣进行细致地比选研究。日本土木学会隧道标准规范共包含三册:明挖篇、盾构篇及山岭篇。本书为明挖篇。作为一种灵活的隧道施工方法,明挖法适用于各种工程条件,受隧道形状、跨度、地质条件的限制较小,同时可根据条件的变化进行工法的调整,因此应用较广泛。本标准提出了安全、经济地修筑隧道的通用准则,适用于常规埋深小于40m的明挖及盖挖隧道,其他形式的明挖隧道可根据建设条件参照执行。
现代建筑的动态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动态视角下应对环境变化的建筑设计方法。本书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借助大量的现代建筑设计实例,图文并茂,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来分析社会环境的现状,提取近现代建筑思潮有关建筑理论发展中的环境关注点。并根据建筑形态与 功能、气候、能量 的演变过程,获得能量与建筑之间形态设计规律,从而提出 以变应变 为中心、动态应对的建筑设计策略和方法。终从多年的设计实践中提出动态的设计方法和表达方法,以及佐证案例,形成一套完整的动态应对的建筑设计语言,为城镇化下的人居建筑提供设计参考。
..
本标准共分为12章及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策划,基本要求,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水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景观环境设计等。本标准自2018年3月1日起实施。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以下简称《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9月6日以第142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紧密配合《规范》的颁布实施,准确理解和深入把握《规范》的相关内容,真正使《规范》确定的指标和要求落到实处,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牵头组织参与编制《规范》的专家和有关专业设计人员共同编写了这本《养老设施建筑设计实施指南》。本书按照《规范》的原有结构层次,围绕编制概况、条文实施要点、典型设计案例、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和专题研究成果等内容,对《规范》的重点章节、主要指标以及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细致地分析阐释,同时还结合其他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了对照分析;针对《规范》提出的许多功能、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提供了多种实施的技术途
为方便配套使用,本标准在章节编排上与《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保持对应关系,主要包含: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智能化集成系统,5、信息接入系统,6、用户电话交换系统,7、信息网络系统,8、综合布线系统,9、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10、卫星通信系统,11、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2、公共广播系统,13、会议系统,14、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15、时钟系统,16、信息化应用系统,17、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20、应急响应系统,21、机房工程,22、 防雷与接地等共二十二章。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和质量管理、施工工艺和方法、质量标准和验收、附录等部分。
为便于配套使用,在章节编排上与《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保持对应关系。主要包含: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室内给水系统安装、室内排水系统安装、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卫生器具安装、室内采暖系统安装、室内给水管网安装、室外排水管网安装、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水系统安装、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和分部(子分部)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等十四章以及有关的附录。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284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 65—95。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废物;3.基础术语;4.收集、运输、设施;5.预处理和处理机械;6.处理技术;7.管理。 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增加了市容方面的相关术语;2.增加并调整了“废物”方面的术语;3.将原“废物处理的基础术语”调整为“基础术语”;4.增加并调整了“基础术语”方面的术语;5.增加并调整了“收集、运输、设施”方面的术语;6.增加并调整了“预处理和处理机械”方面的术语;7.增加并调整了“处理技术”方面的术语;8.增加并调整了“管理”方面的术语。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
本书是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所编写的系列施工技术标准之一。本书主要讲述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全书共19章,包括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金属风管与配件制作、非金属与复合风管及配件制作、风阀与部件制作、支吊架制作与安装、风管与部件安装、空气处理设备安装、空调冷热源与辅助设备安装、空调水系统管道与附件安装、空调制冷剂管道与附件安装、防腐与绝热、监测与控制系统安装、检测与试验、系统调试、竣工验收、综合效能的测定和调整、系统运行管理等,书稿内容详实,技术性、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阅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