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人类认识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应对粮食生产、交通障碍、资源匮乏、气候变迁等一系列生存难题不可或缺的手段。今天,海平面上升、森林过度砍伐、物种灭绝、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移民等挑战日益严峻,地理学的意义愈发凸显。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学科意义和价值,梳理了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地理学的大门。
德国A.L.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著作,1915年出版。魏格纳在这本书里系统地阐述、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分3篇共13章。一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篇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出版,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本书是一本对初学者非常实用的指导书,针对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面临的许多具体问题,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如何做生态学,如何做好的生态学。书中对如何成功组织和从事一项生态学研究,如何选择一个科学问题,如何与他人共事,如何有效地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如何做有吸引力的学术报告,如何利用墙报进行交流,如何对待负面结果,以及如何撰写基金申请书和研究项目书等具体问题给出了实用和富有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并提供了颇有借鉴价值的经验和方法。对生态学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指导性参考书。
本书为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综合自然地理学"的配套教材,根据学生认识知识规律编排教材内容,较系统、完整地论述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全书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系统分析和阐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综合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类型与结构、土地评价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等问题,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其中。
《理论地理科学与哲学》是一部理论层次的专论,主要阐述什么是简单性?什么是复杂性?什么是形式逻辑?什么是辨证逻辑?为什么说物理现象是简单性的,地理现象是复杂性的?等等。全书共分十章,章为简单性与复杂性,第二章为复杂的地理现象,第三章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第四章为自组织与自相似,第五章为地理相似理论,第六章为地理系统理论,第七章为野外地理现象的观测,第八章为从形式逻辑到辩证逻辑,第九章为思维科学与地理思维,第十章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各个部门的专业管理人员参考。
?地理科学导论?是关于地理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的具有鲜明哲学性质的基础理论学术著作,是系列学术著作“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中的一部,是地理学思想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成果,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书系统阐述了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核心、学科体系、基本价值、研究范式、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现代发展等基本理论问题.
土壤地理学与生物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中,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的实验实习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课堂系统学习和基础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实验室室内实验及野外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郝汉舟编著的《土壤地理学与生物地理学实习实践教程(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室内实验、野外实习三个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GPS、罗盘的使用以及地形图、地质图的判读等内容;室内实验的目的在于应用理化测试手段,培养学生的理化分析、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技能;野外实习包括野外土壤地理调査、水文地理学实验以及植物分类实践。本教程内容涵盖基本层次的验证性实验、提高层次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以及高级层次的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