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围绕多载波宽带信号的盲估计与识别方法展开研究,主要工作是在先验知识未知的情况下,先对多载波宽带信号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在已获知信号参数的情况下,再对信号的调制方式进行识别。本著作提出了用于多载波宽带信号参数盲估计的自相关和循环自相关、高阶累积量和高阶循环累积量算法,提出了能用于多载波宽带信号识别的循环平稳性、高阶统计特性结合深层神经网络的算法等等,并将所提出的算法拓展到了各类多载波宽带信号的盲估计与识别方面。在提出算法的同时,还考虑了如何增强算法的性能,即研究如何提高算法压制噪声的性能以适应实际的情况。
物理层安全正成为一种颇有应用前景的无线通信安全保障手段,其主要思想是利用无线信道的内生属性,如衰落或噪声,将信息安全地从发送机传输到合法接收机,防止被非法窃.听者窃.听。 本书涵盖的主题包括:衰落信道下的物理层安全性能指标,基于空间复用系统中的可信无线通信,方向调制赋能的无线物理层安全,5G系统的安全波形,基于物理层安全的保密和节能通信,信道不确定条件下的安全网络,窃.听信道下的天线选择策略,大规模MIMO系统、毫米波蜂窝网络、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多用户中继网络、认知无线电网络、MIMOME-OFDM系统、无线供能通信系统和D2D蜂窝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方案,以及物理层的安全解决方案和应用,包括无线信道密钥生成、通信节点和终端间密钥生成的案例研究。
《5G时代的卫星通信》主要介绍了无线电通信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新兴的领域——卫星通信与地面5G的融合。 该书通过讨论卫星通信在5G系统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和前景,阐述卫星通信可以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为地面通信无法访问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地区提供桥接服务,是解决难以部署有线的电信回传服务的理想方案,是为物联网提供服务的方式。卫星是5G及其无线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给出了卫星通信与地面5G融合系统的全面描述,内容包含融合用例和应用场景,星地融合和集成的新颖范例,星地融合涉及的关键新技术——软件自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星上处理、NGSO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卫星联合分集和切换技术、多载波卫星非线性对策、跳频卫星通信、卫星光学开关键控数据链路、超高速数据中继系统、星上干扰探测和定位、卫星通信系统高级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磁散射场、雷达截面积、SAR 与ISAR相关性、SAR 成像算法、点分布函数与平滑处理、散射中心重构图像与场数据算法、ISAR成像应用,重点阐述了ISAR波形及其对应的接收机、转像差探测、多普勒偏移、运动补偿,并给出了ISAR成像处理算法及其部分实例的MATLAB 代码。
本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讲述有效载荷架构、单机以及分析,还包含了有效载荷单机的理论、构成、技术以及具体指标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点对点系统的探讨,包括通信、空间-地面链路以及模拟等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几种特别的有效载荷通信系统,及其与用户和地面段的相互关系。本书除了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扩展了每一章节的内容,将部分章节进行了拆分,同时还增加了通信卫星标准、高通量卫星系统、非对地静止航天器等相关章节,内容更丰富,也更能反映出卫星通信有效载荷的近期新发展情况。
本书主要针对航海领域船舶操纵控制技术需求特点,在总结多年科研工作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出研究和设计现代船舶操纵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和一般方法,重点介绍舰船操纵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全书共6章:第1章概述舰船操纵控制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历程;第2章简要介绍船舶操纵控制基础理论;第3、第4章分别介绍操纵控制系统传感器组件和操纵执行装置;第5章介绍用于水面舰船和潜艇的几类典型操纵控制设备的需求分析、工作原理和技术方案;第6章介绍船舶智能航行控制技术。 本书的特点是注重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并给出实际案例,可供船舶操纵控制技术领域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从事船舶操纵控制技术应用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大学生学习参考。
