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次死亡》讲述的是一个追寻与被追寻的故事。尼加拉瓜小说家拉米雷斯赴波兰期间,偶然看到不为人知的摄影师卡斯特利翁的摄影展,对其人生经历产生兴趣,开始通过各种线索展开追溯。 全书分为暗室与明室两部,分别借用自摄影和绘画领域的专业术语。部分由鲁文·达里奥的文章作为序章,第二部分则以哥伦比亚作家巴尔加斯·比拉的文章打头,全书十一章交替以拉米雷斯和卡斯特利翁视角叙述,奇数章里,拉米雷斯几次欧洲之行不无巧合地邂逅卡斯特利翁的踪迹,抽丝剥茧般寻绎出摄影师与奥匈帝国皇室后裔以及文艺界名流肖邦、屠格涅夫、福楼拜、乔治·桑的交游,大师身影和奇诡经历纷繁迭出。偶数章节内,摄影师从其遥远的拉美加勒比海故乡尼加拉瓜说起,其父亲的事迹,其蚊族国王的舅舅的远见与野心,直到摄影师淹留地中海的马略卡岛
《信使》讲述扬·科尔斯基,一个成为骑兵队军官的年轻的波兰外交官,他在1939年从苏联集中营出逃后加入波兰地下运动。在被盖世太保抓捕和遭到残酷虐待之前,他作为地下抵抗组织的信使,负责在波兰被占区和流亡领导人之间传递消息。从德国出逃之后,扬·科尔斯基变更了他的任务,持续终生:将希特勒的犹太灭绝行动告知盟国。他去了华沙的犹太平民窟,这样他能获得这种不人道的真实环境的手资料,很快,伦敦的领导人和高级官员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都了解了这些情况。他在政策决策者中获得了听众,而在此前他们还没有什么行动去保护那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所面临的残酷命运。
历十余年经三易稿而始成,宜其独擅千秋也。曲成赵秋谷为之制谱;吴舒凫为之论文;徐灵昭为订律,尽善尽美,传奇家可谓集大成者矣。初登梨园,尚未盛行,后以国忌妆演,得罪多人,于是进入内廷,作法部之雅奏,而一时脍炙四方,无处不演此记焉。
天京失陷后第二年5月间,太平天国在南方的最后一支部队约10万人马在康王汪海洋的带领下,从闽西进入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占据镇平县(今蕉岭县)达三月之久,8月下旬被迫远走江西,在龙南、信丰一带受到狙击,于11月间突然回师嘉应,轻取州城。左宗棠总督闽粤赣三省清军四面来剿,塔子坳一战,康王阵亡,太平军损失惨重,偕王谭体元指挥残部南渡梅江突围,至丰顺之北溪、大田被逐一围歼,全军覆没。其间发生过康王杀害侍王、塔子坳之战、康王之死、林正扬投敌并出卖来王陆顺德和“蛤蟆跳井”千人坠崖等大事件。 本书以上述太平天国的一段后期历史为骨架,融入大量民间传说和其他民间素材,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展开想象,创造出一个亦实亦虚而极具传奇性的艺术世界。文化内涵丰富,客家民俗与风情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现。
五姓望族之一的荥阳郑徽,进京赶考。由于对长安名妓李娃的过分眷恋,最终榜上无名,而随后的好友之死、李娃的“背叛”使郑徽竟然沦落为街头乞丐……看着倒在雪地里、浑身散发着腥臭味的乞丐——郑徽,李娃在几乎昏厥的同时决定重新塑郑徽……在郑徽功成名就、赴任成都府录事参军时,李娃却飘然离去……
《敦煌》是日本文学巨匠井上靖以中国为题材创作的重要历史小说之一,曾获得每日艺术奖。莫高窟的浩繁经卷如今是世人为之称奇的宝物,但是这些经卷到底是谁为何而埋,而那个未留姓名的藏经人背后,究竟还有多少谜团?井上靖用一部惊天动地的《敦煌》,引导人们前赴后继奔向那片神奇的土地。 宋仁宗天圣年间,书生赵行德进京赶考,因瞌睡错过了考试。他失魂落魄,四处游荡,偶然得到从未见过的西夏文布片。西域的气息瞬间改变了赵行德的命运,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这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 民国以还,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痴迷一生,次子因萧墙之祸无奈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败落,一群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令人掩卷三叹。 “采桑子”,本为词牌,此书名借用之。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先生赞为“时代哀音”,称其“眼界大而感慨深”,此书亦然。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瘟不躁,从容舒展中饱溢书卷翰墨之气,实有大家遗风。其“京味儿”,较之一般京味小说更为浓郁、醇厚,是从生活深层涌流出
