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年前的1812年,《格林童话》出版第1版第1卷;1817年出版第1版第2卷。此后,经过多次删改、增补,这部经典著作于1857年出版格林兄弟生前*后的第七版,从*初质朴的多元化民间实录,被基督教文化改造成中产家庭读物,许多原始的民间故事被删除或替换。本书为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版,以1812与1817的初版全集为底本,恢复格林童话初版全集的原貌,被誉为 了不起的版本 。
莎士比亚留存至今的戏剧共 39 部,其中悲剧和喜剧*为普及。本套书收全了莎翁所有的 10 部悲剧和 13 部喜剧。对莎剧的分类主要参考了权威的牛津版和诺顿版的《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的写作经历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从初学阶段,到成熟时期,再到和解剧时期。因此,本套书的悲剧和喜剧两部分剧目,均按照莎士比亚写作时间的先后依次排序。读者将更容易领会莎士比亚的写作脉络。本书的排序综合参考了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以及国内莎学前辈裘克安、刘炳善等对莎剧的排序。 本书所用译文的底稿,是朱生豪翻译并亲自编辑,由世界书局于 1947 年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编辑过程中完全没有删改,仅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对个别的错字、标点等做了调整和修改。力求呈现给读者原汁原味的阅读感受。 全套书共分为 5 册,悲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名潜,号五柳先生,谥曰靖节。江州寻阳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诗人、辞赋家。本书由袁行霈先生笺注,收陶渊明全部存世诗文辞赋作品,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元诸本及总集、类书。笺注重于史实、本事、名物、地理、人物,并单列 析义 一项,于诗文作意,发隐抉微,为陶集注本中集成之作。作者对书稿进行了多处校订和勘误,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版本。
《中国文学概论》是作者在日本爱知大学讲授中国文学的讲稿。全书共分五编,*编为总论,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文学加以考察,其余四编分论诗赋、词曲、小说、文章,即论述各种文学体裁的源流演变、体制风格。鉴于长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偏重于史的描述和单个作家、作品的评论,本书建立了一种多侧面的透视文学现象的方法和概论式的分析体系。全书内容简明扼要,又具有理论深度,被多所高校选为教材。作者对书稿进行了多处校订和勘误,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版本。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言、意、象、境为核心,探讨中国诗歌艺术理论;下编具体论述,分析屈原、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温庭筠、韦庄、苏轼、周邦彦、陆游等11位诗人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全书将诗歌理论与诗歌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将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与诗人之艺术的具体研究互相印证,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经典之作。
本书选取《前汉书》和《后汉书》的人物传记,编译为白话故事合为一本。本书中的故事,有的只是一个场景,有的是一段完整的个人经历或历史事件。本书选取的人物,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一应俱全,读者可以从本书中领略到汉代历史的跌宕起伏。 本书从汉代史书《史记》中选取著名人物的传记,用白话演绎成通俗故事。本书选取的人物多为人生经历丰富的帝王贵族,,用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来唤起读者对《史记》这部古书的兴趣。本书在精准把握原著的基础之上,还做了合理发挥,用轻松俏皮的口吻与读者对话。 本书从春秋编年体史书《左传》中选取原文片段,编译成白话故事,讲述当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和政事。本书时间跨度大,事件和人物较多,在故事中还保留了一部分文言字词。
本书为知名时事评论员、《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近两年的时评文章精选集,是《时评中国》系列的第4本。 本书分为“思维方法”“时代记录”“冰点暖评”“不同观点”“媒介素养”“写作精要”六辑,将延续《时评中国》系列对于社会议题、民生热点的理性评论,同时在内容体例上,将进行升级调整,增加对评论写作的实践性指导,对近年高考作文题进行专业分析,提炼评论的写作方法,以满足广大中学语文老师和学生对于评论写作方法的关注与需求。
愈庐 乃袁行霈先生斋号,《愈庐论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袁先生对于诗歌研究的体会、思考与见解,如《古典诗词与性情的陶冶》,下编为袁先生对自《诗经》至《台城路 塞外七夕》五十多首古典名篇的精彩赏析,旨趣高雅,言语亲切。《愈庐论诗》兼具学术性、趣味性、通俗性,是启发民众感受古诗词之美,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佳作。作者对书稿进行了多处校订和勘误,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版本。
《彭见明作品自选集》分 小说卷 和 散文卷 ,为彭见明四十年文学创作之精选,收有小说处女作《四妯娌》、成名作《那山 那人 那狗》,散文名篇《客来客来》《瓜骂》,全新散文《阿来 马尔康》《青涩依依》《抬举》等,且大部分内容为首次结集出版。两本书文前均收有14幅彭见明先生近年来作为主业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两书集中展示了彭见明先生卓越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艺术境界。
《诗词与小品》主要分为三部分:论诗绝句一百首、愈庐诗钞、听雨集。部分作品为袁先生首次发表,主要包括对一些诗词的注解、自己创作的诗词以及生活中的一些感悟随笔。《诗词与小品》以诗和文的形式记录了袁先生的经历,包括听雨、书趣、山桃、燕南园62号等,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古典文学大家的日常。作者对书稿进行了多处校订和勘误,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版本。
《我们的老时光》 本书是知名作家肖复兴2022年暖心之作,亲选了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散文名篇,特别收录了十六篇从未结集发表过的新作。 这是一部感慨时光流转、命运变迁的作品,以 时光 为主题,为线索,可以说,时光是这部作品的主角。作者肖复兴徜徉在往昔的岁月里,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的故乡,有他的大院。那里有他的一天明月,有他感受过的温暖的一切。他用尽余生,走来走去,实际上从未走出过那些美好的岁月。他始终带着这些岁月一起前行。 一道刺目的光,照亮尘埋网封的一件件往事,溅起四周一片尘阵飞扬 ,肖复兴忆往事、怀亲人、念旧友、追故人、感人生,用生动的笔触描摹出生活本质的肌理,流露出至善至美的人间真情。一种惘惘依依之情,贯穿和缭绕其间。作品基调是亲切和朴实的,通过描摹小人物的点滴生活,抚慰
“在某个瞬间,这幅场景所显露出的世俗的浩瀚魅力让我们屏息叹服……接着,隐约的恐惧悄悄地渗入了我们的灵魂。”1930年9月,密斯卡托尼克大学的四名教授带领一支科考队伍,前往南极洲冰封的荒野采集矿物样本。驻扎营地后,他们发现了三块神秘的岩石碎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决定继续向西探险寻找新的样本。一路上,他们飞跃了高得离奇的巍峨群山、梦一般的神秘土地,仿佛穿过一扇大门通往了充满奇迹的禁忌世界,而那里掩藏着一个几乎人类理解范围的恐怖秘密……H.P.洛夫克拉夫特的名篇《疯狂山脉》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极地探险的“英雄时代”里的故事,同时也为20世纪的科幻文学拉开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
本书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洪治纲文学评论集,隶属“新时代文学批评丛书”。 全书分三辑,收录作者二十篇论文,另有总序和后记。 辑“新世纪观察”,窥探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各个侧面,包括《论日常生活诗学的重构》《重申物质与身体的书写意义》《论新世纪小说的轻逸化审美追求》等。第二辑“聚焦非虚构”,探讨非虚构写作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包括《论非虚构写作的反自律性及其局限》《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主体情感与观念》《论非虚构写作的历史意识》等。第三辑“作家与作品”,具体分析余华、莫言、朱辉、张柠等作家及其作品。整体而言,论述依托具体文本,细致扎实,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