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公路的桥梁技术状况评定。2011-09-01实施。
车轮飞主编的《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工程实录》依托编著多年来在国内多条典型公路隧道通风工程的理论与丁程实践,系统归纳总结了不同工法、不同类型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方法以及关键技术。 书中内容涵盖了矿山法、盾构法、明挖法等多种施工工法的隧道,城市、高速公路、低等级公路等不同类型隧道,江底、湖底、山岭等不同位置隧道,双管单层、单管双层、公铁合建等多种断面形式的隧道。全书涵盖面广,内容翔实,针对性、实用性强,能对从事公路隧道通风的工程技术人员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本书共分8章。第l章介绍了我国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发展、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的选取;第2章~第7章以国内典型隧道为例,详细介绍了隧道通风方案比选、分析计算、仿真模拟以及模型试验;第8章介绍了国内外隧道通风系统的新技术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10﹞132号文《关于下达201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及《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 1—1999)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坚持“安全、快捷、舒适、环保”的理念,借鉴、吸收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及成果,在全面总结以往我国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建设、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对原《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及《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 1—1999)进行了全面修订,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D70/2—2014)颁布实施。修订后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共分为14章和1个附录。
本书针对《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2013年版)《桥梁》和《隧道》两个科目的大纲要求,收集了大量考前模拟练习题,基本上覆盖了相应知识点。本书还附有模拟试卷,对考生复习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主要适合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前复习之用。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378号文《2007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简称“原规范”
《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对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大城市带、日本东海道大城市带、伦敦大城市带和欧洲西北部大城市带的综合交通体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它的资料比较全面和新颖。除了介绍各大城市带的区位条件与政治经济历史背景、空间尺度、人口规模与城镇集聚分布特征以及产业水平与结构演变特征以外,《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还集中研究了它们的中心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涉及的交通工具包括公路交通(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等)、轨道交通(城市铁路、高速铁路和通勤铁路等)、巴士交通、航空、货运和水运。由于资料来源和数据收集难度的不同,各章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还分析对比了以上五个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
本书为《公路养护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分册之一。着眼于培养新时期公路养护机械使用与维护人才,以提高他们使用、维护公路养护机械的实际能力、使用效率和完好率。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养护机械概论、日常公路养护机械、沥青路面养护机械、水泥路面维修机械、公路检测设备、压实机械、土石方机械。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公路养护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书以佛山市“一环快速干线工程”为例,探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的创新模式与目标控制技术的实践经验。在项目管理模式层面,对“一环”工程的HPC管理模及其治理、项目利益相关者与政府职能定位、项目组织架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目标控制技术层面,构建了大型建设项目目标控制体系,从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平台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了“一环”工程目标控制的基础支撑系统;系统地研究和总结提升了“一环”工程的质量安全控制、进度控制和费用控制技术;探讨了以落实环保节能理念、打造阳光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创建和谐项目为途径的社会性目标控制技术。
为规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充分发挥交通安全设施的功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的各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内容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含突起路标)、护栏和栏杆、视线诱导设施、隔离栅、防落网、防眩设施、避险车道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含防风栅、防雪栅、积雪标杆、限高架、减速丘和凸面镜)等。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应结合路网与公路技术条件、地形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条件进行总体设计,交通安全设施之间、交通安全设施与公路土建工程和其他设施之间应互相协调、配合使用。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系统设计、重点突出的原则。应在
环顾世界各地,公共交通与私家汽车不断地进行着艰难的竞争。在许多城市,城市公交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地减少。然而,在*近几十年来,世界上仍有一些城市想方设法打造出效益高、节约能源和可以体面地替代私家车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是什么因素将这些都市与其他城市分开来的呢? 著名的交通专家罗伯特 瑟夫洛在书中向我们提供了十几个城市成功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实地考察,引入了 公交都市 的概念 一个公共交通服务与城市形态和谐发展的区域。作者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研究并走访了世界一些城市,书中非常有说服力的实例,阐明了无论都市规模的大小以及城市发展的模式 从高度密集型到分散发展型 都能够发展出成功的公共交通系统。 本书作者罗伯特 瑟夫洛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柏克莱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教授,曾编撰出版《21世纪的公交社
由张亚平、程国柱主编的《道路通行能力》系统 地介绍了道路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同 时融合了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并纳入了新的技术标 准与规范.主要内容包括:公路路段、匝道及匝道与 主线连接点、交织区、收费站、城市道路路段、公共 交通线路、行人交通设施与自行车道、无信号交叉口 、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计算与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及交通仿真技术在道路通行 能力分析中的应用?br/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 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交通运 输工程专业研究生及从事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管 理等工程领域的有关科技人员参考?br/
