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亥是以色列的重量诗人,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国际诗人之一。他的诗透明、睿智、幽默,既有私密的体验与个人的生活,也有宏大的命题和集体的记忆。在他的诗里,个人幸福是一切事物的准绳,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上,爱——而非上帝,是专享的避风港。他将现代与传统,个人情感和普世意义巧妙融合,再现了犹太民族的命运,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境遇。 本书从阿米亥一生创作的诗歌中精选出两百余首佳作,囊括了阿米亥创作生涯的各种风格与主题,完整又精炼地呈现了阿米亥贴近生活又富有想象力的诗歌世界。
鲁迅一生创作了新旧体诗七十余首、散文诗二十余篇,另有译诗若干。他的诗作十分精粹,有些名句甚至成为其一生学问文章的总纲和写照,至今传颂众口,如“横眉俯首”联、“度尽相逢”联。他以“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志向,以“梦里依稀慈母泪”抒写亲情,以“于无声处听惊雷”凝聚期待。鲁迅的一生是诗意的,毋宁说,他将生命活成诗。他的散文乃至小说也饱含诗意,即便是有投枪匕首之称的杂文,也像一首首讽刺诗。他浸润了温柔敦厚的诗教,彷徨于荆棘满地的路途,呐喊于荒芜寒凝的旷野,发而为诗,显示了“兴观群怨”的博大和深广,给人以警醒、鼓舞和鞭策。
本书收录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的陈独秀、钱玄同致胡适等信札13通、梁启超致胡适信札11通,香港著名收藏机构翰墨轩收藏的李大钊致胡适信札1通、周作人致李大钊信札2通。这批信札是胡适后人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嘉德春拍公开拍卖,最终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翰墨轩分别收藏,现由两家收藏机构联合将这批藏品“合璧”出版。这批信札主要写于1920-1921年间,是《新青年》编辑同人之间关于办刊和当时一些思潮的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思想界的情况,这批信札又是这几位名家信札中的精品,因此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本书属第一次正式公开影印出版这批书信手迹,编者为此写了背景介绍、释文和注解。
沈尹默是近现代 影响力的诗人,一生创作宏富,造诣高深,生前曾对亲友说:“我无字不入诗,为诗坛之 。平心而论,我之成就当以诗为 ,词次之,书法 下。世人不察,誉我之书法,实愧哉矣!”。 本书收录沈尹默新诗、旧诗、词和曲四卷。创作时间从1905年至1970年,长达六十六年。主要录自《秋明集》(1929年北京书局印行)、《漫与集》《写心集》等作者自书小册子、报刊杂志及各种出版物所登载作品。少部分为公私收藏绘画、条幅所题诗词。其中,以旧体诗 多,成就 。词的篇幅近次于旧诗。
本套书分“春”“夏”“秋”“冬”四卷,精选了哈罗德·布鲁姆教授从5岁反复阅读到70岁的文学经典,包括深具启迪和娱乐性的41个故事、传说和84首诗歌。选品内容大多是十九世纪或更早的作品,既涵盖诸如莎士比亚、马克·吐温、惠特曼、济慈、伊索、屠格涅夫等名家著作,也有不少颇有逸趣的佚名作品。这本书集合了那些优选的最敞开心扉的幻想、叙述、抒情以及思索,给予孩子清楚、独立、鲜明的自我,同时,也让每个年龄段的读者都可有所收获。
诗歌从《诗经》《楚辞》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传统诗体、新诗、歌词、歌谣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尤其是过去一百年间,诗歌由言志、言情的 浅吟低唱 ,逐渐成长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时代之歌,完成了传统到现代的转换。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中华诗词研究院编选近一百年约200首诗歌,呈现百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以讴歌伟大的时代、讴歌中华民族光明的前程,进而致敬带领中国走向富强的中国共产党。
《十方一念》精选林夕就读香港大学文学院、参与创办《九分壹》诗刊起,至2010年的100首新诗作品。从早期内容清新、形式规矩的新诗体,到如今无所不包的内涵和文体上的自由挥洒,这些伴随林夕人生中研习中文和创作歌词时光的新诗,30年来首度示人,读者可从其间窥见“林氏风格”逐渐成形的过程。 林夕形容《十方一念》中的诗作“近似诗”,“更像佛偈语”;为配合诗歌富于想象的特点,林夕更亲自挑选并设计100张图片,赋诗歌以新的神韵成就了林夕的本诗集和本图文书。 本书共分三辑,其中有 “写感悟的、写爱情的,以及写社会实况的,都为读者架起了三面屏风,望之触之皆柔顺如丝,细观之下却有林夕对社会十分敏锐的观察,哪怕他说只是一堆无以名状的分句。”(香港《文汇报》) 林夕曾表示不同意“灵感”的说法:那些所谓“感”
王维新(1785~1848),广西容县人。其作品数量大,体裁广,思想性和艺术性均达到- -定高度。这些不仅是广西珍贵的文学遗产,也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组成部分。王维新的《海棠桥词集》是一部难得的稀见词集,全书分六卷,词作共计五百二十首,体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山川景胜、田园风土、闺情相思、咏怀遣兴、题赠答谢等。 本书对《海棠桥词集》作了全面的校点和笺注,并对王维新的生平、著作、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评介。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是一部感悟中国古典诗词的大境界、阐发中国古代文化的大智慧,令人在现实中受益终生的力作。它根据叶嘉莹记录的国学大师顾随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成,di一次全部公之于世。这部著作古今中外、文史哲禅兼容,通俗雅正、情感妙理合揉,严肃庄重、幽默风趣并在,诗内诗外,谈天说地,文采飞扬,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再现了一代大师的风神情采、覃思卓识。它把作诗与做人、诗词与人生相提并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中,领会中国传统人生的妙义,感悟现实生活的哲理。
如果说: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世界,当然,一本书也能记录一个世界。 这次我们请出麓山子先生主编的本书,便是一部堪称全面记录毛泽东同志一生中以“诗言志”的大全之作。书中不仅涵盖了对以前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的全新诠释与赏读,更将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解密、流传出来的那些以前秘而未宣的毛泽东诗词的“补遗”与“存疑”之作尽汇册中。 本书搜集的大量毛泽东诗词,第一次从诗人的境界全面揭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心路历程,更从侧面详细记录了由他带领的年轻共和国的成长史。这确是一个由他用情、用心、用血、用毕生精力书写出来的世界,更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为精彩、最为真实也最为珍贵的一份精神财富!
....................
《樊忠慰诗选:渴死的水》是一部灵动清新、纯粹奇幻的抒情诗集,收录的230首诗歌是从樊忠慰已经出版的诗集《绿太阳》《日记》《家园》《雏鸟》及创作的诗歌中精选出来的,是体现作者才情的诗歌选本,有温度也有深度。通过独特的用词、色彩、节奏的组合,传递出了一股弥漫的情绪氛围,透射出了作者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这些诗歌不仅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近期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女诗人余秀华的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 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
《实用全唐诗词典》是为诠释唐诗中难解词语而编写的,可供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唐诗爱好者使用。 《实用全唐诗词典》共收各类词语约13,000余条,均采自《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除了跟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易解词和少数字体繁难怪僻的罕见词外,凡属阅读中可能成为障碍的词语均在收录之列。
包含《在我热爱的世界上游荡:聂鲁达诗选》和《看不见的河流:聂鲁达文选》2册图书。诗与文相映、互证,延展想象世界与现实风云,重现波诡云谲的世界里,诗人令人惊心动魄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