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是20世纪中国书法帖学方面的杰出代表,写兰亦驰名海上。在“白蕉热”日益高涨的当下,人们关注点多停留于其书画方面的成就,而对其诗词方面的成就尚未充分挖掘。作为民国诗、书、画俱佳的文人,他一生从事文艺,所作诗词甚多,尤擅五言古体诗,有“五字长城”之目。其词作婉约清空,被林庚白评为“几欲突过古人”。此外,白蕉亦曾作新诗,于1929年出版《白蕉》新诗集,颇受瞩目。可惜的是,白蕉先生生前没有自编诗词集,亦未闻有自存编定稿,传世诗词作品甚为零散,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本书计划收录目前搜集到的白蕉旧体诗词和新诗,共计一千余首,以全面展示白蕉先生的诗词创作,留存文献,以为白蕉诗词整理补白,弥补未成体系的遗憾。
两千年来,一个古老的组织誓言保守人类起源的秘密,竭尽全力寻找一个自远古时代便已存在的宿敌,这个庞大的威胁具有消灭人类族群的邪恶力量, 而所有一切物种本质谜团的线索,都指向失落的神话之城亚特兰蒂斯 从事自闭症研究的遗传学家凯特,无意中发现智人突变转化的关键要素 亚特兰蒂斯 ,竟也是1918年杀死全球五千万人超级传染病西班牙流感的始作俑者,却因此莫名遭到神秘组织伊麻里的追缉。 在地下反恐探员大卫的协助下,两人发现伊麻里掌握人类自古至今的历史进化秘密,与其背后的恐怖动机。原本互不信赖的凯特和大卫,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携手合作,一起解决这桩危及全世界的跨国阴谋,而亘古以来关于人类进化的*谜底也即将揭开。
目 录(第 辑) 序一 许渊冲 序二 铁凝 遇 见 朗读者 濮存昕 朗读文本 老舍《宗月大师》 朗读者 蒋励 朗读文本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叶芝《偷走的孩子》 朗读者 柳传志 朗读文本 柳传志《写给儿子的信》 朗读者 周小林殷洁 朗读文本 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朗读者 张梓琳 朗读文本 刘瑜《愿你慢慢长大》 特别嘉宾 许渊冲 朗读文本 无名氏《诗经小雅·采薇》 莎士比亚《如愿 人生七阶》 莎士比亚《哈梦莱》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 毛泽东《沁园春·雪》 陪 伴 朗读者 杨乃斌 朗读文本 冰心《
本书立体、全面地向读者展现了诗词作品的光彩。收入诗词总量多达七十八首(一些不严肃的出版物所收入的非诗词作品及所写的非诗词类韵语一概不取),纳入了现在已经公开披露并经严谨考证的所有诗词,比中央文献出版社
《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是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发表于 1989年的6月至2001年3月期间的文学评论集。90年代的文学可谓现象迭出,话题众多,王干当时作为《钟山》杂志的编辑,深入参与其中,及时写作,及时传递当代文学的最新动向,这成就了他颇具现场感的写作,成为王干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像一本散装的90年代文学史,自然如初,保存着当时原始的信息和资料,更有现场感和真实感。本书分为三辑:《专论》、《个案》、《声音》,《专论》是就一些文学现象和文学潮流作的专门论述,写于不同时期。《个案》是对具体作家、具体作品的研究和论述。《声音》全是对话的实录,保存当时的观点碰撞、众声喧哗的文学氛围。
《深蓝的故事四部曲》是深蓝非虚构作品集结之作。在书中,我们得以见证深蓝的成长与坚守,七年来,他的文笔愈加细腻成熟,但始终不渲染、不夸张,只是以诚恳平实的语言将从警期间亲历的故事娓娓道来: 《深蓝的故事1》:既有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深思,对养老问题的哭笑不得,也有医闹与“碰瓷”乱象、反映赌博害人的案件。 《深蓝的故事2:局中人》:收录为抓捕罪犯不惜“卧底”11年的三大队队长程兵,连续潜伏60小时殉职的周警长,为帮女友戒毒、自己当了警察的林所长等人震撼人心的故事。 《深蓝的故事3:未终局》:记录下两件在办案者多年追查下破获的大案,揭开错综复杂的真相与隐秘的人心。此外,还讨论了原生家庭,少年犯回归社会等热点话题。 《深蓝的故事4:在人间》:书中多数故事都与“家”有关,有互相支撑,为了家人改过自
......
