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风中飘》是鲍勃 迪伦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shou部全新作品。他于2010年开始创作本书,历时十余年。在这本新书中,他对66首精心挑选的现代流行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和内容本质提出了非凡的见解。通过讲述猫王、约翰尼 卡什、雷 查尔斯、小理查德、雪儿、谁人乐队、诱惑演唱组等的音乐,迪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关于现代流行音乐的私人歌单,也用这些作品展示了一幅美国20世纪万花筒般的画像。 作为一个讽刺的观察者,迪伦对这些歌曲以及它们背后的精彩人物和故事充满了感情和热情。这些文章不仅仅是乐评,它们饱含着智慧、洞察力和独创性,你仿佛能听到迪伦的声音从书页中浮现出来,有感性的幻想与倾诉,也有理性的解读与揭露。如美国知名娱乐杂志Variety所言: 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流行音乐的书籍之一。
从古希腊罗马到当代美国,精选上百封意义深远的世界信件,出自总统、科学家、艺术家、战士、刺客 写信人身份迥异,信件类型亦包罗万象,涵盖私人信、公开信、检举信、连锁信、绝笔信、狱中书简、电报和在激战前夜送出的重要简报等。这些信件串联起一系列或明或暗的重大历史时刻,带领读者从薄薄信笺间窥见历史之潮的端倪和转折处,感受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
本书是牛津大学诗歌教授克里斯托弗 里克斯关于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 迪伦诗歌的细读论著。里克斯对鲍勃 迪伦50年创作生涯中的41首原创歌词进行了精读评析,以作品中的罪、美德和恩典为焦点,论证迪伦诗性上的天才,追溯其作品所承接的经典英诗源流。丁尼生、叶芝、济慈、斯温伯恩、马维尔、哈代、艾略特 不朽的英语诗人们显形于迪伦的字里行间。而对迪伦歌曲中那些 不完美的韵、错位的韵,还有那些荒腔走板的韵 ,里克斯皆在不可能处发现可能,带领读者感知韵律之下深层的隐喻构造,领略声音和意义的微妙扣合。
《恶之花:波德莱尔诗歌集注》是《恶之花》的全新译本,旨在以1972年伽利玛版《恶之花》为底本,对发表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文本的波德莱尔诗歌进行一次系统的呈现、题解和对勘。同时,这部集注还收录了《波德莱尔早期诗》《 手稿残篇》《 序言草稿》《 案档案》和《波德莱尔年谱》等重要文献,以及泰奥菲尔?戈蒂耶为1868年第三版《恶之花》撰写的长篇评述《论夏尔?波德莱尔》和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克洛德?皮舒瓦为1972年伽利玛版《恶之花》撰写的《 导言》。本书可谓是迄今为止中译本收录波德莱尔诗歌及《恶之花》相关资料 多的一个版本,对波德莱尔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创作生涯长逾半个世纪的叶芝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上承浪漫主义先辈,以勤勉而虔诚的创作接续着一个亘古常新的想象传统,构筑起自己完整而严谨的象征体系,又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从诸多名篇中浮现的巨大身影为无数后辈诗人瞻望。对于想要精读和系统把握现代诗歌的读者而言,叶芝无疑是一个适宜的起点。 象征主义者叶芝同时也是思想深邃的哲学和历史研究者,他那些哲思深蕴的诗作以玄奥晦涩的风格著称,虽然中译本众多,但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阅读它们的感受仍然如处云雾。本书的写作亦是由想要窥透作者深意真正读懂一首诗的好奇心启动,历时四年而成,细读苦研仿佛拨云见月的过程。 全书辑录叶芝各个时期代表诗作一百首,采用前中文后英文并对其中六十余首逐行详细解读的编排体例(另有三十余首未加注,是
叶赛宁,俄罗斯田园派诗人。十月革命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因而流露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叶赛宁气质”。“叶赛宁气质”其实是“乡村一个诗人”在时代变迁中发现自己站在时代发展的对立面的独特表现。
《歌集》被后人视为彼特拉克的代表作,而作者本人却认为收集在《歌集》中的爱情诗是他一生捋不清的混乱思想与情感的写照,所以称其为 “ 支离破碎的俗语诗 ” 。《歌集》共收入抒情诗 366 首,其中包括 317 首十四行诗、 29 首歌,此外还有 20 首其他种类的抒情诗;除 30 余首外,这些诗全都是表现诗人对劳拉爱情的作品。 诗圣彼特拉克的 “ 劳拉之恋 ” ,成就了瑰美琦丽的抒情诗篇。究竟是什么样的爱恨离愁,让诗人终于感叹 “ 世间美全都是短暂的梦 ” ? 王军教授继《疯狂的罗兰》(获鲁迅文学翻译奖)之后,再次移译关于爱情的文艺复兴杰作。
《马尔多罗之歌》(LesChantsdeMaldoror)是恶的颂歌,从头至尾都表现出了对上帝、人类和社会的深仇大恨,其恶毒程度在文学上。诗人以火热的激情、沸腾的疯狂、奇异的恐怖、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以及各种各样出人意料的意象,颠覆了以往的文学陈规,打破了狭隘的逻辑束缚,挖掘了潜在的语言能力,在摧毁的同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闻所未闻的诗歌世界。
《艺苑卮言》是中国古代诗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等共同代表了中国古典诗学的辉煌成就。本书是对《艺苑卮言》的全面注解和翻译,试图在以下方面惠益学林:首先,字词训诂、文意疏通。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既做文献学层面的考订、诂训,亦重视文意的合理、可读。其次,辑索善本、版本互校。《艺苑卮言》的成书过程较复杂,时间跨度约20年,此过程中几经增删、析合,对不同版本及析出的异名文献进行对校是准确理解该书思想及王世贞观念演变的基础。最后,综合考量、理论提升。参考王世贞其他理论性文字,力求在注释过程中全面展示其诗学思想,努力实现文献学与文艺学的整合。
本书收录著名英国、美国诗人优美、隽永的短诗进行汉译,以英汉对照方式呈现。本书所有英语诗均采用“字数相应”的方式翻译,即英语诗歌每行的音节数和汉语译文的汉字数完全相等,达到一音对一音的效果。这种译法不是首创,前辈诗歌翻译大师如朱湘、戴镏龄、高健等都曾用这一方法翻译过一些英语诗,但本书将这一方法发挥到极致。本书对所选的英语诗(包括其标题)的翻译都采用这一方法,以使英语诗爱好者在欣赏英语诗歌意境的同时领略其韵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