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0-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6折
筛选:
    • 史学遗产六讲
    •   ( 2 条评论 )
    • 白寿彝 著 /2004-01-01/ 北京出版社
    • 能观全书,《史学遗产六讲》是作者从理论上对中国史学遗产进行系统的发掘、爬梳的开创性成果,反映了作者恢宏的视野和渊博的常识。书中对史学遗产之精华所作的分析及其在当今史学事业中之价值的阐释,其真知灼见,在在多有,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者和广大史学工作者来说,尤其对青年史学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来说,既是入门之书,又是指导之书,成为人们走进史学遗产这一辽阔繁茂的园地、从而走进宏伟庄严的史学殿堂的一条路径。

    • ¥6.5 ¥13 折扣:5折
    • 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
    •   ( 43 条评论 )
    • (法) 希勒格撰 /2014-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元帝国时期,欧洲有不少的旅行家到过中国,他们归国以彼大都写有行记,其中以马可波罗的记载为详细,为研究元史者所珍重。西洋学者在这方面作了不少的研究工作,仅仅译注的本子就有几十种,以伯希和、穆尔合译的注本为后出。冯先生翻译时,因伯氏的译注本尚未出版,感到沙海昂的译注本在当时尚较完备,遂予以移译。《冯承钧著译集: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就是其综合集,内容包括扶桑国考证、文身国、女国、小人国、大人国或长人国等。

    • ¥8 ¥16 折扣:5折
    • 圆明园手绘地图(日文版)
    •   ( 37 条评论 )
    • 张贤如 著 /2016-10-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圆明园手绘地图手册的日文版。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作为清代一百五十余年中紫禁城之外较重要的国家政治中心和皇家生活场所,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鼎盛时期的圆明园,实际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共同组成 圆明三园 的格局,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是清代皇家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 万园之园 和 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 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掠,后又历经官僚、奸商、愚民的盗伐破坏。火、木、石、土 四劫 的反复摧残,遂使一代名园沦为废墟。 1976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成立。1988年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6月29日正式开始对社会

    • ¥5 ¥10 折扣:5折
    • 北魏崔敬邕墓志(修订版)/历代碑帖法书选 文物出版社
    •   ( 29 条评论 )
    • 历代碑帖法书选》编 /2019-08-01/ 文物出版社
    • 《崔敬邕墓志》,全称《魏故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剌史征虏将军大中大夫临清男崔公之墓志铭》,刻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清康熙年间出土于河北安平,不久这块墓志就被毁坏,后来不知下落,传世仅有拓本。此志与《刁遵墓志》一样,它的刻法与北魏时期的其它墓志铭及造像记等不同,用刀上有粗细深浅的变化,所以在书法上产生了特殊的意趣,也是北魏墓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之一。

    • ¥5.6 ¥10 折扣:5.6折
    • 中国西部考古记 西域考古记举要
    •   ( 47 条评论 )
    • (法)色伽兰 著,冯承钧 译 /2014-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冯承钧著译集:中国西部考古记西域考古记举要》收录了民国时法学者对四川崖墓及川汉墓等考察的《中国西部考古记》,收录大理南诏时期考古成果的民国志《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甲编》与《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乙编》。及研究四川上古文化的《四川古代文化史》。 《冯承钧著译集:中国西部考古记西域考古记举要》介绍斯坦因三次考察西域的成绩,并可以知晓斯坦因以前考察团在新疆考察的经过。后附有格鲁塞《中亚佛教艺术》一文。

    • ¥7 ¥14 折扣:5折
    • 圆明园手绘地图(法文版)
    •   ( 45 条评论 )
    • 杨思 著 /2016-10-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圆明园手绘地图手册的法文版。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作为清代一百五十余年中紫禁城之外较重要的国家政治中心和皇家生活场所,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鼎盛时期的圆明园,实际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共同组成 圆明三园 的格局,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是清代皇家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 万园之园 和 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 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掠,后又历经官僚、奸商、愚民的盗伐破坏。火、木、石、土 四劫 的反复摧残,遂使一代名园沦为废墟。 1976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成立。1988年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6月29日正式开始对社会

    • ¥5 ¥10 折扣:5折
    • 精绝春秋:尼雅考古大发现——古代文明探索之旅丛书
    •   ( 13 条评论 )
    • 王炳华 编著 /2003-04-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本书中在简单叙说尼雅与精绝相关背景资料外,介绍给大家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方面内容是国内外考古学者步入民雅的过程。谈到了20世纪中,在尼雅废墟上曾强展开过的风风雨雨。从1901年斯坦因开始,到新疆考古所在1997年以中日合作的方式结束在尼雅的工作。梗概叙说了100年中在尼雅贵址上的考古活动。说的是考古,但并没有忽视了在考古活动后面鲜活的、形形色以的人群与社会。从清朝末年、*政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尼雅考古舞台前面、后面,从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民国的大员、北洋政府封疆大吏,到名不见经传、实际却在尼雅考古舞台上发生过影响的升斗小民,各种社会力量,不同利益驱动下的人物,都曾交集于尼雅。 第二方面的内容,是介绍差不多100年来经过中外学者几代人的努力,在尼雅废墟中已经发掘出来的精绝故

    • ¥9.6 ¥19.2 折扣:5折
    • 中国天文考古录:星汉流年
    •   ( 13 条评论 )
    • 冯时 著 /1996-12-01/ 四川教育出版社
    • 我们靠什么跨越时代的隔阂去追溯过去,特别是那段没有文字记载的遥远的历史呢?的手段就是考古学。我们在先民留弃的遗迹中摭拾芳华,在时间的隧道中同古人对话,他们璞玉浑金的精神为人景慕,他们鬼斧神工的劳迹令人震撼。正是在这样的探索与冲动中,我们揭示着一幕幕美妙的,同时又是令人惊叹的神秘历史。 考古学与天文学的确称得上是天壤之别了,我们难道能在黄土之下找到数千年前的星斗吗?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又是什么促使古人将自己的骨骸与星宿埋葬在一起呢?为寻找这些答案,我们就不能不回到我们祖先的世界中去,那里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及灵魂升天的思想是如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而这种思想作为星占学的基础,又如何推动了天文学由神学向科学的进步。一旦这些事实变得清晰可察,我们便会承认,中国天文学的历史

    • ¥6.8 ¥13.6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