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疑心大宇宙阴谋篡夺它的位置》 本书是一本选自泰戈尔经典诗歌的童心短诗集。145首轻盈又雀跃的短诗,配上100幅元气满满的小狗插画。以简单纯粹的视角,解读人类世界的生活哲学,让我们重新构建内心秩序。 小狗只有纯粹的快乐和当下的体验,不受过去的阴影束缚,不为未来的道路担忧,生活的每一个路口,都是一次新的追逐。 用尽全力快乐着,永远对生活满怀希望!我们这一生注定会得到很多很多爱,让我们变得强大而温柔。 《小鸟啃坏玫瑰还说人类脾气太暴躁》 一本选自王尔德经典作品的毒舌短句集。137篇真实又通透的短句,配上百余幅呆萌骄傲的小鸟插画。以简单纯粹的视角,解读人类世界的生活哲学,让我们重新构建内心秩序。 生活本就泥沙俱下,荆棘与鲜花并存。 我们只是在泥泞中相遇,但小鸟从不在此停留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英国诗人和剧作家威廉 莎士比亚生前唯一发表的作品,四百年来已成为经典诗集。梁宗岱(1903 1983)是中国近代诗人、作家、翻译家和教授,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开始翻译这部杰作,到六十年代初才将154首诗全部翻译成中文,1963年5月至1964年3月曾在香港《文汇报》副刊上全文连载,1978年才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莎士比亚全集最后一卷出版。本书以人文社1978年版为蓝本,以香港文汇报版为校订版本,将明显误排误印的译文予以订正,并加以必要的简注。本书还收入英国国家图书馆藏1609年版莎氏十四行诗初版影印全书,以及1956年梁宗岱致巴金书信所附译诗25首,校订者又在前言中收入梁宗岱致巴金书信和 翻译凡例 全文,这些都为本书增加了研究、观赏和收藏价值。
《神曲(插图珍藏版)》是意大利国宝级诗人、 文艺复兴的先驱 但丁的代表作,搭配英国天才诗人、画家威廉 布莱克的百余幅全彩插图。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地狱》《净界》《天堂》,每部33篇,加上最前面的一篇序诗,共100篇,整部诗歌记述了诗人游历三界的奇幻旅行。 旅程从夜幕降临时的一个超自然的森林开始,但丁因为人生迷失了方向而误入了一座黑暗森林,在那里遇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维吉尔由但丁的挚爱贝雅特丽齐派来,作为向导带领他游历地狱、净界,最后再由贝雅特丽齐引导游历天堂。 《神曲》通过但丁与地狱、净界、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了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问题,如一部百科全书。在书中,但丁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追求自由和真理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日凌晨,35岁的诗人但丁,突然迷失在一片黑暗森林之中。 黎明将至,他隐约看见一座小山仿佛若有光,他想攀过这座小山,在山脚下却遭到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的围困。 这时,他的老师 诗人维吉尔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受女神贝雅特丽齐指引,带领但丁游历地狱,穿越净界,经过九重天堂,寻获了真理。 《神曲》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净界》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 自问世以来,成为全世界杰出诗人、作家、艺术家的灵感之源,被誉为影响了欧洲文化的经典巨著。
