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诗歌里尔克留给我们这样十封给青年诗人的信。 “里尔克除却他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一个疲倦的书简家; 这十封信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 如何成为一个诗人,如何面对寂寞,如何解决职业的苦恼? 二十岁的年轻人致信诗人里尔克,倾吐生活的种种疑惑不安。 同样年轻的诗人如何给出答案? 十封里尔克的信完整呈现,特别收入里尔克诗作十八首; 特别附录冯至论里尔克四篇及里尔克作品节选两篇。
诗人的勇气难道芸芸众生皆非你的亲戚,命运女神也不曾亲自哺育你?放心地去浪迹吧,你的人生,无所忧虑!你经历之,皆为赐福于你,皆为你之欢娱!如有什么让你受辱,心灵!无论有何遭际,你何去何从?自从歌声平和地挣脱僵死的双唇,在苦难和幸运中皆虔诚,人类之哲人心灵愉悦,我们也曾如此,我们,大众的歌手,愿置身生者,那里众生云集,欢娱,人皆可爱,皆坦诚;我们祖先,那太阳神,亦是如此,他赐予穷人和富人快乐时日,在飞逝之光阴,把我们,瞬息的生灵,如牵引孩童,扶正2于金色的护带。那朱紫的潮水,在等待他,抓持他,那里时光到来;看!高贵之光,谙熟自然之变迁,沉着镇定走下小径。就这样去吧,因时间一向如此,精神从不缺少其权利,欢乐曾在生命的严肃中死去,却是美丽的死!
《苏尔诗海》是用印地语伯勒杰方言创作的赞颂印度教毗湿奴大神化身黑天的诗歌集,是印度中世纪 为 的文献之一,既是文学作品,也是宗教经典,对印度文学、文化、宗教等影响巨大,在印度教史及印地语文学史上享有很高地位。 作者苏尔达斯是印度中世纪 为 的宗教活动家和民间艺术家,是印度教有形派黑天支的虔诚信徒,也是虔诚文学“有形派黑天支”的代表诗人。《苏尔诗海》共收录诗歌5000余首(一说8000余首),作品兼具抒情性和叙事性,表现了黑天从出生到离世的人间本事。
本诗集共收诗1114首,较前一版(《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耶胡达 阿米亥诗选》)新增543首,包括总计1078诗行的全本自传体长诗《图德拉最后一位便雅悯的游记》,以及译自希伯来语原文的长诗《在公共花园里》(选段)和《开合开》(按希伯来原版体例编排)英译本未译的诗作,并且本诗集还据希伯来语原文对旧译文字、译诗排序和各集题名作了校订与调整。耶胡达 阿米亥是首位用现代希伯来语口语写作的诗人,傅浩先生在翻译时则使用尽量接近口语的精炼的当代汉语,以期在风格上接近原作。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研究英语十四行诗的历时演变,抓住英语十四行诗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纵向梳理其发展脉络,厘清诗人及诗作间相互影响的关系。纵向维度的研究包括早期译介、转折过渡、繁荣发展、再次复兴、现代元素五个层面的问题。下卷研究英语十四行诗的艺术传承,从几个横断面对诗歌进行把握,开展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探索。横向维度的研究包括主题嬗变、风格演绎、意象传承、韵律变迁、结构调整五个层面的问题。作者从文本出发,深入英语十四行诗内部,进行大量诗歌文本的深入解读;同时,把十四行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深入挖掘其发展过程中的传承关系;进而通过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比较研究,使读者充分认识和理解十四行诗,从而凸显该研究的中国特色。
此三卷本《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全集》的译者为塔里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玮,她在浙江大学师从张德明教授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时,就选择了艾米莉为研究对象,并译有《安于不定之中:狄金森诗选》,著有《艾米莉·狄金森的“空间诗学”研究》。(此外译者于《国外文学》《当代电影》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诗歌、散文散见于《诗歌月刊》《江南诗》《绿洲》、湿人聚乐部、阿拉尔文艺等杂志与网络平台。 ) 因为狄金森在生前拒 以一种 为信实的、权威的姿态发表自己的作品,她的诗歌主要由后人编辑出版,现存近1800首, 版本中约翰逊版共1775首,富兰克林版共1789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尊重并趋近狄金森的诗风,保留其独特形式特点,努力呈现狄金森追寻崇高并不满足于优美的心灵探寻者形象。
诗歌翻译最为动人的一面,在于这种写作比诸诗歌写作,是一种更为纯粹的诗歌写作。一个诗歌译者相遇一个诗歌作者,要比一个诗歌作者相遇一个知音读者,更是一件会心的事情。如果阅读对话于作品,翻译则不仅抵及作品之志,更从其志(那并不是被映照和激发的译者之志吗?)而以另一母语思索和咏言。钟子期靠他混合着感受力和理解力的创意耳朵再现伯牙的表达;诗歌译者却要用自己的乐器亲证、实践和重新演绎诗歌作者曾经奏弄的那一曲。 一首诗的写作,对于诗人而言甚至是被动的。所谓诗歌书写诗人,是其一端;诗人写作动机的千头万绪,那些羼入其写作的种种非诗因素,可以是又一端。比较起来,诗歌翻译
当你念完时,抛开这本书跑到外面去!我愿它能个你这欲望:离开任何地点,离开你的故乡,你的家,你的居室,你的思想。别带走这本书。如果我自己是美那尔克,我将握住你的右手引导着你,而你的左手并不知道,出城稍远,我把你的右手也放开了,而我对你说:忘怀我!愿这本书能教你对自己比它感兴趣面对自己以外的又比对你自己更感兴趣。流浪,流浪,年青的读者,我知道你已感到精神上的饥饿,精神上的焦渴,精神上的疲累,你苦闷,你颓丧,你那一度狂热的心,由于不得慰藉,行将转作悲哀。但你还在怀念,还在等待,你怀念千里外的家乡、怀念千里外的故亲戚友。你不曾设想到你所等待的正就是你眼前的。回头!这不再是时候。时代需要你有一个更坚强的灵魂。如果你的消化力还不疲弱,拿走吧!这儿是粮食,地上的粮食!
