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发展指标( KDIs ),又曾被叫作 关键经验 ,是高瞻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高瞻基金会对全世界幼儿教育的一大贡献。本套丛书重点讨论的就是关键发展指标的相关问题。 丛书共 8 本,对应高瞻课程的 8 大内容领域:学习品质;社会性和情感发展;身体发展和健康;语言、读写和交流;数学;创造性艺术;科学和技术;社会学习。每个领域下又包含若干关键发展指标,共计 58 条。本套丛书在详细分析这 58 条关键发展指标的内涵和表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培养这 58 条关键发展指标的一般性教学策略和具体教学策略,全面展示了高瞻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全书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适合一线幼儿教师学习和使用。 创造性艺术: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 艺术天然地吸引着幼儿。艺术对幼儿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其审美能
本书是一本面向中学生的简明的数论辅导书,高屋建瓴地总结出了中学数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如数的整除性、同余、数论函数、不定方程、连分数等),对中学数论的定理、概念等结合例题和小故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提炼、编创了一些特别能启发思维的练习题。通过这些练习,读者可在中学数论的知识和方法等方面有所收获和得到启发。本书适合中学生学习,也可供中学数学教师参考。
《教育视角下的学习理论(第7版)》是自1996年出版以来的全新修订本,系统梳理了从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到新兴的建构主义理论等主流学习理论的脉络,广泛吸取当今世界关于学习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主要讨论人类学习行为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学习原则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等问题。旨在促进读者了解各种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成果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廓清学习理论误区、启发教育研究思路、促进教育教学实践和应用评估。 本版在内容和结构编排上与前几版有较大不同,增加了信息处理理论以及对学习的重大作用,大幅扩展了关于技术手段的详细介绍,以涵盖该领域的进展及社交媒体学习的相关内容。针对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教育,各章均以一个小场景开篇,给出很多非正式的实例并加以详细讨论,能够加深读者对学习理论
《外国教育通史.第13卷,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上》由吴式颖,李明德总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第16卷,20世纪后期的教育.上》由吴式颖,李明德总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第20卷,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的教育.下》由吴式颖,李明德总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第18卷,20世纪后期的教育.下》由吴式颖,李明德,杨孔炽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第8卷,18世纪的教育.上》由吴式颖,李明德,朱旭东等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第15卷,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下》由吴式颖,李明德,陈如平等主编
《于漪全集 12 教育人生》:本卷收有关教育人生的叙事、议论文章33篇和《反思》专著。前者叙述与语文教学的情缘,阐述学做人师的艰辛与快乐,体现作者潜心修为,专注为学生奠人生之基,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后者是教育教学中的自我检查、自我评论、自我批判,涉及教育观、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展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和 自强者胜 的信念,给人启迪。收《岁月如歌》专著。该书犹如作者的教育教学生涯小传。记录了数十年来工作中遇到的人、事、物、景。诉说了顺境与挫折的人生起伏,表达了一辈子孜孜不倦、上下求索、学做人师的理想追求,语言优美流畅,感情的浪花在文字间跳荡。教师如歌的岁月是教育百年树人交响曲中的重要音符,生生不息,一代代新人成长,未来充满无限希望。
本书收录罗增儒教授关于数学教育和教育数学的代表性文章百余篇,系统总结罗增儒教授的数学教育思想,构建数学解题学理论,丰富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理论体系,并为当代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丰富素材和宝贵经验。全书分为“上集:中学起步期”和“下集:大学发展期”两部分,具体包括数学教育学的基础建设、数学解题学的基本建设、教育数学的基础建设、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几方面的内容。
《外国教育通史.第1卷,原始社会与古代东方的教育》由吴式颖,李明德总主编
《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报告(2013)》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强争先建高地”、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教育发展路子为宗旨,以打造我国南方先进教育思想理论形成与实践高地为目标,以服务教育决策、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为任务,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数据分析、理论探索、政策解读,每年梳理、归纳、提炼我省及各地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改革状况、成就、经验、问题与趋势,同时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门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 《理论战略政策研究卷》分总体研究编、专题研究编、评估分析编三大部分组成 。
舒尔曼(LeeS.Shulman),美国教育学家,他在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法推理领域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舒尔曼对教师知识的研究为我们了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框架和评估框架,也为教师培养和培训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课程框架。本书包含了舒尔曼在教育研究、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学等方面主要的作品,为读者提供了的机会,来见证舒尔曼作品的轨迹及其重要意义。本书突出了舒尔曼在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推理、学习共同体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教育研究的本质领域重要贡献。
本书从当代的教育视角出发,聚焦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根据数学不同内容领域和不同领域中具体的数学主题,在数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相融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组织策略、教学方式的选择与实施、真实教学现象的重现、教学工具和技术的运用等等,分析探讨中小学生如何学习数学,以及教师如何基于具体的数学内容,正确的理解与合理的运用相关教学概念和要求,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教学活动。本书针对中小学阶段的各个数学课程内容主题,详细说明了如何规划该主题的学习进度,以及如何通过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理解该主题的内容。手册中有大量真实的学生学习示例,对常见问题和挑战进行归纳与总结,可以帮助教师直观地了解什么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和评估策略。
一、《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1977年~1999年)收录的范围主要是自1977年~1999年,由中共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市教育系统党政部门等制定、发布的有关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文件、法律法规、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要会议文件及报刊资料等。本书还选录了这一时期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等部委制定、发布的有关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文献。此外,本书也选录了北京部分高等院校的重要文件、资料。全书共收录文献资料742篇,分上、下两册,上册自1977年~1992年,下册自1993年~1999年。 二、本书正文的编排采用编年体,按照时间顺序统一编排。确定时间的原则为:法律法规用通过或批准时间,公文用发文或转发时间,会议纪要用会议时间,文章、社论用发表时间,讲话、报告用讲话、报告时间。
《大夏书系 成尚荣教育文丛(套装共 9 册)》通过儿童立场、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教学流派、语文、教学、道德等 9 个方面,对成老师几十年的教育思考和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能拓宽广大教师、校长、教育科研者的视野,在多样性的认知与比较中,从不同的侧面观察、认识问题,从而更全面、更深入。故事是自己创造的,故事让时间人格化,也提供了一个可分享的世界。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中,站在儿童立场上,教育彰显出道德这一目的,课程透镜透射出精神光彩,教学律令成为文化自觉,语文有了万千气象,名师基质得以开发,教学风格、教学流派得以生长,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成为时代新人,于是教育人生走向了自由境界。 单本介绍: 《儿童立场》 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是教育的基本立场,本书从理论
本丛书套装含《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薛瑞萍母语课堂 吟诵课》 (含视频光盘) 《薛瑞萍母语课堂 诵读课》 (含视频光盘) 《薛瑞萍母语课堂 写作课》五本。全套书详细记录了薛瑞萍老师阅读众多教育理论书籍的经验,并以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例,为广大小学教师讲解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润泽、幸福的教学生活,如何实现吟诵、诵读、写作课程的完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