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历程》是中国先秦史学会组织撰著的一套先秦史系列丛书,共五卷,包括《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
作者的研究范围涉及经、史,曾经聚焦于(国语)、(左传)二书,尤其前者。有一个时期,几乎茶思饭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然部分。但无论从寻行敷墨的功夫,到考镜源流,到论究史实,重点都在求真。莫不深其辨析、重其理据。以深捆周密见称于同道之间.这本论文集,应该呈现了这样的风格。
越绝书作为一部反映春秋晚期吴、越两国历史事件的古籍,对于垂意吴、蕉文化的研究者来说,其重要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历史典籍。虽篇幅不多,每篇文字也不长,但内容却很是丰富。历来对于越绝书相关问题的研究,如书名、作者、卷帙、成书年代等,已多见于世。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也尚未有定论。至于对其思想内涵的研究,有复仇之书、经世致用之书、兵书之说,在体例形式上亦有历史书和地方志之争。愚以为越绝书虽是一部反映吴、越地方史实的历史书,但又是一部有别于正史的“野史”,且带有政论性质,故无汉代以来正史之规矩,它可以让作者直抒胸臆,表明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考察越绝书的写作意图,就在于劝导为政者要居安思危,广行仁义,正确用人,这就是越绝书的历史意义
先秦社会形态的系统研究,是一个庞大的学术工程。本书只能选取若干我自以为重要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如果本书的探讨能为这个工程的基础增加一个小土块,我将十分欣慰。回忆起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时常感慨系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交会之际,在北京师范大学编号为“学12楼”的研究生宿舍里,每当外面风雨大作而又不愿意顶风冒雨奔向图书馆借书、看书的时候,大家就在鸟笼式的房间里高谈阔论,让思想冲破这鸟笼。限于当时学术发展的形势,大家不可能就这个问题深入全面地进行研究,不少问题也就只能是说说而已。现在能够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实得盎于思想解放的大形势,得盎于思想禁区的被逐步打破。现在虽然早已离开了那“鸟笼”,有的学友还住上了宫殿般的华屋,但是大家依然留恋那“鸟笼”和那风雨中的往事,忆念那“天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