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上、中、下三册)根据原著2017版翻译,分别从气味分子特征及其合成路径、食品和风味、气味分析及感官评价、气味感知和生理效应、气味感知的心理-生理特征、人体气味及其对沟通和行为的影响、语言与文化中的气味等方面对气味和气味物质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本册共计26章,主要阐述了人体嗅觉生理结构和感知机制、气味生理效应、气味感知的生理心理研究、人体气味化学分析、信号交流和行为影响等内容。
《白酒酒体设计工艺学》张宿义编著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成果。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旭日干院士任组长,六位院士任副组长,20多家单位300多位专家参与,历时三年持续研究,形成了这部专著。本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部分项目综合报告,包括六章: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演进历程和规律;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剖析;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治理先进经验借鉴;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战略构想;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与建议。第二部分各课题研究报告,包括六章: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影响与防治研究;食品原料安全控制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食品安全与病原微生物防控研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战略研究;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先进经验与物联网战略研究;食品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第三部分各专题研究
本书的编写突出了淀粉纳米颗粒的适用性、可用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内容上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重点归纳总结了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功能化改性淀粉纳米颗粒的新方法。同时,基于淀粉纳米颗粒的潜在生物学效应,解析了淀粉纳米颗粒与食品组分中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为淀粉纳米颗粒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淀粉纳米颗粒在传递载体、乳化剂、污水净化剂、复合材料固化剂、酶抑制剂和营养剂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指南(Bacteriological Analytical Manual, BAM)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官方检测方法,适用美国对进出口食品和国内食品的安全检测与监督。全书共分29章,包括一般性指导方针规程、特殊病原菌方法、微生物毒素检测方法、附加方法,并附有连续稀释中的优选可能数、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验证指南、当前与FDA相关食品(饲料)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确认目录、培养基目录及配置、试剂目录及配置。 本书可以作为食品安全检验监管部门和食品企业质量保证部门制定或实施微生物检测的工作指南,还可作为我国大专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业的教学参考资料。
曲为酒之骨,曲为酒之魂,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之所在。用曲酿酒是中国酿造酒的特色,也是世界东、西方酒文化的分水岭。中国酒曲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功能独特,各有千秋,用曲酿酒,是我国祖先民巧夺天工的伟大发明,是祖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本书从资料收集、内部刊印到今日成书,历时四十余载。全书系统收集整理了近现代制曲历史24篇,以茅台制曲工艺为典型代表的高温制曲工艺26篇,以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为代表的中高温制曲工艺19篇,以汾酒等为代表的中温制曲工艺10篇,强化大曲等制曲工艺14篇,各种小曲制曲工艺34篇,根霉纯种制曲工艺14篇,麦曲制曲工艺27篇,红曲制曲工艺21篇,麸曲及酵母制曲工艺28篇,总计汇集各类制曲工艺217篇,可谓是集近现代制曲工艺之大全,较全面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制曲工艺的全貌。《中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