阿米亥是以色列的重量诗人,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国际诗人之一。他的诗透明、睿智、幽默,既有私密的体验与个人的生活,也有宏大的命题和集体的记忆。在他的诗里,个人幸福是一切事物的准绳,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上,爱——而非上帝,是专享的避风港。他将现代与传统,个人情感和普世意义巧妙融合,再现了犹太民族的命运,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境遇。 本书从阿米亥一生创作的诗歌中精选出两百余首佳作,囊括了阿米亥创作生涯的各种风格与主题,完整又精炼地呈现了阿米亥贴近生活又富有想象力的诗歌世界。
安吉拉?卡特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巨人,被撒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一众大作家拥戴为一代文学教母。《焚舟纪》是她的短篇小说全集,收录四十二个短篇,包括曾经出版过的四个集子《烟火》、《染血之室》、《黑色维纳斯》、《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和六篇未曾结集作品。 这些短篇多以神话、传说、文学经典和宗教故事为蓝本,文学女巫卡特以精神分析学原理透视和拆解这些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旧世界的意识元件中植入女性主义观点,重装新世界的神话和传奇,构筑起与整个父权文化的神话和传说体系相抗衡的 神话重塑工程 ,成为幻想文学和女性主义的伟大经典,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有评论说安吉拉?卡特至少改变了好莱坞十分之一的产业形貌。此言非虚,适用《美女与野兽》不仅从情节和细节上表达
《顾城诗全集》收编了所有顾城抄留于存档中的诗歌,以及顾乡十余年来收集到的发表过或未发表的诗歌2100余首。作者为这些作品附上大量注释,既有对写作背景的交代,也有对诗歌流传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变化的因果交代。除了诗歌作品外,书中还收录了顾城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诗歌手稿以及书法绘画作品。
本书为中英双语版,除中文版外,附有英文版,方便读者对照学习。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后
《恶之花:波德莱尔诗歌集注》是《恶之花》的全新译本,旨在以1972年伽利玛版《恶之花》为底本,对发表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文本的波德莱尔诗歌进行一次系统的呈现、题解和对勘。同时,这部集注还收录了《波德莱尔早期诗》《 恶之花 手稿残篇》《 恶之花 序言草稿》《 恶之花 案档案》和《波德莱尔年谱》等重要文献,以及泰奥菲尔·戈蒂耶为1868年第三版《恶之花》撰写的长篇评述《论夏尔·波德莱尔》和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克洛德·皮舒瓦为1972年伽利玛版《恶之花》撰写的《 恶之花 导言》。本书可谓是迄今为止中译本收录波德莱尔诗歌及《恶之花》相关资料最多的一个版本,对波德莱尔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没有哪一对结伴旅行者像画家、摄影师、版画家、舞台设计师大卫·霍克尼和诗人、批评家、小说家斯蒂芬·斯彭德一样融洽而天赋异禀。他们共同的才华让这本图文并茂的中国行记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霍克尼在旅行途中完成的艺术作品以及斯彭德充满洞察力的文字一同记录了广阔而壮丽的景象:长城、玉佛禅寺、明十三陵神道上的动物雕像、桂林神奇的山水景色…… 他们也描绘了中国当时日常生活的风貌:上海商店橱窗外的拥挤状况,广州儿童公园内的旋转木马,如镜面一般倒映天空的稻田,成千上万的自行车大军以及霍克尼在杭州运河岸边作画时“被可爱的孩子们团团围住”的情景。 斯蒂芬·斯彭德和大卫·霍克尼各自通过文字和图像诉说故事,这些故事既有关于他们在中国碰到的诗人、画家们,也有关于他们对中国
内容提要 暂无相关内容
《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 本书立体、全面地向读者展现了诗词作品的光彩。收入诗词总量多达七十八首(一些不严肃的出版物所收入的非诗词作品及所写的非诗词类韵语一概不取),纳入了现在已经公开披露并经严谨考证的所有诗词,比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诗词集》还多收入十一首,首次公布部分诗词手迹;故而说它是收录诗词非常完备的一个版本。该书注释兼顾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需要,详细准确,对所有典故,包括语典和事典,力求注明出处和注出原文;对难懂的或解读有分歧的诗句,增加了串讲。该书考辨对诗词本身、产生背景、手稿版本等进行了周密的梳理,提供了研究诗词的新线索、新思路。赏析部分均由诗词研究领域内专家撰文,系统地向读者解读、剖析了诗词的深层含义。 《最后七年风雨路》 本书由著名作家顾保孜集三年之力潜心写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