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动物学是一个活跃的学科,每周都有有关新发现了某某化石的报道,而且还不仅是恐龙!这部新版的教材概括了国际范围的古脊椎动物学,还特别介绍了中国的激动人心的新发型。《BR》 本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教师古脊椎动物学这个学科。靠猜测来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年轻的研究人员使用了崭新的数码和影像方法来探索生命树、宏演化,全球变化以及功能形态学。《BR》 本书的第四版做了全面修订。增加了支序系统学框架及功能和发育方面的篇幅。辅助研读的内容包括:每章要点、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推荐阅读的文献和网址。
本书是以油画的艺术形式展示自46亿年前地球诞生的太古宙开始直至全新世各地史时期陆地植物景观的画册。作为古植物学研究者的画作者,希望能将科学和艺术结合,去展现那遥远、宁静、深邃的史前植物世界的斑斓景色。画作主要依据我国各个地史时期丰富的化石资料,综合古生物学家的重要典型研究成果,以油画的形式复原了各地史时期陆地植物景观36幅,并附有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展示了漫长的前显生宙藻菌发展时代,以及显生宙以来的地衣苔藓、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发展时代景观的演替,直至人类栽培作物景观的出现。
为适应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及大众科普科教的需求,编者在杨家騄和李志明主编的《古生物学实习指导书》(1993年 版)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 外古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方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积累,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分10个章节,每个章节均对相应古生物类群的基本构造、分类体系和化石代表进行了准确细致的文字描述,展示了精美清晰的图片并附上琅琅上口的化石诗歌便于记忆。本书的特色是一目了然,对于有学习古生物学化石结构需求的学生和化石爱好者来说,是一本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书籍。 本书系统性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不仅适用于高等院校地质学专业古生物学课程的实习教学,而且也适合地质学等相关领域教学及科研人员参考阅读,亦可作为对古生物学感兴趣的普通大众的基础学习资料。
张元动主编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间的关联( 地学计划IGCP653项目2017年 会议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英文版)(精)》是 地学计划IGCP 653项目(题目: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的启动过程,2016-2020)2017年度 会议(湖北宜昌)的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IGCP 653项目主要开展针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的 合作研究与交流活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显生宙以来的一次重大生物辐射事件,该事件 改变了寒武纪初形成的海洋生物群落格局和食物网结构, 建立了现代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的海洋生态系统。尽管世界各国学者对该事件的规模、影响和重要性已有初步共识,但对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所知甚少。为此,IGCP 653项目集结 相关的古生物学、沉积学、地层学、地球化学、气候模型、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等学科
在《物种起源(全新修订版)》书中,查理·达尔文重点阐述和论证了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逐渐演变而来的进化论思想,并提出了以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物种起源》的问世,第*次将生物学建立在 科学的基础之上,颠覆了自然历史的基础学说。它不仅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也让人们知道生命和物种来源于大自然;同时,它为社会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独特的思维空间,为现代生物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你知道吗?中国是目前 上发现恐龙数量ZUI多、种类ZUI丰富的 ,中国科学家在恐龙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发现对 的恐龙研究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书汇集了近年来中国恐龙研究的前沿成果,是对中国恐龙的礼赞。 从只有喜鹊大小的奇翼龙,到10米长的永川龙,再到有4个翅膀的小盗龙,以及发现、探索过程中有趣的故事……跟随中国青年古生物学者邢立达,透过100 张全彩、科学的恐龙高清复原图,一起追寻这些远古地球霸主的印迹,开启一段在亿年前蛮荒世界里的奇妙旅程……\\\"
张元动主编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间的关联( 地学计划IGCP653项目2017年 会议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英文版)(精)》是 地学计划IGCP 653项目(题目: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的启动过程,2016-2020)2017年度 会议(湖北宜昌)的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IGCP 653项目主要开展针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的 合作研究与交流活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显生宙以来的一次重大生物辐射事件,该事件 改变了寒武纪初形成的海洋生物群落格局和食物网结构, 建立了现代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的海洋生态系统。尽管世界各国学者对该事件的规模、影响和重要性已有初步共识,但对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所知甚少。为此,IGCP 653项目集结 相关的古生物学、沉积学、地层学、地球化学、气候模型、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等学科