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瞩目成就,但是交通规划水平却未能跟上,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交通规划不合理特别是道路出入口的规划与设计的问题而导致的交通拥堵甚至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道路出入口在路网系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城市交通的命门之所在。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关键不在于道路的宽度,而在于这些出入口的通行能力。现在在好多城市,道路出入口已经成为了道路通行的瓶颈。 本书是由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出入口管理分会编写的。书中就道路出入口管理这个专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书从安全、运营、经济、土地使用和环境的视角系统分析了交叉口间距、接人道设计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布置和开口形式。提出了完整的管理和控制各类道路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从事道路规划、设计及管理的从业人员和相关专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共分17章和7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桥梁加固设计原则、程序与基本要求;3.桥梁加固材料的选用原则及主要材料的安全性能指标;4.常用构件的加固方法;5.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钢桥及钢一混组合结构桥的加固设计计算和构造要求;6.桥梁下部结构及基础加固设计计算和构造要求;7.桥梁抗震加固的方法与构造措施;8.混凝土桥梁裂缝处理的规定及方法;9.桥梁支座、伸缩缝的更换方法等等。
王立信主编的这本《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文件手册 (精)》内容共有11章组成,包括概述;施工管理文件;施工技术文件;进度造价文件;施工物资文件;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竣工验收文件;竣工图;工程竣工文件。 本书可供从事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人员使用。
本图册主要包括:桥梁的发展、施工准备与组织设计、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深水桩基、就地成孔灌注桩基、管柱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桥梁墩台、桥梁上部结构架设、钢筋混凝土桥梁、刚构桥、悬索桥、斜拉桥、拱式桥梁与涵洞等内容。本图册以我国现行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为主要的依据,结合编审人员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图文形式编写而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广泛性和可操作性。 本图册可供从事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维护、验收、材料等专业人员使用,也是非专业人员了解和学习本专业知识的重要参考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与操纵(第2版)》特色: ◎适用性 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在讲述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注重岗位关键能力的培养。 ◎专业性 图书的顶层设计从国家高职高专专业目录规范出发,内容编排紧密结合岗位应用实际,体现专业性和主流设备前沿特征,体现教学实际需求。同时,在编写或修改时,尽可能地让一线用人单位参与进来,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提出建议。 ◎生动性 在架构设计和版式设计上,力求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努力体现二维码技术等移动互联网时代元素在图书中的应用,尽可能把生产实际和研究成果,用立体生动的形式予以表达,便于读者理解掌握。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著的《道路工程施工工艺规程》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的一个分册。《道路工程施工工艺规程》按通用(共性)章节在前;专业、专项、主体章节随后;后是附属工程章节的顺序,依序编制。共计42章,每章为一个工艺标准;每章均为7节:适用范围、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标准、质量记录、安全与环保、成品保护。“适用范围”采用一句话表述;“施工准备”从材料、施工机具(设备)、作业条件、技术准备等4个方面进行表述;“操作工艺”从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冬雨期施工等3个方面进行表述;“质量标准”: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2个方面进行规定;质量记录、安全与环保、成品保护三项内容,根据给定模式,按各自的工艺题目,分别表述。本书可供市政工程施工工程师、项目经理、工程施工
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为人机工程学概论、人体参数、人的感知响应特性、显示装置、操纵装置、作业空间设计、人机系统,系统阐述了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介绍其在车辆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全书突出强调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人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明确人-机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机宜人”与“人适机”的有机结合,以保证人机系统具有*效能;注重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以实现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综合优化目标。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的车辆人机工程学或人机工程学课程的教学用书,总学时数为32—40;也可作为机械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工程等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的人机工程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业务技术上与车辆工程学科有关的中、高级专
1
由王双生、张光宁、谢健、殷云龙主编的《公路绿化种植与养护》全面介绍公路绿化相关理论、规划设计方法、种植与养护技术。分別对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竹类植物等各植物类型的种植与养护,中央分隔带、边坡、路侧绿地、互通立交区、服务区、收费站等各类公路绿地的种植与养护进行详细阐述,着重介绍公路绿化规划设计、种植、养护中具有特殊要求的各项技术和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 本书注重实用性,图文结合,力求清晰明确、简明扼要,可供公路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工作人员参考。
我国交通运输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5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25373km,预计“十三五”期末,新建改建的高速公路里程约3万km。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大力建设,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也已进入新的阶段。 《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理论与实践》作者邱宏、翟国方、顾福妹、程大林对 外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并以贡川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成功规划作为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的相关理论,以及贡川高速服务区规划项目在服务区规划设计上的创新举措。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内容清晰,实用性强,对于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本书是日本在各种工程中使用盾构施工技术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日本各种盾构施工工程应遵循的基本标准。由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新技术、新施工法的开发等技术革新活动也成绩显著,使得盾构隧道的设计更加合理、安全。本次翻译的是2006年修订后的版本,也是目前的*版本。全书分总论、衬砌、盾构、施工及施工设备、极限状态设计法5篇,后附特殊盾构资料。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地铁工程、地下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白云、丁志诚、刘千伟主编的《隧道掘进机施工技术(第2版)》分10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类隧道掘进机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盾构分类及选型、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和要点。第二版除保持了版条理清楚、数据齐全、针对具体工程实例给出了详细分析等主要特点外,还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隧道掘进方面的*进展成果吸收进来,并增加了新的工程实例,基本代表了我国当今*的盾构法隧道的施工水平。 《隧道掘进机施工技术(第2版)》可供城市地铁隧道、越江越海隧道、取排水隧道、硬岩隧道和公共事业等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师生作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