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动作伴随着我们,就像磷光从属于磷一样;不错,它们使我们受到了耗损,但也构成了我们的光辉。”二十八岁的纪德,游历北非、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南部,在崭新的天地间写下《地粮》。他狂热地表达生命的能量,想摆脱文学界的矫揉造作,宣称要让文学“赤脚踩在地上”。六十六岁的纪德,用一生的思想食粮回应少作,时隔半生,再度谈论爱情、孤独、自由、欲望,凝结成一段段沉思中的美丽箴言,命名为《新粮》。
《破壁与神游》为诗人陈先发三十年写作精华精选作品集。精选了作者在各个时期获得广泛阅读、颇具影响的短诗、长诗、“诗哲学”随笔、媒体专访,如《前世》《养鹤问题》《九章》《了忽焉》《黑池坝笔记》等,表现出作者宏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学术功底、敏锐的问题意识与坚实的人文立场。此外诗人在题材、语言、意象上的探索,在体例结构与语体风格上的开掘,都具有原创性和典范性,对当下汉语写作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与启示价值。
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曾在国内诗坛掀起浪潮,成名后,她并未停下脚步,继续在诗歌的世界里寻求更多的个人表达,继续用忠诚于自己的文字,抒发她对乡土、对世间的炽热的爱。本书是余秀华的第四部诗集,收录其近年来新创作的诗歌150余首,她的诗歌具有大胆绮丽的想象力,而她对生活苦痛的描述,力透纸背,光明坦荡,给人以生命的鲜活力量。 在这本充盈着爱的新诗集里,对故乡的深情,对亲情、爱情细腻的坦诚,对日复一日生活的敏锐感悟,一如既往地呈现在余秀华充满个性的诗意语言里;与此同时,加入了对生活本质更深层面的思考,整体更趋成熟。暌违八年,再度回归诗坛,余秀华自称完成了写作的使命,因为“我所有的爱里面,对文字的钟情经久不衰”,而在最忠诚的文字面前,“一切的苦厄都成了配菜”。
小狗只有纯粹的快乐和当下的体验,不受过去的阴影束缚,不为未来的道路担忧,生活的每一个路口,都是一次新的追逐。 用尽全力快乐着,永远对生活满怀希望!我们这一生注定会得到很多很多爱,让我们变得强大而温柔。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 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佳作。 豆豆,以她的才华,探部一个有机的、无定形的、陌生的、暧昧的和未曾臻达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浓墨重彩的经历以及令人欷歔的爱情故事创造出了一种超然背叛的意志、而这意志是那样的静谧、清明。 丁元英,这位传统文化的叛逆者在柏林私募基金分红会议上突然宣布私募基金解散,结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带利用文化密码对中国股市屠杀性掠取,孑孑一人回到中国某古城隐居下来。 芮小丹,一位从小在法兰克福长大的中国女了,侨居异国的边缘感使她对主流社会充满了天然的渴求,刑警的职业使她与丁无英不期而遇…… 俩人从音响发烧友变成爱情发烧友,直到迎接那冲天的光焰…… 一个作家的品质,在豆豆身上达到了极至,作品主题的睿智和简约,出色地表现出
本书作者王计兵是一个外卖员,奔跑的行程累计15万公里,相当于沿着万里长城跑15个来回。在城市穿梭的日子里,他看到 多跟他一样为生存奔波的人,外卖员、农民工、保洁员、保姆。他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地奔波,却跑丢了自己的身份:既不能在城市中找到一个落脚之地,故乡和父母又在不断远去。 如同一个来自底层中国的行吟诗人,王计兵记录下自己和他们的狼狈,以及作为劳动者的自尊。他写道:我也有自己独立的国度,我沸腾的血,就是我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嶙峋的瘦骨,就是我耸立的山川。 这些在赶时间的间隙,写在烟盒上、废报纸上的诗句,是来自劳动现场的民歌,生机勃勃,粗粝尖锐。有些被偶然传到网上,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共鸣,单首诗歌阅读多达2000万人次。本书就是他诗歌的 集结出版。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 人们亲切地喊她 敦煌的女儿 ,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 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 坚守。 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 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本书 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 申遗 及 数字敦煌 背后的故事。
