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琳(J. K. Rowling)的“哈利·波特”系列自1997年问世以来,透过小说和电影,这部饶富魔法趣味的作品已经成功引了全球数百万读者,各地的粉丝与罗琳的作品也一起成长,无论是当代的优秀作家或学者,都从中汲取过灵感。 这本书的作者从英国的神话和传奇角度出发,全面解读了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本书广涉英国历史与斯堪地纳维亚中古文学等领域,带领读者追踪哈利·波特中隐藏的历史谱系,诸如纯血统巫师是否为诺曼人的反映、伏地魔是否为寻求恢复的专制君主、邓布利多是否为前凯尔特人德鲁伊哲学家、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各种象征的涵义等问题。作者认为,神话和传奇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文学创作的欲望,因此在研究和理解人类文明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古欧洲的传说、中世纪文学、古典文学和近现代文学都是藉由集体想象力的
好莱坞首屈一指的故事写作顾问,约翰·特鲁比作家工作室创始人。先后在迪士尼、索尼、福克斯、BBC及HBO等多家机构担任故事写作顾问和“剧本医师”,“诊断”过的影视剧本超过1800部。特鲁比的剧本写作与类型创作课程,已吸引全球数万人上课,学生包括作家、编剧、导演、制片人,诸多好莱坞卖座电影都出自他的学生之手,比如《西雅图夜未眠》《星球大战》《怪物史莱克》《猩球崛起》《加勒比海盗》《X战警》《品牌对品牌》《亚当斯一家》《美食总动员》……多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文学奖得主,也是他的学生。《故事写作大师班》是他30年故事创作与教学经验的精华,已经畅销十余年,包含故事写作的整套秘诀,可以让创作者精准找到对的方法,写出引人入胜的好故事。
本书通过对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作品的解读,还原李商隐的生活经历及其精神追求。作者从李商隐所处的时代讲起,每日一讲,共十五讲,描绘了其出身、身边人物群像、感情与婚姻,进而分析其诗作的美学内涵以及宗教对其创作的影响等。李商隐的诗常被人说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而作者的解读平易晓畅、引人入胜。作者以诗意的语言、丰富的细节、独特的理解,描绘出一个有别于以往认知的鲜活的李商隐。
本书是流沙河先生讲解《诗经》的作品,由流沙河先生在成都的讲座整理而成。他从诗经305篇中择取81篇典型篇目,从诗歌的本质出发,对诗经进行了解读。与市面上其他“注解”《诗经》的书不同,流沙河先生在书中的讲解非常注重当时的社会场景,注重诗歌的感情,语言非常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其中还有不少四川方言的使用,让人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本书在修订的过程中,增加了历代诗评的部分,选取方玉润、王夫之、闻一多等人的评论,与流沙河的讲解相互映衬。增加了93幅插图,包括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的图片和中国古画,诗、画、评一体,全方位理解诗歌内容。增加了生僻字注音和地名标注,无障碍阅读。
王蒙先生站在88岁的时间点上,重新对《红楼梦》做了一次全新的解读。他以八十余载的人生阅历、七十余年品读感悟、320个鲜辣观点、70首诗词解析、80次答疑解惑,全方位拆解红楼,可以说是以大师视角来看中国伟大的小说《红楼梦》,从此岸幻境回应彼岸人间,讲出了《红楼梦》的深度和厚度。其深刻而又辛辣的解析中透露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物、对人生的悲悯,在众多红学研究者中,自成一景,无可比拟。
《人间词话精读 大师笔下绝美诗词品鉴》 《人间词话》是学术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也是百年来最负盛名的词话经典。王国维用中国传统诗论的形式,传达西方美学的严密体系,使得这部精妙的词话布满了美丽的陷阱。苏缨将《人间词话》放进哲学、美学与时代的大坐标里,融入中国传统诗论及西方美学理论,参考有清一代的文学背景,从《诗经》到纳兰词,举凡数百首诗词佳作,对六十四章词话依序解读。在当代审美视角的观照下,发前人所未见,细致入微,切中肯綮。这是一部蔚为壮观的词的历史,有关词人的天机人世,有关词的演进兴衰。循着王国维的行迹,在这条时而婉转时而激荡的诗词之河漫溯,与心底一个个名字重逢:温庭筠、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苏轼、秦观、辛弃疾、纳兰容若……无论帝王与浪子,伟丈夫与伤心人,只有词可以铭记他
陶渊明以及他的诗文、事迹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题材。考察这些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体现的中国文人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及其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从美术史的角度,则可以看出同一个陶渊明,在不同朝代、不同画家的笔下表现的重点和手法有何变化,进而可以探寻这类绘画题材和画法之继承与创新的一些线索。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8》是《巴黎评论》数字编号系列的第8辑,收录传奇文学杂志《巴黎评论》对以下15位当代著名作家的长篇访谈:罗伯特·潘·沃伦(《国王的人马》作者)、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作者)、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琼·狄迪恩、J.G.巴拉德、詹姆斯·索特(《光年》作者)、比利·怀尔德(影史第一编剧)、马克·斯特兰德、马丁·艾米斯、盖伊·特立斯(《邻人之妻》作者)、杰夫·戴尔、阿莉·史密斯、乔治·桑德斯、劳伦斯·费林盖蒂(《心灵的科尼岛》作者)、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本书首版于1989年,全书共分六章,每章一论,每论内部条理清晰,六论间彼此关联,论证严密,形成了中国诗论独特而深微的研究特色。出版后,学界评价甚高,并被日本、韩国相关院校列为阅读书目。惜首印量不多,读者之需求未能较好满足。今出版三十周年之际,作者对原书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予以再版,以飨读者,可谓功在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