陈旭著的《中国西北地区奥陶纪中晚期的笔石动物群(英文版)(精)》在系统描述中国大量笔石属种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发现的新材料,修正和补充中国西北笔石带的划分及其与国外的对比,分析中国奥陶纪地层分区及其岩相生物相特征,另外还论述了中国奥陶纪笔石动物群类型,以及正笔石式树形笔石和正笔石的演化和分类。
地球生命经历了大约38亿年的漫长演化,在开始的35亿年内,生命演化 缓慢,直到约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时代,地球上演了一幕盛大而壮丽的生命大爆发景象。现今海洋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门类和许多已经灭 的动物门类,在这一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限内快速出现,这一生命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达尔文认为生命演化是渐变式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景象带给了他很多困惑:为什么复杂的多门类动物化石在寒武纪地层中突然涌现,而在 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发现其祖先化石?寒武纪生物不可能凭空而生,它们的祖先是谁?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又是什么?……请你跟随本书去了解这些困惑,尝试与科学家一起去解开这些困惑。
重庆古生物化石研究历史悠久,取得了辉煌而瞩目的成果。古生物化石是地球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遗产,向我们展示地球过往的印记,让我们了解生命的起源、演化及 替, 好的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根据以往古生物化石调查及研究成果,梳理总结重庆古生物化石,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我们 加了解重庆的古生物化石,通过对化石的解读,使我们学到 多的远古生命知识,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呵护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这是一部探索远古巨兽灭 真相的科普读物,也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巨型古生物图鉴。 直到几千年前,地球上仍然生活着形形色色的类似科幻惊悚电影里的神奇巨兽,如大猩猩大小的狐猴、230千克的巨鸟、2000千克的掠齿懒兽等,它们在每一个宜居大陆和岛屿上游荡。然而,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幸存物种之外,它们现在都消失了。 这些史前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会遭遇灭顶之灾?古哺乳动物学家麦克菲,用类似悬疑小说的写法、扎实的科学知识,带你侦破大约5万年来消失的脊椎动物的灭 悬案,解开“近时期大灭 ”的千古谜团。作者试图探究人类过度狩猎、灾难性气候变化和其他如疾病、陨石冲击等驱动动物灭 的因素,以及围绕这些因素形成的各种假设、争议与误解,并根据前沿科技研究,如DNA研究、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来重新发掘灭 原因,甚
《中国古生物志.新甲种 7号(总号第202册):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大孢子及孢形体化石》研究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地表和井下共34条剖面的大孢子和孢形体化石,详细记述了各个剖面上的化石鉴定结果、不同产层的化石组成和特征,确立了8个大孢子带/组合带,自老而新依次为:①早三叠世Stellibacutriletes gracilis-Trileites组合带;②中三叠世Henrisporites capillatus-Narkisporites组合带;③晚三叠世早期Hughesisporites gibbosus-Tricristatispora tricristata-Flabellisporites crinitus组合带;④晚三叠世晚期Hughesisporites gibbosus-Tricristatispora tricristata 组合带;⑤早侏罗世早期Nathorstisporites yanqiensis带;⑥早侏罗世晚期Bacutriletes digitiformis-Kuqaia组合带;⑦中侏罗世Minerisporites volucris-Erlansonisporites exquisitus组合带;⑧早白垩世Minerisporites tarimensis带。《中国古生物志.新甲种 7号(总号第202册):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大孢子及
地球生命经历了大约38亿年的漫长演化,在开始的35亿年内,生命演化 缓慢,直到约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时代,地球上演了一幕盛大而壮丽的生命大爆发景象。现今海洋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门类和许多已经灭 的动物门类,在这一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限内快速出现,这一生命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达尔文认为生命演化是渐变式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景象带给了他很多困惑:为什么复杂的多门类动物化石在寒武纪地层中突然涌现,而在 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发现其祖先化石?寒武纪生物不可能凭空而生,它们的祖先是谁?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又是什么?……请你跟随本书去了解这些困惑,尝试与科学家一起去解开这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