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是在1980 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根据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掘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吸收最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包括考古研究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法,如抱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树木年轮以及14C测定、遥感和卫星像片判读等,全面反映历史时期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变和发展的概貌。论述中国气候、植被、珍稀动物、主要河流、湖泊、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
中国是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建设的创始国之一,至今获批的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已达47个,居各国之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为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世界地质公园在创建过程中,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体现了中国特色。本书图文并茂,对我国的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了梳理和归类,文字简介,图片优美,是一本可读性强、读者面广的通俗读物。
【全3册】这里是中国
本书内容分为四部分,共10章:卫星测高技术原理部分,系统介绍传统海洋卫星测高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如何利用双星跟飞卫星测高模式的轨道特点;高度计测量原理部分,系统介绍微波雷达高度计测量原理(包括传统雷达高度计和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测量原理)和GNSS-R海面高测量原理;重力场和海底地形反演部分,主要介绍确定垂线偏差的黄金维求解法、桑德韦尔法和奥尔贾蒂法以及卫星测高数据与重力异常的误差传播关系;海洋重力场应用部分,介绍海面高 定标和相对定标方法以及建立海上定标场的若干考虑,重点介绍海洋重力场信息在低空扰动重力场赋值、潜载惯性导航系统重力场补偿、重力匹配辅助惯性导航和 高程基准统一中的应用。
中国斑岩铜矿复杂的成矿环境,特别是陆内造山带斑岩铜矿及印支期超大型斑岩铜矿的研究和找矿突破,大大丰富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全面总结了全球及中国斑岩型铜矿的研究进展,对中国所处的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域中的斑岩铜矿成矿带作了进一步的划分,探讨了各斑岩铜矿带的时空分布规律。在对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岛弧、陆缘弧、碰撞造山带和板内构造岩浆活化带等四类斑岩铜矿的形成环境,重点探讨了中国独特的碰撞和走滑造山环境斑岩铜矿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成矿预测,指出了找矿方向。 《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中的 斑岩铜矿 ,泛指其形成与花岗岩类侵入体有直接成因联系的 斑岩型 铜矿、铜
\"BBC科普三部曲是一套经典的自然博物科普书,包括《地球:行星的力量》《海洋:深水探秘》《生命: 的世界》,也是BBC标杆记录片同步书,入选《 基础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版)》,被科技部评选为“2019年全国 科普作品”之一。 三本书结合科考队的探险经历与故事,分别从地球、海洋和动植物的角度,呈现丰富多彩、全面动人的自然博物知识。遥望星空,向往海洋,探索生命,人类的浪漫不止于此,也永无止境。 其中《地球:行星的力量》讲述了BBC运用 拍摄科技,历时3年,远赴世界各地,探索地球如何运转的科考经历。书中逐一介绍了塑造地球并维持生命的五种力量:撞击、火山、大气、海洋和冰川,用令人震撼的图片和科学发现,诠释关于地球的诞生、生命和未来的史诗故事。 《海洋:深水探秘》讲述了一支由海洋考古
本书是关于大洋中气候变化有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专著,其中包括:海水热力学、等密度层分析和海洋中的气候变化。传统的海水热力学分析是基于温盐图,本书用位密度和新引进的位涩度构建了一个新的正交曲线坐标。这个新的密涩图是一个距离空间,因此,点与点,点集与点集之间中可以严格地定义距离。海洋学中传统的等密度面分析法进而推广到等密度层分析法,海洋中的气候变化可以分解为起伏、拉伸和变涩模态。本书为海洋中的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一整套的分析工具,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及科研工作者参考。
《亚洲大地构造与大型矿床》以亚洲大陆岩石圈板块的构造单元划分、构造演化历史与大型矿床、矿田的构造成矿作用为主要内容,认为自古元古代晚期以来,由28个大地块和数以百计的小地块经过14次以上的汇聚、碰撞、拼合而形成亚洲大陆岩石圈。这种板块或地块之间的以水平运移作用为主的方向多变的和强度各异的俯冲、碰撞及其远程效应,造成了亚洲大陆内部发育着相当强烈的多期次的陆陆碰撞带和大面积的板内变形,它们不断地形成各种矿产,同时也可破坏有用元素的聚集,控制了地貌演化与盆山地形的变换,改变着大陆内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在亚洲大陆岩石圈内部造成许多构造滑脱面,形成两个特殊的岩石圈结构类型 东亚较薄的陆壳洋幔型岩石圈与青藏一帕米尔增厚型大陆岩石圈。 《亚洲大地构造与大型矿床》作者还认真收集了亚洲现在
陈元坤、杨功、李开毕、谢岿锐、计克谦等编* 的《云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图集(精)》是在云南省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物探、化探课题研究成果基础 上编撰而成,包括文字和图件两部分。文字部分包括 云南省概况(自然地理、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图件编 制说明、地球化学图件编制说明。图件共86幅,其中 地质图1幅、重磁图15幅、地球化学图37幅、元素组 合异常图10幅、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图15幅、元素质量 分数分级图8幅。 本图集反映了数十年来云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 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供从事地质、矿产、物探、化 探、农业、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
《云南省地球化学地质应用研究/云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成果系列丛书》主要内容包括:云南省地球化学工作程度、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云南省地理地球化学景观特征、区域地球化学特征、19个氧化物或单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组合异常特征及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云南省成矿区带的地球化学特征,云南省典型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云南省11个矿种的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圈定和综合评价,云南省铜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的新方法技术应用等。 《云南省地球化学地质应用研究/云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成果系列丛书》可供地球化学工作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