本书是哈佛大学诗歌教授文德勒, *好的诗歌读者 (希尼语),对美国女诗人狄金森诗歌的细读之作。150首诗歌经文德勒挑选,有深受读者喜爱的代表作,也有鲜为人知的佳作,借助她剥茧抽丝的细读功夫,从封存的诗笺里复活,如花朵,如漩涡,以鲜活有力的形体,跃然纸上。作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诗歌向导,文德勒的细读让我们放慢了脚步,小心翼翼地沉入狄金森诗歌独具匠心的形式装置 突兀的词语、不规范的标点、颠倒的句法、古怪的韵律、迅疾的隐喻等,跟随她探测爱情、自然、思想、死亡、宗教的本质。本书以机智而严谨的诠释,立体化展现了狄金森冰火交织的诗歌演变历程,她眼中丰富而深邃的世界,以及她隐秘的内心生活;文德勒向我们证明,狄金森是一位当之无愧的 革命性的诗歌语言大师 ,也是一位 栖居于可能性 的古怪精灵的天才。
《玫瑰传奇》是中世纪流传极广的法语经典长诗,兼有典雅爱情传统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述说 爱慕者 如何追寻心爱的 玫瑰 ,有近三百部手抄本传世。本书精选逾百幅珍贵手抄本插图,结合诗段细加赏析,探讨《玫瑰传奇》的故事和叙事手法、意象内涵、相关棋谱,乃至手抄本制作、传播和影响等,带你一窥奢华精巧的中世纪手抄本世界及深蕴其中的文化,徜徉于诗画之间,沉思 寻觅爱情 这个普遍而永恒的话题。
以时间为序,收录华莱士 史蒂文斯不同时期所有诗作,包括《簧风琴》《簧风琴 增补诗篇》《秩序的理念》《弹蓝色吉他的人》《一个世界的各部分》《运往夏天》《秋天的极光》《岩石》《晚期诗作》九个集子,并附上年表,是其一生诗歌写作的完整的结集。 这些诗关注想象的转换能力,显示出独特的、审美的、沉思的哲学倾向,并且有一种完全原始的风格和感觉:异乎寻常、虚幻迷离,浸透着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光亮。与诗人生活的平静安祥相比,他的诗集呈现饱满、绚烂的色彩,焕发出一股令人激动和兴奋的能量。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作品被视为神话典故、历史百科的源头,在荷马之后,他开创了一种新型史诗。在其笔下,史诗脱离了在宫廷或民间口头传唱的传统。他给诗歌注入了新的内容,对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牧歌(插图珍藏版)》是维吉尔早期代表作,创作当时他年仅三十上下。本书由10首短诗组成,被奉为拉丁语文学典范。这10首诗以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古罗马时期美好的田园风光、宁静的牧人生活与美妙的爱情故事,文字凝炼,想象瑰丽。 书中特别收录了著名古典学者摩西 豪道什的导读,他详细讲解了《牧歌(插图珍藏版)》背后的传说典故及文学意义。本书汉英对照形式,英译文由英国诗人C. S. 卡尔弗利译出,另配有法国艺术家马塞尔 韦尔特的精美插图,呈现出诗意文字所表达的意境和美感,体现了图文并重的艺术风貌。
加勒比地区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 沃尔科特65年作品精选 于多文化交织的后殖民时空,以对自我认同的持续追寻,再造英语诗歌的光辉 你会再次爱上这位曾是你自己的陌生人 在65年的诗歌生涯中,沃尔科特始终在努力应对那些界定了他的作品与生活的主题:难以破解的身份困局;殖民主义在家乡圣卢西亚留下的痛苦遗产;信仰、爱情与自然之谜;富有盛名而问题重重的西方正典;衰老、丧友、家庭与个人记忆所带来的创伤。布罗茨基评价道, 他给予我们的不只是他本人或 某一世界 ,而是语言中蕴藏的一种无限 。
《莎士比亚爱情诗集(插图珍藏版)》将莎士比亚的爱情诗汇编成一册,搭配英国传奇艺术家埃里克 吉尔的精美插图,依序收录了四大章:《维纳斯与阿多尼》《十四行诗》《情女怨》和《爱情追寻者》,配以详尽的译者说明与注释,而英诗翻译家曹明伦老师在翻译时除了保持原诗节奏外,还保留了原诗的韵式,让读者真正读懂莎翁情诗的独特韵味。 《维纳斯与阿多尼》是16世纪末相当受欢迎的爱情叙事长诗,取材于奥维德《变形记》,描述爱神维纳斯追求美少年阿多尼,一段女追男热情四溢的浪漫故事;该诗清新明快,音韵优美,比喻精巧,语言瑰丽。《十四行诗》共154首,是莎翁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成熟的标志,其高超艺术水平的一座丰碑;处处激荡着对真善美的讴歌,对假恶丑的抨击,对人性解放、个性尊严和社会公平的向往。《情女怨》是一部难得一见的
