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介绍天线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技术类手册,共计8个分册。覆盖了天线工程领域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主要包括:一、天线相关的电磁理论基础概述,并挑选了非常规天线中的一些近期新理论主题,如纳米天线和超材料天线等;二、天线单元与阵列设计,介绍了传统天线设计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尤其是特殊用途的高性能天线设计,还包含了天线测量的系统和方法;三、天线应用及系统,介绍了在各种无线系统中天线设计的具体考虑并给出了实例。本册内容如下:1.波束扫描漏波天线;2.可重构天线;3.径向线缝隙天线;4.毫米波天线与阵列;5.共形阵列天线;6.多波束天线阵;7.简约表面波微带天线;8.宽带电磁偶极子天线;8.天线测量装置等。
《天线技术手册.3》由(新加坡)陈志宁主编
本分册旨在阐述天线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新开发的技术和近期新的应用程序。手册将为读者提供更全面参考信息理论、建模和优化方法,该手册将不仅涵盖所有关键的天线设计问题,而且也面向天线传播、结构、材料、制造、测量系统人员。
《天线技术手册.7》由(新加坡)陈志宁主编
《天线技术手册》是全面介绍天线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技术类著作,覆盖了天线工程领域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主要包括:一、天线相关的电磁理论基础概述,并挑选了非常规天线中的一些近期新理论主题,如纳米天线和超材料天线等;二、天线单元与阵列设计,介绍了传统天线设计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尤其是特殊用途的高性能天线设计,还包含了天线测量的系统和方法;三、天线应用及系统,分册介绍了在各种无线系统中天线设计的具体考虑并给出了实例。内容如下:1人体中心传感器网络设备中的天线,2生物医学遥测中的植入式天线,3医学诊断和治疗系统中的天线与电磁问题,4全息天线,5辐射计天线,6无源无线传感系统中的天线传感器,7MRI系统中的天线。
本书是对2021-2022年间我国光纤通信科技发展及行业近期新现状的年度总结,包括年度大事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成果、光纤通信科技发展、光纤通信趋势预测以及光纤通信年度成就展示等六个部分。对于了解和跟踪这一战略性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促进理论研究和产业升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 愈发重视网络安全的大背景下,加快密码基础设施建设称为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设计的密码系统和密钥产生器是建设行业密码支撑体系关键的一环。由于混沌具有良好的伪随机特性,与密码学紧密相关。混沌系统和混沌密码学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网络安全是 战略,近年来频发的网络安全事件也使人们意识到信息安全是各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 通过立法,发布相关行业的指导意见等方式规定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建设相关的密码支撑体系。本书提供的130余中混沌系统可以为这些行业的密码系统提供参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书介绍混沌电路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包括两个基本内容, ,介绍约130种混沌电路,包括经典电子、经典蔡氏、CNN、纯运算放大器、Jerk、交叉项非线性、忆阻、滞回非线性、非自治、自然界系统模拟、多涡漩、同
本书系统论述了极化雷达成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目标检测、识别以及前视成像方面的应用。全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了极化雷达成像处理与应用的发展历程;第2~5章重点介绍了极化雷达成像体制及其处理基础,包括雷达极化概念和表征、极化雷达成像体制、极化SAR滤波、极化SAR目标检测、目标极化散射机理分析、目标分解理论与地物分类等;第6~8章重点阐述了极化SAR/极化ISAR特征提取与人造目标提取,包括全极化散射中心特征提取、参数估计及其性能分析、极化增强、人造目标提取等;第9章介绍了前视成像条件下的极化雷达成像处理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电子系统工程,特别是微波遥感和成像目标识别的科技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电子类专业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供相关学科研究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论述了极化雷达成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目标检测、识别以及前视成像方面的应用。全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了极化雷达成像处理与应用的发展历程;第2~5章重点介绍了极化雷达成像体制及其处理基础,包括雷达极化概念和表征、极化雷达成像体制、极化SAR滤波、极化SAR目标检测、目标极化散射机理分析、目标分解理论与地物分类等;第6~8章重点阐述了极化SAR/极化ISAR特征提取与人造目标提取,包括全极化散射中心特征提取、参数估计及其性能分析、极化增强、人造目标提取等;第9章介绍了前视成像条件下的极化雷达成像处理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电子系统工程,特别是微波遥感和成像目标识别的科技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电子类专业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供相关学科研究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以具有代表性、被“西新工程”采用的F1A-1kW全国固态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为参考机型,讲述了调频立体声广播原理,全固态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工作流程、故障检测与排除,以及操作、测试和维护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高频功率放大器和控制系统。
本书主要针对航海领域船舶操纵控制技术需求特点,在总结多年科研工作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出研究和设计现代船舶操纵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和一般方法,重点介绍舰船操纵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全书共6章:第1章概述舰船操纵控制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历程;第2章简要介绍船舶操纵控制基础理论;第3、第4章分别介绍操纵控制系统传感器组件和操纵执行装置;第5章介绍用于水面舰船和潜艇的几类典型操纵控制设备的需求分析、工作原理和技术方案;第6章介绍船舶智能航行控制技术。 本书的特点是注重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并给出实际案例,可供船舶操纵控制技术领域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从事船舶操纵控制技术应用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大学生学习参考。
