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海子印象,也许是 以梦为马 ,也许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本《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海子经典诗全集(全二册)》为海子家人推荐阅读精选珍藏版,收录了海子一生所著诗歌之精华,从这些诗歌中,我们看到了麦地、大海、村庄、鲜花、天空和太阳,这一切鲜活的意象,让每一个阅读过他的诗歌的人,都能感受到青春、梦想和生活,还有那热腾腾的生命气息。
学诗必学 平水韵 。流传至今的古诗词、楹联、曲赋俱用 平水韵 以及声律,韵律。当代绝大多数作者也仍在使用 平水韵 。过去的韵书只对所选用的韵字作韵部合并及增删。为此,在实际使用时无疑增加了许多障碍和难度。遗憾的是过去的诗韵书很不方便使用,学用者要花很多时间尚无法应付自如,非常费时费力。为此把古韵书的深奥艰涩转化为通俗易懂,让古韵书更适应当代人学习生活的快节奏,乃是本书出版的初衷。本书以《佩文韵府》《诗韵合璧》为蓝本,参酌了《词林正韵》一书。在保留原来音、义的基础上,尽量提高用韵、查韵的实用性、快捷性,让初学者一看就明白。
《给聪明孩子的故事与诗》分 春 夏 秋 冬 四卷,精选了布鲁姆教授从5岁反复阅读到70岁的文学经典,包括深具启迪和娱乐性的41个故事、传说和84首诗歌。选品内容大多是十九世纪或更早的作品,既涵盖诸如莎士比亚、马克 吐温、惠特曼、济慈、伊索、屠格涅夫等名家著作,也有不少颇有逸趣的佚名作品。这本书集合了那些*好的、*敞开心扉的幻想、叙述、抒情以及思索,给予孩子清楚、独立、鲜明的自我,同时,也让每个年龄段的读者都可有所收获。
本书为梁秉钧创作50年的诗选,分为13个小辑,包括 青果 形象香港 游诗 大地上的居所 莲叶 中国光影 食事风景 游戏 物咏 游艺 古籍 问候 和 颂诗 ,涵盖了他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主题和风格。此外,收录有台版未曾收录的新增诗作,以及著名诗人黄灿然的后记,可为读者了解、欣赏梁秉钧及其诗作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本书不仅是梁秉钧诗歌创作的总结,也是香港现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见证。
汪国真,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 1984年发表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 汪国真热 。2015年4月26日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汪国真诗文全集》是由汪国真胞妹汪玉华主编的图书,分上下两卷,搜集了汪国真这一生能找到的几乎所有诗文歌词等整理成集。本书是卷,包括三个部分:诗歌卷、古体诗词卷、采访点评卷。该套书对喜欢汪国真的读者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和收藏的意义。
洛夫,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台湾*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 诗魔 。 《洛夫诗全集》为首次在内地出版,是洛夫60多年诗歌创作之大成,充分展现了其诗歌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以及诗人在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中国之间进行整合与交融的美学嬗变,勾画出诗人上下求索的精神历程。 《洛夫诗全集》(上下卷)为精装典藏版,同时收录诗人各时期珍贵影像、书法作品、重要文论,极具研究与收藏价值。
本书是流沙河先生讲解《诗经》的作品,由流沙河先生在成都的讲座整理而成。他从诗经305篇中择取81篇典型篇目,从诗歌的本质出发,对诗经进行了解读。 与市面上其他 注解 《诗经》的书不同,流沙河先生在书中的讲解非常注重当时的社会场景,注重诗歌的感情,语言非常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其中还有不少四川方言的使用,让人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 本书在修订的过程中,增加了历代诗评的部分,选取方玉润、王夫之、闻一多等人的评论,与流沙河的讲解相互映衬。增加了93幅插图,包括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的图片和中国古画,诗、画、评一体,全方位理解诗歌内容。增加了生僻字注音和地名标注,无障碍阅读。
