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2章,主要介绍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的现状与进展及常用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第1章概述气候变化基本事实,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现状与进展,以及常用评估方法。第2~3章对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分析方法在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阐述。第4~10章围绕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温度、极端降雨等对死亡、发病、媒介传染病、水源性传染病发病、不良出生结局、职业暴露风险和精神心理疾病等的影响,分别介绍广义线性模型、广义相加模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贝叶斯时空模型、断点时间序列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病例交叉设计等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第11~12章介绍气候变化下人群健康风险的脆弱性评估及未来预估。
本书主要阐述多灾种耦合灾害与事故的风险评估理论、模型和方法,围绕Natech事件、多米诺事故、自然灾害链、并行灾害事故四类典型多灾种耦合灾害或事故类型的风险评估问题,阐述了过往研究成果、现有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展望。本书构建了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研究框架,阐述了Natech事件的关联度分析研究成果,以及多米诺事故的风险定性、定量评估模型和方法。进一步从风险识别、分析、评价三个环节阐述了自然灾害链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成果,还介绍了并行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的内部、外部多灾种耦合效应的现有研究成果。
本书以陕西省为例,详细介绍西北黄土地区的地质环境背景,系统分析西北黄土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15个黄土地区典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15个治理工程案例的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和泥石流3种,逐例阐明灾害基本特征,分析所采用的治理工程措施与技术方法,对治理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工程施工与运行维护技术方法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同类型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书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田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试图梳理、总结、厘清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概念、内涵、特点、生成、作用及其价值。此外,本书还尝试总结和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路径,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1368~1911 A.D.为研究时段,以明清时期徽州一府六县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明清时期徽州各县的地方志和地名志等历史资料,将历史资料的文字叙述进行定量化描述分析,得出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年际变化特征、季节分布特征、空间分异规律,并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害,揭示我国亚热带北缘中低山地与丘陵区的灾害发生规律,为徽州地区古村落文化遗产地自然环境监测及文化传承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对区域防灾减灾、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此外,《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将历史文献中的自然灾害数据与不同载体的环境演变序列记录相对比,这不仅有利于徽州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也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变化乃至全球
本书以灾害风险评估?模拟分析?场景建模?信息服务为主线,涵盖了泥石流灾害快速风险评估、模拟并行优化、虚拟地理场景建模、动态增强表达、可视化分析服务与案例应用等内容;以虚拟地理环境理论为基础,系统性讲述了泥石流灾害时空过程模拟与可视化分析的理论技术方法,并选择实际发生的两处典型泥石流灾害作为案例,对上述关键技术方法进行了验证。
本书分为4章。第1章“泸定地震概况”包括简介、泸定地震破坏情况、震区地震地质构造及地震历史;第2章“典型震害”主要介绍典型地震震害,包括地质灾害(场地灾害)以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震害、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等结构形式的震害;第3章“典型建筑震害分析”,选取海螺沟管理局住宅、金山花园、磨西博物馆、 磨西基地、晓拾客栈等典型建筑进行模拟,分析震害及影响因素;第4章“建设对策”从政策文件和管理、技术保障措施、推动绿 保竹木结构建筑的应用与发展、推动建筑文化与建筑安全和谐发展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本书面向抗震研究、抗震设计、震害评估、修复和加固设计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作为教学用书使用。
本书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田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试图梳理、总结、厘清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概念、内涵、特点、生成、作用及其价值。此外,本书还尝试总结和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路径,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本书针对我国铝行业生产过程中全流程烟气污染产生及控制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从铝行业生产过程中烟气排放和控制技术需求出发,对铝行业全流程烟气排放来源、特征及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重点介绍了氧化铝焙烧工序、石油焦煅烧工序、阳极焙烧工序、电解铝工序及再生铝工序的烟气排放来源及控制技术,对铝行业各工序全流程污染物控制**可行性技术进行了汇总,提出了铝行业烟气污染控制对策及建议,为我国铝行业烟气污染物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本书 、严格按照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编写,覆盖了公共基础考试的全部内容,即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信号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经济、法律法规11门课程。对每门课程,书中均设有考试大纲、复习指导、复习内容、仿真习题和习题答案。 本书适用于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的应试人员,同时也是相关人员日常工作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本书是地域性人居环境韧性规划与建设系列丛书的分册,主要聚焦我国滨海城市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一系列现实矛盾,以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在滨海地域环境下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 本书从风险治理视角,整合城乡规划、管理学、灾害学的理论知识,针对我国滨海地域环境开展城乡韧性生态系统规划研究,可作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城乡规划等相关领域从业者的参考书。