本诗选共收抒情短诗一百八十首和一首自传长诗的节,分别选择以下七种英译诗集:1、《耶胡达·阿米亥的早期诗集》(TheEarlyBooksOFYehudaAmichai)。哈洛德·希美尔、泰德·休斯、阿西娅·古特曼、耶胡达·阿米亥阿译,纽约:绵羊草坪出版社,1998。2、《游记》,希、英双语版,露思·尼沃英译,纽约:绵羊草坪出版社,1986年。3、《耶路撒冷诗篇》(PoensofJerusalem),希、英双语版,耶胡达·阿米亥等英译,纽约:哈泼与娄出版社1988。4、《时间》,耶胡达·阿米亥英译,纽约:哈泼与娄出版社,1979。5、《阿门》,耶胡达2阿米亥与泰德·休斯英译,牛泽出版社,1978。6、《大宁静:问与答》,格伦达·亚伯拉姆森与都铎·帕斐特英译,纽约:哈泼与娄出版社,1983。7、《耶胡达·阿米亥诗选》,姹娜·布洛克与斯蒂芬·来切尔英译,伦敦:企鹅图书公司,1988。
《埃涅阿斯纪》全书共分12个卷,叙述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被希腊军队攻陷后离开故土,历尽艰辛,到达意大利建立新的城邦的故事(其后代建立罗马),以当地部落首领图尔努斯与埃涅阿斯决斗达到高潮。双方明誓立约。但鲁图利亚人破坏约定,发动进攻,埃涅阿斯受伤,一场大战又爆发。维纳斯把埃涅阿斯的伤治好,他又投入战斗。女英雄卡密拉来支援图尔努斯,战死,拉丁军大败,战争结束。
本书收录了钱理群教授与孙绍振教授关于语文的对话,还包括孙绍振的《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高考作文的分值和命题原则》等七篇及钱理群的四篇论语文的文章。
《巴黎的忧郁》所描绘的当然是巴黎的风光,但不是灯红酒绿的巴黎,而是巴黎的另一面,满怀忧郁的诗人眼中的巴黎。诗中有许多梦想的、幻觉的描写,但都是扎根在现实之中的,到处 洋溢着嘲讽、讥刺、厌恶、绝望、咏叹的旋律。令人注意的是,诗人的眼光总是面向着底层的社会,显示出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也可以说,流露出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特别是《把穷人击倒 吧》那一篇,诗人已经意识到:光靠怜悯、同情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激起穷人们起来反抗,诗人说他自己的精灵是“行动的精灵”、“斗争的精灵”,这种斗争哲学,无疑是有煽动性的,简直令人感到是在号召穷人起来革命,这也就无怪乎当时的杂志拒绝刊载这首诗了。 《巴黎的忧郁》是波德莱尔晚年的杰作,它为法国散文诗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这部散文诗在波德莱尔生前并没有
《水与土》收录意大利隐逸派诗人夸西莫多的诗歌170余首,分别选自《水与土》、《消逝的笛音》、《厄拉托与阿波罗》、《日复一日》、《乐土》和《给予和获得》等诗集。夸西莫多的诗歌,是他那个时代的生活写照,也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剖白。他用浓烈的感情,涂抹时代生活的悲剧,又把热烈憧憬的理想,洇染在感情的多种色彩之中。他注重诗歌的音乐性,追求自然、朴实的韵律,诗歌的节奏同人物感情的起伏丝丝入扣,发生动人心弦的共振。因此,他的诗歌写景时瑰奇独特,抒情时低徊吟唱,常常兼有绘画作品的明丽色彩和音乐作品的优美音韵。
本书收录了20世纪上半期瑞士作家、德语文学大师罗伯特·瓦尔泽的诗歌60多首。瓦尔泽的诗作中,既有对艺术品的评鉴,也有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诗,有许多诗作是瓦尔泽做底层工作的所见所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的情绪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