本书是民国文人白蕉的诗词集。白蕉是20世纪中国书法帖学方面的杰出代表,写兰亦驰名海上。在 白蕉热 日益高涨的当下,人们关注点多停留于其书画方面的成就,而对其诗词方面的成就尚未充分挖掘。作为民国诗、书、画俱佳的文人,他一生从事文艺,所作诗词甚多,尤擅五言古体诗,有 五字长城 之目。其词作婉约清空,被林庚白评为 几欲突过古人 。此外,白蕉亦曾作新诗,于1929年出版《白蕉》新诗集,颇受瞩目。可惜的是,白蕉先生生前没有自编诗词集,亦未闻有自存编定稿,传世诗词作品甚为零散,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本书收录目前所见白蕉新诗及旧体诗词共一千零八十一首,其中新诗六十五首,旧体诗九百一十四首,词一百零二阕。以全面展示白蕉先生的诗词创作,留存文献,以为白蕉诗词整理补白,弥补未成体系的遗憾。
本书是当代艺术家冷冰川的诗集,精心挑选99首藏而未发的作品,时间跨度近四十年,见证了作者在巴塞罗那和荷兰的创作历程。与诗歌相伴的还有冷冰川创作的21幅黑白刻墨画、14张手稿原迹,以及珍贵的昔日照片。诗集采用天头不开的别致装帧,使画作藏于诗歌之中,交错呈现,为阅读体验增添神秘感和趣味性。本书由设计师、 世界最美的书 得主周晨操刀,是一本既具有阅读价值,又具有典藏价值的艺术家诗集。
鲁迅一生创作了新旧体诗七十余首、散文诗二十余篇,另有译诗若干。他的诗作十分精粹,有些名句甚至成为其一生学问文章的总纲和写照,至今传颂众口,如“横眉俯首”联、“度尽相逢”联。他以“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志向,以“梦里依稀慈母泪”抒写亲情,以“于无声处听惊雷”凝聚期待。鲁迅的一生是诗意的,毋宁说,他将生命活成诗。他的散文乃至小说也饱含诗意,即便是有投枪匕首之称的杂文,也像一首首讽刺诗。他浸润了温柔敦厚的诗教,彷徨于荆棘满地的路途,呐喊于荒芜寒凝的旷野,发而为诗,显示了“兴观群怨”的博大和深广,给人以警醒、鼓舞和鞭策。
《顾城诗全集》收编了所有顾城抄留于存档中的诗歌,以及顾乡十余年来收集到的发表过或未发表的诗歌2100余首。作者为这些作品附上大量注释,既有对写作背景的交代,也有对诗歌流传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变化的因果交代。除了诗歌作品外,书中还收录了顾城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诗歌手稿以及书法绘画作品。
《诗歌年代 20 世纪80 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一书,围绕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中的大学生代表诗人、大学生优秀诗作、大学生诗歌社团、大学生诗歌报刊、大学生诗歌选集、大学生诗人书信、大学生诗会活动、大学生诗歌串联、大学生诗歌特色、大学生诗学价值、大学生诗人近况等一系列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对150余位参加过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1977级至1990级各届的大学生诗歌运动的亲历者进行了翔实、全面、生动的访谈,详述了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精彩历程,还原了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现场氛围,再现了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辉煌盛况,总结了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创作经验,反思了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成败得失,缅怀了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美好岁月,探讨了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风格特色,追认了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
《李金发诗全编》共约70万字,汇集了李金发自20世纪20年代从事创作以来的全部诗歌作品,其中包括《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异国情调 诗》《集外诗汇编》,附录则收录李金发搜集整理的578节民歌《岭东恋歌》及陈厚诚教授整理撰写的《李金发年谱简编》。同时,编者为本书添加大量注释,既有外文词汇的鉴别、勘误和翻译,也有流传与发展过程中李诗字词变化的考证与校正。除诗歌作品外,本书还收录了李金发各个时期的生活照,具有搜集齐全、校勘精细、注释确当、史料翔实等特点,堪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国现代翻译史、中西文学交流史等领域的*手资料。
中华之美 丛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旨在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中外读者共享中华之美。中国古典诗词是体现中华之美的典范, 中华之美 丛书选取自《诗经》以来的中国古典优秀韵文作品,配以与诗意相应的中国传统绘画,按时代分为8个专题,推出汉英、汉西、汉法对照三个文版,共34分册。丛书汇聚十几位中外翻译家的心血,荟萃多方面中国文化精粹,希望帮助更多外国朋友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共享中华之美,并力图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加广泛、深刻和持续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893-1976),作为政治家,是一代伟人;作为诗人,他留下的诗词作品有如21世纪中国革命的缩影,蕴含着思想、哲理、美学等丰富的精神和艺术内涵。本书选取*诗词中的经典篇目,汉法对照,并配以傅抱