本书是介绍天线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技术类手册,共计8个分册。覆盖了天线工程领域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主要包括:一、天线相关的电磁理论基础概述,并挑选了非常规天线中的一些近期新理论主题,如纳米天线和超材料天线等;二、天线单元与阵列设计,介绍了传统天线设计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尤其是特殊用途的高性能天线设计,还包含了天线测量的系统和方法;三、天线应用及系统,介绍了在各种无线系统中天线设计的具体考虑并给出了实例。本册内容如下:1.小天线的辐射效率测量;2.毫米波及亚毫米波天线测量;3.基于人体模型的可穿戴可移植天线评估;4.蜂窝移动基站天线系统;5.MIMO系统与终端天线;6.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天线;7.局部放电检测系统中的天线;8.汽车雷达天线;9.车载卫星天线;10.卫星通信智能天线。
本著作围绕多载波宽带信号的盲估计与识别方法展开研究,主要工作是在先验知识未知的情况下,先对多载波宽带信号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在已获知信号参数的情况下,再对信号的调制方式进行识别。本著作提出了用于多载波宽带信号参数盲估计的自相关和循环自相关、高阶累积量和高阶循环累积量算法,提出了能用于多载波宽带信号识别的循环平稳性、高阶统计特性结合深层神经网络的算法等等,并将所提出的算法拓展到了各类多载波宽带信号的盲估计与识别方面。在提出算法的同时,还考虑了如何增强算法的性能,即研究如何提高算法压制噪声的性能以适应实际的情况。
本书以智能材料与器件为基础,以结构健康监测与控制为目的,较深入、全面地介绍了智能监测技术领域的科研成果与理论体系。(智能材料与结内健康监测)分为四篇,共二十一章。第一篇是"光纤传感与监测技术",介绍了光纤特感元件和技术的理论基础、结构与特性,介绍了预应力能应力测试技术、缓索智能结构和智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素结构等;第二篇是"压电传感与监测技术",介绍了压电传感元件及其特性,介绍了路轮轨力实时监测和桥梁标动监测;第三篇是"形状记忆合金与智能结树",介绍了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深测裂纹和主动控制裂纹扩展、防松蜂母和自动均载传力片,以及自适应无缝线路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第四篇是"典型工程应用",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典型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高光谱感混合光谱分解》特别致力于线性光谱混合分析和解混。本书共包括以下几部分:监督式线性光谱混合分析(第2-8章)、非监督式线性光谱混合分析(第9章)、寻找非监督式线性光谱混合分析中的虚拟特性元(第10-14章)、多光谱线性光谱混合分析(第15章)、结论(第16章)以及附录。
本书分为上、下2册,共6部分、64章。书中不仅全面涵盖了卫星定位、导航、授时(PNT)技术和民用应用的近期新发展,还讨论了基于其他机会信号和传感器的替代导航技术,并对消费者和商业应用的集成PNT系统进行了全面论述。 上册重点介绍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及其工程和科学应用。从GPS和其他相关PNT发展的视角开始描述,讨论了当前全球和区域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RNSS)、星基和地基增强系统,以及其互操作、信号质量监测、卫星轨道和时间同步等内容;介绍了卫星导航接收机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和在城市环境下解决多径挑战的方法,处理欺骗和干扰以确保PNT完好性等方面的内容。总之,上册是关于卫星导航的工程和科学应用的。 下册重点描述利用替代信号、传感器和集成PNT技术为消费者和商业应用提供的PNT服务。PNT技术包括多样的无线电机会信号、原子钟、光学、激
该书是激波边界层干扰主题的第一部专著,收集了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涉及方方面面的激波边界层干扰问题。由本领域国际知名专家贡献他们在有关激波边界层的重要实验、计算和分析问题上的观点,并将近期新成果撰写成书,内容涉及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动(含稀薄流)中的激波与湍流、层流边界层的干扰以及激波-激波干扰的现象、理论、机理解释、计算模拟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天线技术手册.1》由(新加坡)陈志宁主编
9787111705161 9787111669531 商品名称: 碳化硅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原书2版) 作 者: [日] 松波 弘之 大谷 昇 木本 恒畅 中村 孝 等 市 场 价: 168.00元 ISBN 号: 9787111705161 出版日期: 2022年7月 开 本: 169*239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以日本碳化硅学术界元老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松波弘之、关西学院大学教授大谷昇、京都大学实力派教授木本恒畅和企业实力代表罗姆株式会社的中村孝先生为各技术领域的牵头,集日本半导体全产业链的产学研各界中的骨干代表,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结合各自多年的实际经验,撰写了这本囊括碳化硅全产业链的技术焦点,以技术为主导、以应用为目的的实用型专业指导书。书中从理论面到技术面层次分明、清晰易懂地展开观点论述,内容覆盖碳化硅材料和器件从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不仅