\\\"本书从工程地震输入的服务对象或需求出发,系统研究并搭建了从传统宏观抗震设防到性态地震工程直至韧性提升的多层次工程地震动输入选取体系,以地震动参数匹配为核心问题,循序渐进将 的研究成果展现给读者,这种研究思路无疑是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 本书研究内容颇具特色,从地震工程的角度强调了现有强震动记录的科学使用,澄清了一些工程及研究人员理解不够深刻的地震动参数概念,强调地震动元数据和科学处理的重要性。对我国抗震规范中强震动记录选取的规定条款进行了分析,充分吸收和体现 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易于被工程人员接受的地震动选取操作流程。以地震动输入为切入点实现衔接地震动危险性分析和结构性态分析两大环节,为摆脱目前抗震分析中“重结构分析,轻地震机理”的窘境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本书重点以实际
本教材在全面分析现代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特点及职业健康防护要求的基础上,精选六大模块的内容进行编写,包括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危险化学品安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职业安全与防护。六大模块均下设单元、任务,形成了知识丰富、内容广泛的任务导向式综合性技术教材。该教材涉及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防护两大领域,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防火防爆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电气安全、职业卫生等技术,以及应急救援和灭火、急救等技能,能培养学习者的安全生产与防护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与各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相一致,各模块在内容上紧密相连并进行了拓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作者在对西南边疆环境史及环境灾害史研究对象、方法、理论等问题的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对清代云南史料的详尽挖掘和梳理,分析其与环境变迁的诸多耦合之处。并以此为切点,全面考察了清代云南生态环境的状况,如生态环境变迁的表现、动因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灾害及因此促发的环境保护行为,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生态变迁与环境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呈现了一幅清代云南自然与人类、环境与社会、生态与生计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环境变迁史。
本教材从高空体能拓展训练、应急保供电、应急供电技能及抢修供电四个方面进行编写,通过高空拓展的亲身体感训练,增强应急队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从灾害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应急自救互救、地震知识与救灾现场心
本书从灾害史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中国西南地区灾害响应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考察各个阶段不同团体、组织及个人等主体对不同灾害类型的响应,分析产生不同响应方式的社会根源,深入探讨灾害文化的传承机制,灾害文化知识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应用,考证分析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灾害文化,深入剖析不同地域之间灾害响应方式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内在机理,以期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2017年以来,《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等重大规划接连颁布,对目前突发事件现状和形式进行了总结,指出新时代灾害的时空分布、损失程度和影响深度广度均出现新的变化,各类灾害的关联性、衍生性、复合性、 规性及向巨灾演化的趋势日显突出。对于如何应对诸如上述特征的新型危机——级联灾害,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防灾理念与准则,是新时代下应急管理与公共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级联灾害相关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越来越得到重视,如欧盟FP7项目资助的关于此方面的研究SNOWBALL 、CASCEFF等项目。本书从应急管理实际需求出发,着眼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严峻局面,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理解和认识城市级联灾害风险的形成条件,解析级联灾害后果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构建能够适应受
本教材在全面分析现代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特点及职业健康防护要求的基础上,精选六大模块的内容进行编写,包括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危险化学品安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职业安全与防护。六大模块均下设单元、任务,形成了知识丰富、内容广泛的任务导向式综合性技术教材。该教材涉及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防护两大领域,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防火防爆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电气安全、职业卫生等技术,以及应急救援和灭火、急救等技能,能培养学习者的安全生产与防护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与各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相一致,各模块在内容上紧密相连并进行了拓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无
本书 、严格按照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编写,覆盖了公共基础考试的全部内容,即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信号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经济、法律法规11门课程。对每门课程,书中均设有考试大纲、复习指导、复习内容、仿真习题和习题答案。 本书适用于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的应试人员,同时也是相关人员日常工作的一部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