本书是介绍天线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技术类手册,共计8个分册。覆盖了天线工程领域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主要包括:一、天线相关的电磁理论基础概述,并挑选了非常规天线中的一些近期新理论主题,如纳米天线和超材料天线等;二、天线单元与阵列设计,介绍了传统天线设计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尤其是特殊用途的高性能天线设计,还包含了天线测量的系统和方法;三、天线应用及系统,介绍了在各种无线系统中天线设计的具体考虑并给出了实例。本册内容如下:1.波束扫描漏波天线;2.可重构天线;3.径向线缝隙天线;4.毫米波天线与阵列;5.共形阵列天线;6.多波束天线阵;7.简约表面波微带天线;8.宽带电磁偶极子天线;8.天线测量装置等。
《天线技术手册.1》由(新加坡)陈志宁主编
本书系统地讨论了用于电子、光电子和MEMS器件的2.5D、3D,以及3DIC集成和封装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和未来可能的演变趋势,同时详尽地讨论了IC的3D集成和封装关键技术中存在的主要工艺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介绍半导体产业中IC按照摩尔定律的发展以及演变的历史,阐述3D集成和封装的优势和挑战,结合当前3D集成关键技术的发展重点讨论TSV制程与模型、晶圆减薄与薄晶圆在封装组装过程中的拿持晶圆键合技术、3D堆叠的微凸点制造与组装技术、3DSi集成、2.5D/3DIC集成和采用无源转接板的3DIC集成、2.5D/3DIC集成的热管理技术、封装基板技术,以及存储器、LED、MEMS、CIS3DIC集成等关键技术问题,最后讨论3DIC封装技术。 本书适合从事电子、光电子、MEMS等器件3D集成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
本书是对2021-2022年间我国光纤通信科技发展及行业近期新现状的年度总结,包括年度大事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成果、光纤通信科技发展、光纤通信趋势预测以及光纤通信年度成就展示等六个部分。对于了解和跟踪这一战略性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促进理论研究和产业升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系统论述了极化雷达成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目标检测、识别以及前视成像方面的应用。全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了极化雷达成像处理与应用的发展历程;第2~5章重点介绍了极化雷达成像体制及其处理基础,包括雷达极化概念和表征、极化雷达成像体制、极化SAR滤波、极化SAR目标检测、目标极化散射机理分析、目标分解理论与地物分类等;第6~8章重点阐述了极化SAR/极化ISAR特征提取与人造目标提取,包括全极化散射中心特征提取、参数估计及其性能分析、极化增强、人造目标提取等;第9章介绍了前视成像条件下的极化雷达成像处理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电子系统工程,特别是微波遥感和成像目标识别的科技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电子类专业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供相关学科研究的科技人员参考。
《中国光纤通信年鉴》2018年版是一册记载我国光纤通信重大发展的重要科技文献史册,并对中国光纤通信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在国内外信息通信业界颇有影响。主要介绍:一、中国光纤通信2017-2018年度发展成就篇。二、在“光纤通信50年高峰论坛”上推选出的优秀人物先进事迹篇。三、光纤通信技术后50年(2017-2066)发展预测篇。
本书是对2020-2021年间我国光纤通信科技发展及行业近期新现状的年度总结,包括年度大事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成果、光纤通信科技发展、光纤通信趋势预测以及光纤通信年度成就展示等六个部分。对于了解和跟踪这一战略性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促进理论研究和产业升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叙述了新中国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邮电通信事业为人民服务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邮电通信行业在传达政令、沟通联系、推进国家各项工作,保证党、政、军的通信需要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全书记录了新中国邮电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邮电事业广大职工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本书主要针对航海领域船舶操纵控制技术需求特点,在总结多年科研工作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出研究和设计现代船舶操纵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和一般方法,重点介绍舰船操纵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全书共6章:第1章概述舰船操纵控制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历程;第2章简要介绍船舶操纵控制基础理论;第3、第4章分别介绍操纵控制系统传感器组件和操纵执行装置;第5章介绍用于水面舰船和潜艇的几类典型操纵控制设备的需求分析、工作原理和技术方案;第6章介绍船舶智能航行控制技术。 本书的特点是注重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并给出实际案例,可供船舶操纵控制技术领域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从事船舶操纵控制技术应用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大学生学习参考。
空时-频分组码是采用分集思想对无线通信传输系统性能进行改善的信道编码方式。《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时分组码识别理论与技术》主要介绍了 STBC、STBC-OFDM 和 SFBC-OFDM三种信号的深度学习识别技术,从研究对象和技术路径的基础理论出发,对每类信号的预处理方式、数据集构建方法、深度学习模型架构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基于仿真数据对各种识别方法进行验证,给出了每种信号的识别流程。《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时分组码识别理论与技术》从深度学习技术在编码识别领域潜力的角度出发,给出了由此产生的针对信道编码识别技术的思考,以期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带来启发。《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时分组码识别理论与技术》与《空时分组码识别理论与技术》一书相辅相成,能够从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两个角度为读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空时分组码识别理论与技
本书是介绍天线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技术类手册,共计8个分册。覆盖了天线工程领域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主要包括:一、天线相关的电磁理论基础概述,并挑选了非常规天线中的一些近期新理论主题,如纳米天线和超材料天线等;二、天线单元与阵列设计,介绍了传统天线设计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尤其是特殊用途的高性能天线设计,还包含了天线测量的系统和方法;三、天线应用及系统,介绍了在各种无线系统中天线设计的具体考虑并给出了实例。本册内容如下:1.波束扫描漏波天线;2.可重构天线;3.径向线缝隙天线;4.毫米波天线与阵列;5.共形阵列天线;6.多波束天线阵;7.简约表面波微带天线;8.宽带电磁偶极子天线;8.天线测量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