本书收录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的陈独秀、钱玄同致胡适等信札13通、梁启超致胡适信札11通,香港著名收藏机构翰墨轩收藏的李大钊致胡适信札1通、周作人致李大钊信札2通。这批信札是胡适后人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嘉德春拍公开拍卖,最终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翰墨轩分别收藏,现由两家收藏机构联合将这批藏品“合璧”出版。这批信札主要写于1920-1921年间,是《新青年》编辑同人之间关于办刊和当时一些思潮的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思想界的情况,这批信札又是这几位名家信札中的精品,因此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本书属第一次正式公开影印出版这批书信手迹,编者为此写了背景介绍、释文和注解。
本书由作者本人新近修订增补,收录诗人灰娃于 文革 中身患精神分裂症始,48年写作生涯的自选诗歌65首,辅以作者回想幼年本真田园生活的散文选篇,展现诗人传奇的成长背景、灵感历程和各个阶段的精神风貌。身处动乱洪流的中心,却又独立于学院的、主流的语术之外,灰娃的诗高度原创且有极强烈的个人风格,诗人赤子之心与直觉的漫天驰骋的想象有一股超脱现实时空的强大野性。忧郁同时激昂,温柔同时倔强,如此本能且真挚的创作,使灰娃的作品拥有一种疗愈自我也医治、灵启他人的力量。
中华之美 丛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旨在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中外读者共享中华之美。中国古典诗词是体现中华之美的典范, 中华之美 丛书选取自《诗经》以来的中国古典优秀韵文作品,配以与诗意相应的中国传统绘画,按时代分为8个专题,推出汉英、汉西、汉法对照三个文版,共33分册。丛书汇聚十几位中外翻译家的心血,荟萃多方面中国文化精粹,希望帮助更多外国朋友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共享中华之美,并力图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加广泛、深刻和持续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893-1976),作为政治家,是一代伟人;作为诗人,他留下的诗词作品有如20世纪中国革命的缩影,蕴含着思想、哲理、美学等丰富的精神和艺术内涵。本书选取*诗词中的经典篇目,汉英对照,并配以傅抱
《因为思念的缘故》(上下)收入目前所能找到的顾城1987年5月以后的诗作595首,完整组诗《水银》也囊括书中。本卷囊括了顾城绝大多数在海外创作的诗歌。同时,顾城的姐姐顾乡对全书进行了大量的校注、选配了大量顾城书画作品,这部诗集是研究、探讨顾城海外作品、记录其海外生活行迹的*直接材料。
章汝奭出身名门,又历经动荡的历史岁月,对世事的浮沉,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切的体会。大半生的坎坷,难改其耿直狷介的性格,即使在艰难的时刻,也从未沉沦过。写书法、品古画、作诗文成了其苦难后的寄托与真实做自我的媒介。极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使他在诗词古文、书法乃至鉴赏等多方面学问渊博,见解脱俗。曾于1996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其《晚晴阁诗文集》,2007年又印行 续集 ,均采用手迹影印,流传甚广。在他去世后,章老的忘年交艺术评论人石建邦、资深媒体人李天扬便开始多方收集章老的未刊诗文,与已经出版的《晚晴阁诗文集》《晚晴阁诗文续集》合为一帙。从书联到辞赋,从抒怀到杂感,首次完整录入章汝奭各类诗文,辑成了这本完善的《章汝奭诗文集》。
诗天然地与爱情互为表里,如同鲜花天然地散发出芬芳。爱情是诗的代名词。崇高的爱情天然地与崇高的诗联姻,爱情诗是它们的宁馨儿。 文爱艺的爱情诗,优美细腻,淳朴自然,清新隽永。淋淋尽致地表现初恋的甜蜜、热恋的激情、相思的缠绵、思归的热切,相恋的刻骨、相遇的欢乐,别离的寂寞、失恋的痛苦,均发自肺腑、情深意厚。 这部充满柔情、浪漫的爱情诗集,是从诗人已出版的六十多部诗集中精选而成的,共收录了深受读者喜爱的情诗52 首。诗人作了必要的删改,使作品更加完美。是情侣、友人互相馈赠收藏的理想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