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经历了大约38亿年的漫长演化,在开始的35亿年内,生命演化 缓慢,直到约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时代,地球上演了一幕盛大而壮丽的生命大爆发景象。现今海洋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门类和许多已经灭 的动物门类,在这一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限内快速出现,这一生命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达尔文认为生命演化是渐变式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景象带给了他很多困惑:为什么复杂的多门类动物化石在寒武纪地层中突然涌现,而在 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发现其祖先化石?寒武纪生物不可能凭空而生,它们的祖先是谁?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又是什么?……请你跟随本书去了解这些困惑,尝试与科学家一起去解开这些困惑。
张元动主编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间的关联( 地学计划IGCP653项目2017年 会议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英文版)(精)》是 地学计划IGCP 653项目(题目: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的启动过程,2016-2020)2017年度 会议(湖北宜昌)的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IGCP 653项目主要开展针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的 合作研究与交流活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显生宙以来的一次重大生物辐射事件,该事件 改变了寒武纪初形成的海洋生物群落格局和食物网结构, 建立了现代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的海洋生态系统。尽管世界各国学者对该事件的规模、影响和重要性已有初步共识,但对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所知甚少。为此,IGCP 653项目集结 相关的古生物学、沉积学、地层学、地球化学、气候模型、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等学科
中国的古生物学已经走过近百年曲折而光辉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30年来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深刻地改变着古生物学的传统观点,大大促进了古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为 和民族赢得了荣誉。在中国,该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在区域地质调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探索生命起源与演化,以及在保护地球环境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回顾我国古生物学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需要认真梳理学科发展的历程,总结成长和发展中的成就和经验,认清中国古生物学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以保持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活力,向着 高的水平迈进。中国古生物学会编著的《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史》以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力图对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史作出较完整、较系统的梳理,综述学科
昆虫通常体形微小、生命短暂,但它们的生命力却很顽强。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且是动物界演化 成功的类群。历经数次生物大灭 ,昆虫仍然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反而变成了地球上 丰富的生物种群。昆虫小小的生命里蕴藏着 顽强的力量。在本书中,你能够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了解昆虫演化的历史、昆虫与各种动物、植物和真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昆虫演化过程中 重要的类群——寄生昆虫跳蚤和恐怖虫的演化故事。
我国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地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和可可西里龙木错-玉树缝合带内保存着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含放射虫的蛇绿岩和放射虫硅质岩,是探讨特提斯演化的难得的地区。本书总结了羌塘和可可西里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层;系统描述了龙木错-双湖和龙木错-玉树缝合带内晚泥盆世—中三叠世放射虫化石,计25科、53属和155种(25新种),并建立了14个放射虫化石带及其区内、 和 对比格架;证明了卉特提斯洋 晚闭合于二叠纪末,发现新特提斯洋 早形成于中三叠世安尼期而不是二叠纪。 这一综合性的放射虫古生物专著可供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博物馆、地质矿产部门和石油系统从事地层学、古地理学、构造地质学和青藏高原或特提斯演化研究、教育、学习和地质生产的人员参考。
这是一部探索远古巨兽灭 真相的科普读物,也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巨型古生物图鉴。 直到几千年前,地球上仍然生活着形形色色的类似科幻惊悚电影里的神奇巨兽,如大猩猩大小的狐猴、230千克的巨鸟、2000千克的掠齿懒兽等,它们在每一个宜居大陆和岛屿上游荡。然而,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幸存物种之外,它们现在都消失了。 这些史前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会遭遇灭顶之灾?古哺乳动物学家麦克菲,用类似悬疑小说的写法、扎实的科学知识,带你侦破大约5万年来消失的脊椎动物的灭 悬案,解开“近时期大灭 ”的千古谜团。作者试图探究人类过度狩猎、灾难性气候变化和其他如疾病、陨石冲击等驱动动物灭 的因素,以及围绕这些因素形成的各种假设、争议与误解,并根据前沿科技研究,如DNA研究、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来重新发掘灭 原因,甚
张元动主编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间的关联( 地学计划IGCP653项目2017年 会议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英文版)(精)》是 地学计划IGCP 653项目(题目: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的启动过程,2016-2020)2017年度 会议(湖北宜昌)的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IGCP 653项目主要开展针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的 合作研究与交流活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显生宙以来的一次重大生物辐射事件,该事件 改变了寒武纪初形成的海洋生物群落格局和食物网结构, 建立了现代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的海洋生态系统。尽管世界各国学者对该事件的规模、影响和重要性已有初步共识,但对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所知甚少。为此,IGCP 653项目集结 相关的古生物学、沉积学、地层学、地球化学、气候模型、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等学科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从生命起源开始,到 地球拥有如此神奇、斑斓的生命世界,历时约38亿年。在遥远的、文明不曾触及过的远古洪荒中,这颗蓝色星球上曾生存、繁衍过数以亿万计的生物,这些曾为了生存进行过长途跋涉与艰难选择的神奇物种们死后渐渐沉入深海,封存挤压在层层叠叠的岩石里。如同历史书朝代表“唐、宋、元、明、清”一样,“金钉子”是地质学家编写地球宏伟历史的节点标志。那么,地球历史共分成几枚“金钉子”?建立“金钉子”需要哪些工作?这些问题都可在本书中找到答案,让我们跟随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张元动研究员一起畅游浩瀚的地球历史,领略这颗星球上曾发生的勾人心弦、精彩纷呈的生命故事。
琥珀,一种特殊的化石保存方式,通常由植物分泌的树脂掩埋在地下数千万年而形成。琥珀中三维立体地保存了古代昆虫、植物及其他生物。含有生物的琥珀, 像是一部古老的史书,为我们了解远古世界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也为我们保护现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本书中,你能够跟随作者一起,打开这些远古时期遗留至今的时空胶囊,了解琥珀的形成与分布、中国琥珀与缅甸琥珀的不同特点,窥探生物进化波澜壮阔的过往。
张元动主编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间的关联( 地学计划IGCP653项目2017年 会议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英文版)(精)》是 地学计划IGCP 653项目(题目: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的启动过程,2016-2020)2017年度 会议(湖北宜昌)的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IGCP 653项目主要开展针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的 合作研究与交流活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显生宙以来的一次重大生物辐射事件,该事件 改变了寒武纪初形成的海洋生物群落格局和食物网结构, 建立了现代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的海洋生态系统。尽管世界各国学者对该事件的规模、影响和重要性已有初步共识,但对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所知甚少。为此,IGCP 653项目集结 相关的古生物学、沉积学、地层学、地球化学、气候模型、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等学科
\\\"你知道吗?中国是目前 上发现恐龙数量ZUI多、种类ZUI丰富的 ,中国科学家在恐龙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发现对 的恐龙研究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书汇集了近年来中国恐龙研究的前沿成果,是对中国恐龙的礼赞。 从只有喜鹊大小的奇翼龙,到10米长的永川龙,再到有4个翅膀的小盗龙,以及发现、探索过程中有趣的故事……跟随中国青年古生物学者邢立达,透过100 张全彩、科学的恐龙高清复原图,一起追寻这些远古地球霸主的印迹,开启一段在亿年前蛮荒世界里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