坂本健一著的《今日店休》介绍:在大阪的黑崎町,有一家开了七十年的青空书房。 每逢周四、周日的店休日,老店主坂本健一就会贴出手绘海报, 写下对书的眷恋,画下人生四时的温暖感慨, 时间久了,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买不起书的年轻人、没上过学的中年人、鼎鼎大名的文学家, 都喜欢到这里来。 开了一辈子旧书店,坂本先生优选的愿望是 让好书与好人相遇,与妻子共度一生。
《礼物:米沃什诗歌1931-1981》汇集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1931年至1981年间的诗作,按创作发表的年代,收录《冻结时期的诗篇》(1933)《拯救》(1945)《白昼之光》(1953)《着魔的古乔》(1965)、《没有名字的城》(1969)、《太阳何处升起何处降落》(1974)和《珍珠颂》(1981)等129首诗篇。既有色彩浓郁的抒情与描写的长诗,也有激烈愤慨的嘲讽与批判。在此期间,米沃什见证了诸多历史事件,也经历了辗转移居法国、定居美国等人生遭遇,写下《礼物》《菲奥里广场》《世界》等传世名篇。 本书与《但是还有书籍:米沃什诗歌1981-2001》共同构成《米沃什诗集》(平装便携版)。
柯勒律治是英国浪漫派代表人物,与华兹华斯、骚塞并称“湖畔诗人”。他的诗想象瑰丽,语言华美,富于玄思。而袁宪军教授的译笔也清丽、典雅,与原作颇为契合。书中,袁宪军教授不仅选译了柯氏《老水手之歌》《忽必烈汗》等名篇,还着力迻译了柯氏精美的叙事诗及富于哲理的诗剧,这对读者更全面、深刻理解诗人无疑是有极大裨益的。
★本次选本收录了15位蜚声当代诗坛的诗人共150篇作品,以作者出生时间为序排列,选取了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综合呈现。具体作者包括:食指、北岛、江河、芒克、舒婷、杨炼、梁小斌、翟永明、顾城、欧阳江河、王家新、骆一禾、张枣、西川、海子。★书里收录由很好朗诵家配乐朗诵全部选篇内容,聆听诗歌灵魂本来的味道。
冯骥才著的《俗世奇人(足本经典名著口碑版本)/ 语文 阅读丛书》是一部描写天津卫清末民初奇人异士的力作,小说里的人物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活灵活现,读完小说掩卷之后,你会看到活脱脱一群立在书上的天津卫奇人异士。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鲜明的人物性格、生动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尤其是作者精练、有画面感的语言,准确地为读者勾勒出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各色人物。
他于现实中毁灭,又随诗画永生。本书是一部纪念卡夫卡逝世100周年的诗画集,收录了卡夫卡41幅画作与118篇诗作。这既是理性的编排的结果,也是对这位“文学圣徒”以41年的短暂人生创作出118篇不朽杰作的虔诚致敬。卡夫卡的一生充满障碍和绝望,正如每一个步履维艰的现代人。因此,我们翻开本书,不仅是踏上一段灵感与失落交替上演的文学之旅,更是在囹圄人生中,寻获一份卡夫卡式的理解与共鸣。
这些烈士们的珍贵遗诗充满了对共产主义的满腔赤忱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表现了革命先烈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愿为革命粉身碎骨的坚强决心,同时也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正是这些革命先烈——新中国的创造者、奠基人——为了我们的事业,在我们的前头光荣地牺牲了。作为后死者的我们,则更任重道远。我们继承了他们的战斗成果,并且应该加以发扬光大,是他们和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亿万人民群众造就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我们则要把她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光荣义务。 我们学习这种诗与人的“革命回忆录”,对于我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建立革命人生观与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大有益处的。
