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指的不是「要成为小说家所必须上的十三堂课」或是「小说家去听的十三堂课」,而是上海复旦邀请作家王安忆驻校上课,透过课堂演讲资料的整理而产生这本书,对于的文学教育而言,它提供学院的文学理论与小说作者的实务经验得以碰撞的机会,另一方面,透过课堂的讲述,小说作者的创作观与教育观也得到彰显。邀请作家进入里面演讲,西方最为著名的有「诺顿讲座」(其中卡尔维诺《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和艾柯《悠游小说林》已有中文译本),但「诺顿讲座」的遴选基本上还包含了对作家的高度敬意与认证,也因此讲座的演讲对象包含了许多研究文学的教授,这促使作者的讲稿都十分慎重其事,甚至积极地在讲稿中陈述对于小说的见解与创发新理论,这使得这些讲座辑录包含了抽
本书共收录了艾略特在1919年至1936年期间18篇评论文章和演讲稿。凭借其深厚的文学蕴涵和冷静敏锐的洞察力,这名出色的批评家对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时代重要性的代表诗人进行了承前启后的审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批评的意义和手法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