《荣宝斋》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家族奋斗”的故事。濒临破产的荣宝斋得以延续到今天,靠的是几代人的努力。在这本书里,作者从老东家张仰山开始,缓缓讲述了荣宝斋三代人的百年往事。这其中有同行的争斗,有战争的影响,有传奇的经历,也有店铺的经营与管理。一家老店,两幅字画,百年风云,终成一品名斋。祖宗蒙荫,义仆辅佐,宽厚公平,才创商业传奇。三代人运用智慧和勇气延续了荣宝斋的生命。
本书以古老的传统农具为主要意象,把数千年悠远的农耕文化与现代社会放在同一平台上使之碰撞,从而把中国农民与土地,农具之间血肉相连甚至生死与共的关系,表现得刻骨铭心,同时农民在失去土地和失去世世代代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后的茫然,创痛和决绝,也在作家的描绘中格外惊心动魄。 本书传达了作者对正在消失的古老农业社会的凭吊,也传达出对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许多问题的敏锐思考和至深忧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通过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之眼,看着一整代的人,一整座的城市,如何在困境危局中追求生存与尊严。作者试图通过种种努力,将角色放置在时代的背景下,通过角色的种种遭遇,表现拉扯着这个特定历史时空的种种力量,让读者感受大历史中小人物的踟蹰无奈,探究小人物背后大历史的波澜壮阔与鲜活生动,进而窥见历史的形貌,这与他一贯提倡的“大历史观”不谋而合。
十余篇精心勾画,天成佳作,每页读来都是故事,清廷政治任务剖析深刻,生动翔实。
《五千年演义:秦汉兴替》写的是秦、西汉两朝200多年的历史,重点描写了秦始皇、刘邦、项羽、汉武帝等历史人物。这两代的其他三十几个重要人物和十几个重要历史事件也均有描写。全书选材得当,重点突出,宏观统筹较好。人物有性格刻画,细节描写生动。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帝——李世民。雄才伟略、雄风浩荡之千古帝无论是武功文治,还是胸襟气度,或是功勋伟业,李世民都堪称千古一帝,他十六岁勤王,牛刀初试;接着协助父亲击败群雄,夺得皇位;再领兵扫荡残余,一统天下。他自信、果敢,凭着一腔男儿热血,他血溅玄武门,杀死亲兄弟,逼父让位;他仁厚贤明,他励精图治,创下“贞观之治”。他比任何君王都更加勤政,比任何君王都更加懂得爱民,而最让历代君王们汗颜的是李世民那大度纳谏、以人为本的胸襟和智慧。就这样,他开辟了超过前朝历代的广袤疆域,开创了空前的“贞观盛世”,使
《苍狼秘史(第3部):黄金帝国》中主人公成吉思汗,一手挥舞王者之鞭,令整个世界都不得不驯服在他的马鞭下这个用自己的滚滚铁蹄,踏出一条东西文明交流走廊的使者,俨然一个在河滩上玩耍的孩子,以自己瑰丽的想象和独特的方式,发现并且重塑了这个世界当他的背影在历史的隧道里渐行渐远,身后这个帝国的大厦亦随之在时间那滚滚的车轮碾压下轰然倒塌,只留下人们对往昔辉煌一声饱含沧桑的叹息!黄金帝国,这个游牧文化在全盛时期所缔造出来的神话,如同流星般短暂,然而却在一瞬间照亮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天空,并且最终融入了世界文明的海洋成吉思汗和他的黄金帝国,不仅仅作为一个有着辽阔疆域的真实王朝,更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给后来的人们留下了永恒的思考和追问……
从前,西域有个小国,叫楼兰。楼兰的罗布泊,是楼兰人的神,是是楼兰子民的生息之本。由于长期夹在匈奴与大汉王朝的争夺之中,弱小的楼兰不得已做出迁离罗布泊的决定。没有了罗布泊,楼兰和楼兰人将会走向何方? 日本文学巨匠井上靖用朴实的文字,讲述着神秘楼兰古国的变迁。井上靖的小说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及对中国西域的憧憬和梦想。短篇小说集《楼兰》里有一篇《狼灾记》,曾被导演田壮壮同名搬上大银幕。另井上靖还创作长篇小说《敦煌》和《孔子》、《天平之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