该辞典精心挑选世界61个国家260位著名诗人的经典诗歌771首,由我国现当代著名翻译家巴金、王佐良、吕同六、杨宪益等,以及现当代著名诗人冯至、卞之琳、穆旦等翻译,由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朱维之、戈宝权、袁可嘉等撰写赏析文字,集名诗、名译、名析于一书,可谓经典荟萃,名家云集。该辞典汇集了外国诗歌的精华,所选名诗代表了世界诗歌的高水平;书中对诗歌作者的介绍,对每首诗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的赏析,引领读者进入优美诗境,获得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
《恶之花:波德莱尔诗歌集注》是《恶之花》的全新译本,旨在以1972年伽利玛版《恶之花》为底本,对发表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文本的波德莱尔诗歌进行一次系统的呈现、题解和对勘。同时,这部集注还收录了《波德莱尔早期诗》《 手稿残篇》《 序言草稿》《 案档案》和《波德莱尔年谱》等重要文献,以及泰奥菲尔?戈蒂耶为1868年第三版《恶之花》撰写的长篇评述《论夏尔?波德莱尔》和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克洛德?皮舒瓦为1972年伽利玛版《恶之花》撰写的《 导言》。本书可谓是迄今为止中译本收录波德莱尔诗歌及《恶之花》相关资料 多的一个版本,对波德莱尔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狄金森三分之一以上的诗歌及近一半的信件都提到了她喜欢的花,花既是她诗歌创作的灵感缪斯,亦是她一生珍爱的挚友伙伴。本书中,作者朱迪丝 法尔引用了大量一手资料研究狄金森诗作与生平。她以花朵、园艺为切入点,对狄金森的气质、审美,以及她看待艺术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提出了新的看法。法尔将狄金森的花园之爱置于当时的文化语境之中,描述其起源、发展及与其家族喜好的关联,思考狄金森花园的建构与数百首诗歌和诗性书信的对应关系。 书中特别设立 与艾米莉 狄金森一起种花 一章,园艺家路易丝 卡特通过狄金森亲友的回忆、诗人自己的证言以及对狄金森花园的资料研究,还原了狄金森花园与温室中曾经出现过的植物,同时详细介绍了栽培和养护它们的各项步骤。 狄金森的花园不仅仅是她心爱花朵的家园,更承载着她关于爱与永恒的隐喻
《开垦地:诗选1966 1996》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的自选集,精选了12部诗集的代表作品、两部重要译作的精华部分以及一些以前未结集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诗人30年写作生涯,呈现了诗人写作的整体风貌以及诗人多年来情感、风格和特色的变化。这里有优美的、田园式的抒情诗,也有许多蕴含噗通却又神奇的爱的诗篇,还有一些发掘自身、自我投射的作品。它们也探索恐惧和暴力的主题,揭示一个 邻里相杀 的爱尔兰,一个受历史和残酷的宗派主义威胁的世界。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希尼所遵奉的诗歌定义,既 忠实于外部现实的冲击 ,又保持着 对诗人生命内部规律的敏感 ,在希尼手中,万物的样貌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个拼字板,一个秋千,一个风筝,无数小小的瞬间,都变成了既是现实又是飞升的令人沉醉的神话。这部自选集是一种必需 一种深入万物根源
但愿我从未见过你,再未 给你写信,甚至,在几年后,你 时时拜访我,如美人鱼穿上海豹皮 有着另一张脸,配上 另一个声音,也一刻也骗不了我 那永远是你的脸和声音 一切都消失了, 除了我;对我来说,什么都消失了 鸡的尸体在不断扩展的 圈中打转打转,一颗卫星,当 太阳落下时,那个科学家会从那里弯腰, 邪恶地俯瞰毫无防备的地球。 兰德尔 贾雷尔《想起失落的世界》
一个男人像一座城市,而一个女人像一朵花 他们在恋爱。两个女人。三个女人。 无数的女人,每一个都像一朵花。 但是 只有一个男人 像一座城市。 威廉 卡洛斯 威廉斯《佩特森 巨人们的轮廓》