本书分为上、下2册,共6部分、64章。书中不仅全面涵盖了卫星定位、导航、授时(PNT)技术和民用应用的近期新发展,还讨论了基于其他机会信号和传感器的替代导航技术,并对消费者和商业应用的集成PNT系统进行了全面论述。 上册重点介绍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及其工程和科学应用。从GPS和其他相关PNT发展的视角开始描述,讨论了当前全球和区域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RNSS)、星基和地基增强系统,以及其互操作、信号质量监测、卫星轨道和时间同步等内容;介绍了卫星导航接收机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和在城市环境下解决多径挑战的方法,处理欺骗和干扰以确保PNT完好性等方面的内容。总之,上册是关于卫星导航的工程和科学应用的。 下册重点描述利用替代信号、传感器和集成PNT技术为消费者和商业应用提供的PNT服务。PNT技术包括多样的无线电机会信号、原子钟、光学、激
本书的目的是介绍在光通信和网络领域的先进和新兴的一系列话题。本书主要基于第五代光传输系统和网络,其特点是通过时间、频率和空间域处理,利用了所有光信号参数(振幅、相位、频率和偏振)。光信号传输和网络两个主题都被同等深度进行了介绍,并逐渐引入更复杂的话题。
《高光谱遥感信息获取》是一本关于高光谱遥感信息获取原理、仪器设计理论和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的著作,围绕高光谱遥感信息获取,系统性归纳总结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原理、仪器整体设计、光学系统原理和设计、电子学系统设计、仪器定标和检测、数据压缩、数据定量化处理等内容。
本分册旨在阐述天线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新开发的技术和近期新的应用程序。手册将为读者提供更全面参考信息理论、建模和优化方法,该手册将不仅涵盖所有关键的天线设计问题,而且也面向天线传播、结构、材料、制造、测量系统人员。
该书是激波边界层干扰主题的第一部专著,收集了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涉及方方面面的激波边界层干扰问题。由本领域国际知名专家贡献他们在有关激波边界层的重要实验、计算和分析问题上的观点,并将近期新成果撰写成书,内容涉及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动(含稀薄流)中的激波与湍流、层流边界层的干扰以及激波-激波干扰的现象、理论、机理解释、计算模拟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5G时代的卫星通信》主要介绍了无线电通信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新兴的领域——卫星通信与地面5G的融合。 该书通过讨论卫星通信在5G系统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和前景,阐述卫星通信可以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为地面通信无法访问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地区提供桥接服务,是解决难以部署有线的电信回传服务的理想方案,是为物联网提供服务的方式。卫星是5G及其无线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给出了卫星通信与地面5G融合系统的全面描述,内容包含融合用例和应用场景,星地融合和集成的新颖范例,星地融合涉及的关键新技术——软件自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星上处理、NGSO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卫星联合分集和切换技术、多载波卫星非线性对策、跳频卫星通信、卫星光学开关键控数据链路、超高速数据中继系统、星上干扰探测和定位、卫星通信系统高级
《高光谱感混合光谱分解》特别致力于线性光谱混合分析和解混。本书共包括以下几部分:监督式线性光谱混合分析(第2-8章)、非监督式线性光谱混合分析(第9章)、寻找非监督式线性光谱混合分析中的虚拟特性元(第10-14章)、多光谱线性光谱混合分析(第15章)、结论(第16章)以及附录。
《天线技术手册.7》由(新加坡)陈志宁主编
本书系统地讨论了用于电子、光电子和MEMS器件的2.5D、3D,以及3DIC集成和封装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和未来可能的演变趋势,同时详尽地讨论了IC的3D集成和封装关键技术中存在的主要工艺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介绍半导体产业中IC按照摩尔定律的发展以及演变的历史,阐述3D集成和封装的优势和挑战,结合当前3D集成关键技术的发展重点讨论TSV制程与模型、晶圆减薄与薄晶圆在封装组装过程中的拿持晶圆键合技术、3D堆叠的微凸点制造与组装技术、3DSi集成、2.5D/3DIC集成和采用无源转接板的3DIC集成、2.5D/3DIC集成的热管理技术、封装基板技术,以及存储器、LED、MEMS、CIS3DIC集成等关键技术问题,最后讨论3DIC封装技术。 本书适合从事电子、光电子、MEMS等器件3D集成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
本分册旨在阐述天线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新开发的技术和近期新的应用程序。手册将为读者提供更全面参考信息理论、建模和优化方法,该手册将不仅涵盖所有关键的天线设计问题,而且也面向天线传播、结构、材料、制造、测量系统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