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是在1980 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根据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掘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吸收**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包括考古研究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法,如抱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树木年轮以及14C测定、遥感和卫星像片判读等,全面反映历史时期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变和发展的概貌。论述中国气候、植被、珍稀动物、主要河流、湖泊、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
【全3册】这里是中国
《辽宁地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地理科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地域系统理论、地域分异理论、地理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应用到乡土地理单元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中去,研究实际问题;强调老资料与新信息相结合,综合分析运用,既反映辽宁地理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又展现区域发展的新战略、新方向;强调传播地理知识与启发创新思维相结合,力求从新视角和新理念认识、分析和总结辽宁地理问题。让读者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以创新的思维思考地理学的相关问题;突出《辽宁地理》的乡土特色和辽宁在全国的特殊地位,注重综合分析和区域差异分析。 《辽宁地理》共分为总论、分论和专论三个部分,总论叙述辽宁的地理区位、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和地理区划等;分论介绍辽东地区、辽南地区、辽中地
史念海先生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家创建者之一,其手稿长期未见于世。《史念海遗稿 讲义(影印本)》收录史先生讲义3种(附1种),约900面,包括《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一稿》《 中国历史地理 一稿》《 中国历史地理 修改稿》《清代政治制度概述》,反映了先生建构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教学体系的过程,部分手稿系已出版之《中国历史地理纲要》的初稿和修改稿。整理者为各篇撰写提要,包括文献类型(初稿、誊录稿、写作大纲等)、修改情况、撰著时间、导读(含与已刊论著之关系)。
《生态学基础(第5版)》在出版后的50年内,始终是好的教学参考书,它影响了全世界几代生态学家。本版坚持了经典的整体论方法,强调基于等级理论的多层次方法,注重将生态学原理用于解释人类面临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历史,生态系统概念与系统能量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调节因素与过程,种群、群落、景观、区域、全球生态学,生态系统发育,生态学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思维。 适合做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是值得专业人员保存的经典论著。通过探索生态足迹、全球气候变化、土壤和火生态、复合种群动态、种群遗传学、生物多样性、中性理论和景观可持续性等主题,您将在生态学领域里获得更为完整的视野。通过真实世界的实例,您还将学会如何将生态学原理应用到资源管理、保护生物学、生态
本书是根据作者近五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的一本教材,它主要面向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讲授如何通过程序语言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管理、分析及可视化等。全书内容均为底层开发,不依赖于任何商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各种算法或数据操作方法均有详细介绍,且深入浅出,适合教师讲授或学生自学之用。通过阅读本书,希望提高读者的原始创新能力。
本书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省市区地理》之一。本书分总论、分论、专论三部分共八章,分别介绍了澳门地理区位、澳门政治制度和行政区划 、澳门资源环境生态特征 、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澳门半岛、澳门离岛、澳门博彩旅游业的多维效应、中西文化交汇之都的创新之路等内容。本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既全面反映了澳门区域地理全貌,又对澳门博彩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加深普罗大众对澳门乡土地理文化的认识有重要作用。
以帆船为主的航海时代,风是一把双刃剑。风信是航海的动力,风涛则是航海的祸患。因此,帆船在险恶的西北太平洋上航行, 如同在刀尖上起舞。本书以明清时期厦门湾为中心,以泉州府、漳州府和 府为研究区域,围绕着同一个海洋地理剖面,即海岸带-海峡-岛屿-远洋,分十个案例探讨季风、热带气旋控制下闽南民众的海上生活,是中国历史海洋地理研究的 成果。研究证明:随着 环境的变化,作为人类生活舞台之一的海洋地理环境,虽然各个要素或有程度不等的变化,但不是影响人类行为的 因素。因为即便是在传统时代,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适应能力也丝毫不弱。与之相对照,人类社会本身,尤其是 行为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要远大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明清时期,中国的海疆和西北边疆一样,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涨落,基本上随着 对边疆经略的重视
陈元坤、杨功、李开毕、谢岿锐、计克谦等编* 的《云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图集(精)》是在云南省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物探、化探课题研究成果基础 上编撰而成,包括文字和图件两部分。文字部分包括 云南省概况(自然地理、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图件编 制说明、地球化学图件编制说明。图件共86幅,其中 地质图1幅、重磁图15幅、地球化学图37幅、元素组 合异常图10幅、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图15幅、元素质量 分数分级图8幅。 本图集反映了数十年来云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 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供从事地质、矿产、物探、化 探、农业、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
地理学是人类认识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应对粮食生产、交通障碍、资源匮乏、气候变迁等一系列生存难题不可或缺的手段。 ,海平面上升、森林过度砍伐、物种灭 、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移民等挑战日益严峻,地理学的意义愈发凸显。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学科意义和价值,梳理了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地理学的大门。
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自然地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在注重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吸的同时,吸收国内外成熟的自然地理研究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教材的内容体系包括四部分:(1)宇宙环境和地球内部环境及其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2)自然地理系统五大组成要素(气候、地貌、水体、土壤和生物)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3)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特征和演变规律,(4)当前自然地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
《环河》的作者是土地伦理学开山鼻祖、环境保护先驱奥尔多 利奥波德。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 闲暇时光 是利奥波德对于爱好的认识,也是他思想的起点;第二部分 狩猎时光 是他的日志,细致、真实地记述了他的野外生活和狩猎体验,将真实的利奥波德呈现在读者面前;第三部分 环河 用散文的体裁论述了土地、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奥波德理论体系的核心。本书是对利奥波德思想的真实反映,可为研究利奥波德本人及其生态保护思想和喜爱自然、想要了解生态保护思想的人提供直观的新素材。
本书是由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 秦岭生态与生物资源保护项目 的课题研究成果,由总报告和8个专题报告组成,针对秦岭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秦岭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与建设方案、水资源与水生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旨在通过对大秦岭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提出改善生态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和措施,以带动秦岭生态和生物资源保护,推进美丽陕西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城市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我国现代化城市中的诸多*。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为了系统地介绍上海发展历程与特点,笔者从市内到市外,综合性与区域性、历史演替与现实发展、自然地理与文人地理相结合的原则出发,以 总论 分论 专论 为主线,力图全面讲述上海的地特征及其形成演变的过程。
本书论证了景观是一种美学现象,梳理了美学的规律、景观的分类、内在的原理以及可能性。为景观学构建了更为理性清晰的基础原理,并疏通了景观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西南联大前后八年多的办学,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卓有成效,公认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 奇迹 。其中在学术研究上,虽然战时研究条件艰苦,但成果丰硕,单就地理学而言,虽只有张印堂、洪绂、林超、陶绍渊、鲍觉民等教授,但出版了数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地理学专著,发表了诸多地理学方面的论文,成为近代地理学史必须关注的重要学术成果。本书所编的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大地理学教授张印堂、洪绂、林超、陶绍渊、鲍觉民的部分地理学术文章,以此文章来认识西南联大学术研究的特色,以为研究近代地理学史的重要史料,有助于民国学术近代转型的研究。
《福建地理》是以介绍福建地理特征、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乡土地理图书。全书分总论、分论和专论三部分。在总论部分,比较详尽地阐述了福建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地理区划等内容。在分论部分先后介绍了闽东南区、闽东北区和闽西区3个区域的人地关系、地理特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在专论部分,重点介绍了福建海域、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建设、闽台合作、外向型经济发展等内容。《福建地理》反映了建国六十多年来福建社会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福建地理研究的*成果。该书的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政府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普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