我爱我的本性的幽暗时辰, 那时候我的感觉愈加深沉; 它们像旧时的书信,我从中发觉 我日常的生命已经度过, 像遥远的传说已被超越。 我也从中悟到,我还有可能 获取第二种生命,宽广而永恒。 有时候我就像那棵成熟的树, 沙沙作响,在一座坟墓上面 完成那个梦,早已逝去的男童 (温暖的树根将他紧紧盘卷) 失落的梦,在忧伤和歌唱中。 里尔克《修士的生活》 --------------------- 我该怎样抑制我的灵魂,不让它 触动你的灵魂?我该怎样让它 越过你趋向别的事物? 啊,我多想替它找个幽暗的去处, 靠近某个失落之物, 一个陌生而寂静的地方, 不会随你的深心一同振荡。 可是那打动我俩的一切 把你我连在一起,像琴弓 从两根弦上拉出 一个 音符。 我俩被绷在哪件乐器上? 哪位琴师把我俩握在手中? 哦,甜美的歌。 里尔克《爱之歌》
作为普利策奖获奖诗人、生态活动家、禅宗修行者和反正统文化的精神导师,加里 斯奈德在过去五十年里始终是一股活跃的艺术力量。《山巅之险》收录的诗歌风格各异,从起初的有关登山的诗歌,到诗人称为 关于亲密而迅疾的生活,碎语和灵光一现 的诗歌,它们所构成的弧形轨迹,显示着《山巅之险》是加里 斯奈德极具个人色彩的诗集。 《当下集》是自广受赞誉的《山巅之险》后的新诗结集。加里 斯奈德发觉自己在眺望这个星球。前往多米洛蒂山脉、太浩湖北岸、从巴黎和托斯卡纳到德尔菲神庙,从圣菲到塞拉关隘的旅程,散布着这些诗歌如近十年的地图。摆放在一起,它们成为了一条路径,兼具复杂性与抒情性,可看作诗人进入第八个十年之际的 砌石 。 我又听见:公元四世纪 陆机在《文赋》序言中 所说: 当用斧头 砍削木头 去制作斧柄 那
《踏脚石:希尼访谈录》 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的一部系统性回忆录和总结性谈艺录,由爱尔兰杰出诗人、评论家奥德里斯科尔历时七年完成,阿戈西爱尔兰年度图书奖获奖作品。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十六章,以诗歌为参照点,年近七十的希尼回头凝视,坦诚而深情地追溯了自己从出生到获诺奖之后的整个人生:童年,故乡,亲人,朋友,写作,冲突,困境 围绕着他的每一部诗集,访谈录把这些隐秘而宝贵的经验珍珠般串联起来。在其中,希尼从不怯于谈论重大的存在问题,直面阿尔斯特黑暗岁月中所面临的艺术和伦理挑战,直面 人类经验中冷酷的本性 和世俗 冷漠的风景 ,回应自己内在的声音, 一个诗人应该怎样正确地生活和写作? 这部访谈录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希尼,一个有着 大天才身上根深蒂固的正常性 的希尼,一个始终努力而真诚地追求自我
金子光晴出生在酒商家庭,父亲生意失败后举家迁往名古屋,后被中产阶级金子庄太郎收为养子。金子光晴自小学习优秀,在绘画、文学方面有很有天赋。金子光晴一生旅欧两次,与妻子森三千代游历四次,三次在上海居住,期间结实了田汉、郁达夫、鲁迅等爱国人士,并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 1919年*次旅欧,回国后出版诗集《金龟子》一举成名。 1937年第二次旅欧,回国后出版了蕴含了对日本军国主义表现强烈反抗的著名诗集《鲛》(又译为《鲨鱼》,于1937年日本人民社出版,也是《鲛》的前身)。 《鲛》是作者金子光晴通过《海狗》《泡沫》《墙壁》《水沟》《灯塔》《花纹》《鲨鱼》等几篇诗歌,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鲛》击破了东方主义话语,它绘制的乌托邦式的南洋表象,以意象化手法鲜明地呈示出发生在南洋的殖民暴力;揭明了殖民与反殖民
《迷途之鸟》共300余首诗歌,诗人以色彩绚丽的生花妙笔,细腻地描绘五光十色的大自然之美,热情地讴歌整个大自然、整个人类,乃至整个宇宙间的美好事物,深情地抒发自己对人民真挚的爱。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杰出的诗集之一。译者李勇作对于泰戈尔的诗歌有着深入的研究,同时特约世界知名插画大师的唯美画作,三者结合,会是一场美与美好相遇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