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有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不应只是抱怨和对抗的“邻避运动”,需要各种不同意见表达的渠道和方式,同时更需要以“自为”的方式加入到环保行列中来。不同的社会责任主体,其环保责任、义务实现的方式、途径、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能弥补市场和政府调节的缺陷,在许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可分为制度内和制度外两种方式。制度外的参与主要是环境抗议活动,制度内的参与就是人们日常所言的公众参与制度。其中,制度内公众参与是主流。如何引导公众参与制度内环境保护?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尽管国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已有长足发展,但目前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来评价个体参与程序和参与途径的好坏。其中一
规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已经成为燃煤电厂环保从业人员关注的研究重点。 本书根据 环保政策,重点介绍了电力行业环保发展概况,燃煤电厂污染物概述,燃煤电厂三氧化硫的产生、测试及控制,燃煤电厂氨的产生、测试及控制,燃煤电厂可凝结颗粒物的产生、测试及控制,燃煤电厂其他 规污染物的产生、测试及控制,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控制,有色烟羽治理技术的后评价等内容。 本书不仅适合燃煤电厂环保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煤化工、电力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2019》由总论、城市经济基础与科技进步测算与分析、城市自然资产与环境压力测算与分析、城市资源与环境效率测算与分析、城市政策响应与社会福利测算与分析以及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战略研究和附录组成。各部分围绕城市绿色竞争力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对全国290个城市的绿色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分析和专题研究。
王伟光、郑国光主编的这本《应对气候变化报告 (2014科学认知与政治争锋)》共分六个部分。 部分“总报告”系统论述了中国发展中国家定位的理 由和意义,并从公平的视角探讨了中国的责任与贡献 。第二部分“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对德班平台 下开展磋商的主要议题进行了梳理,反映了目前不同 议题的谈判进展和不同国家、集团的谈判立场。第三 部分“科学认识与进展”系统解读了IPCC三个工作组 的研究报告,突出介绍了三个工作组报告的关键结论 ,分析了IPCC报告对我国参与国际气候制度构建以及 开展国内行动的意义。此外,还介绍了2014年2月正 式发布的IPCC湿地清单指南的情况,以及“未来地球 ”科学研究计划在我国的实施进展。第四部分“中国 的碳排放峰值”,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人口 发展趋势、能源发展与利用以及居民消费趋势等
本书系统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的形势、成员国的环境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对上海合作组织概况、区域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合作形势和建议等进行整体阐述;下篇从国家概况、环境状况、环境管理以及国际环境合作4个方面对上海合作组织5个成员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塔、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做详细介绍。
实行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标准化,是加 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根本措施。现在很多施工单位 在文明施工管理上的做法还很不规范,各个工地的做 法也五花八门,编制本书的目的是培养基层现场管理 人员,规范现场安全管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共分为13章,其内容包 括:绪论、建筑工程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控制、建筑 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建筑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建 筑工程施工临时用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防火、安全 文明施工措施、施工安全检查、现场文明施工、建设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某医 院的文明安全施工、某基地工程的文明施工方案。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教材, 亦可作为对相对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和土建工程技术 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由甘肃建筑职业
内容简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试题精选及其解答》内容共有21章,分别为绪论、病毒、古生菌、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微生物的生理与代谢、微生物的生态与分布、物质循环与地球生物化学过程、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环境分子微生物学、环境与生态、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混合培养微生物系统、水源地污染源的生物处理系统、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工程、大气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生态工程与生物修复工程、生物能源工程、生物脱氮除磷去硫技术及其微生物原理,以及实验习题、10套模拟题和部分历年考研真题。
本书由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直接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资深专家撰稿,全面介绍多哈会议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深入分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成效与面临的挑战,紧紧围绕低碳城镇化这一国内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并配以大量的城市案例分析,力图为读者全景式地展示有关走低碳城镇化道路、打造低碳韧性城市的*进展和发展方向,是一本集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气候外交与谈判、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以及气候变化经济学分析于一体的综台性读物。
《东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研究》以亚热带区典型河流东江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调查东江及其不同支流的水生态特征,在充分认识东江水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现有评估方法,开展了河流生态健康评估。鉴于流域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也鉴于河流生态系统自身特点的不尽相同,《东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研究》不仅仅对东江水系进行了水生态健康评估,同时也根据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和河段生态分类,尝试开展了分区评估和按照不同河段类型的水生态健康分类评估,以期揭示东江水生态健康的区域差异,为河流生态恢复与保护和流域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主持研究和编写,在系统思考 文化公园思想和体系以及梳理黄河流域文化及沿黄河九省文化遗产资源基础上,分析黄河 文化公园建设的重难点,确立黄河 文化公园的建设内容、管理体制、利用机制和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