本书是20世纪著名德语诗人希尔德·多敏的诗歌精选集,由华东师范大学德语系副教授、豆瓣2024年度德语译者黄雪媛翻译,并收录万字译者序,首次向中国读者详细介绍这位杰出的德语女诗人。多敏的诗歌有着“简洁的完美”,具有“非常的魔力、爱、同情以及敏锐”。多敏兼具犹太民族和德国文化双重身份,经历了漫长的流亡,作品跨越战争年代。她在诗歌中呼唤人性的良善和勇气,呼唤着那些可被唤醒的人。迄今为止,多敏的诗作已被译为20多种语言,她神奇地把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层次和社会阶层的读者连结在一起。人们喜欢读她的诗,也许恰恰是因为她简单干净的词语散发着“人的气息”。
本书是诗人余秀华的第三部诗集的全新再版。收录经典诗作约150余首,呈现了诗人一如既往对爱情、亲情、日复一日的生活的感悟,也有成名后,对新的生活经验的理解、表达。相对于诗人的前两部诗集,这本诗集中,诗人的个性更加鲜明,诗的语言和经验提炼更加准确,可以说是诗人渐趋成熟的诗歌写作成果。
“深度意象派”“新超现实主义”大诗人、普利策奖获得者詹姆斯·赖特的毕生创作,十部诗集整体呈现。马,蜥蜴,海鳝,火炬树,珍妮,罂粟花,炼钢高炉,寡妇,矿工,饥饿的影子……从现实中提炼神秘,再造一个盛大、多情、蓬勃的世界。厚达800多页,收录近400首诗歌,系统收录了赖特的诗歌、散文诗和翻译作品,忠实再现了诗人的成长、探索与蜕变。全书共十部分:前两部分是传统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传统诗歌的声音和结构之美;中间五部分记录了赖特创作的突变,传统格律与修辞几乎荡然无存,简单的语言和自由的节奏释放了诗人强大的意象塑造能力;后三部分,让我们看到更加丰富的赖特——诗歌形式更加自由多变,诗人用包容的态度构建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内容简介 书号:9787559476197 书名:一次旅行 定价:6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内容简介 在学神的世界里,A同学从清华毕业后申请了在全球排名*的博士项目, B同学从剑桥毕业前便收到了多家知名企业的录用通知 他们似乎轻而易举*能考取世界*学校,毫不费力*能入职大型跨国公司,这些表现优异的中国学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社会学者姜以琳针对北京排名前十的五所高中分别采样,选取28名学生展开跟踪调查,他们是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青少年,是出身精英家庭(家庭收入位列全国前10%)的年青一代,这段超过7年的观察,记录了他们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初入职场的人生关键阶段。 研究发现,中国的精英学生在高中阶段便形成了根据考试成绩与轻松程度划分的四个等级:学神、学霸、学渣、学弱。要胜出,还要轻松胜出的才是学神,位居顶端的学神享有家长及学校的无限支持和特殊资源,
《艾青诗选》收录诗人艾青诗歌创作各时期经典作品近百首,如读者耳熟能详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火把》《北方》《向太阳》《我爱这土地》等。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
《余光中(诗歌精读)》是余光中生前 授权、亲自审定目录的诗歌精选集。余光中是我国 诗人,著有诗歌《乡愁》《春天,遂想起》《乡愁四韵》等。本诗集分为乡情、亲情、自述、人物、咏物、即事、即景七辑,收录的100多首诗歌,都是进入余光中诗歌世界 的精品。
怎样度过人生的低潮期?安静地等待。好好睡觉,像一只冬眠的熊。锻炼身体,坚信无论是承受更深的低潮或是迎接高潮,好的体魄都用得着。和知心的朋友谈天,基本上不发牢骚,主要是回忆快乐的时光。多读书,看一些传记。一来增长知识,顺带还可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趁机做家务,把平时因忙碌顾不上的活儿都抓紧在此时干完。在内卷严重的今日,“恰到好处”是人人都需要的生活态度。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时机恰到好处的结果,每个年纪都是恰到好处的自己。本书将协助你深入自己的内心,窥见久存心底的问题,教你如何构建合理期望,在欲望和现实中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