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夜航船》,灵魂才有趣!这是一部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识小百科。 囊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 包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的不朽经典,问世300年一直秘本流传,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夜航船》莫属。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包含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内容论及戏曲理论、演艺实践、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是中国古代人民丰富生活的写照,也是文人生活的提炼总结。 这部《闲情偶寄图说》以芥子园本为底本,校以翼圣堂本,对人名、地名、典故、工艺、术语等进行了注释,是方便阅读的可靠读本。书中还插入了大量图片,以期用图说的方式对《闲情偶寄》进行解读。书中所选图片或来自出土、传世文物,或源自古代版刻、民间实物,或是民俗活动、手艺过程的记录,图片下的详细解说能以细微、多元的视角对原书内容进行阐释,是一部图文并茂、图文互补的经典。
本书收录了清代学者方玉润自咸丰五年至光绪七年的日记,内容丰富且详实。日记分为《星烈日记》《心烈日记》和《新烈日记》,前两种现存于国家图书馆,共三十七册;《新烈日 记》藏于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共四册。这些日记采用逐日纪事方式,记录了方玉润的日常活动、人物交往及事件细节,并抄录邸抄报,聚焦清军与太平军战况、官员升迁及作者对时 局的观感,兼具个人记录与工作日志的双重价值,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态的珍贵文献。 此外,日记还反映了方玉润的文学观、史学观、堪舆观,以及他对《资治通鉴纪事本末》《文心雕龙》《红楼梦》等典籍的接受与传播,展现了其学术思想,为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提 供了独特视角和宝贵资料。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所著凡五百余 卷,称《春在堂全书》。除《群经平议》五十卷、《诸子平议》五十卷、《茶香室经说》十六卷、《古书疑义举例》七卷外,其《楼丛书》三十卷、《曲园俞楼杂纂》共百卷。本 书为俞樾经典著作之一种,为《春在堂尺牍》的整理,以人名为次序,共收录俞樾函札一千四百余通,是为当今能见到的现存俞樾函札之总集。整理者对每封信札的相关信息如人物、 事件、写作事件都予以考证,对于研究俞樾交游,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本书包括《春在堂诗编》二十三卷、《春在堂词录》三卷、《曲园自述诗》《自述诗补》各一卷,集中体现了俞樾诗词创作的成绩和特点。俞樾诗既近白居易之 温和典雅 ,又似袁枚之 清言霏雪 。《曲园自述诗》《补自述诗》则是其一生重要经历的归纳,每首诗均有翔实自注,有助于读者了解俞樾一生概貌。俞樾词不多作,自认为 不谙韵律,填词非所长 ,《春在堂词录》前两卷主要是初定居吴中前几年的作品,除家常事、精舍教学外,多的就是描写西湖风物;卷三是与文友恩锡的唱和之词。总体上,俞樾诗词不仅有自己的儿女情怀,亦将笔触深入百姓的困苦以及国家的变故,表现出身处晚清时局变化中的一代大儒的心境。
《阎敬铭友朋书札》整理自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 阎敬铭档》的书信部分,时间从阎敬铭入仕前,至阎敬铭晚年辞官归里后,时间跨度极大。《书 札》涉及路德、李世长、祁寯藻、史念祖、张荫桓、吴大澂等一百余位历史人物,涵盖了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以阎敬铭为中心的历 史资料集合,因此,《书札》对于研究阎敬铭的思想发展,了解当时社会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札大体包含了三个部分,一是阎敬铭往来信函,二是写 给其子的家书,此外附录了部分孙福海收函。
本书共四十卷,为清光绪六年爽溪精舍刊本。卷首为晚清著名学者杨彝珍作序及作者李元度自序。杨彝珍认为他 从曾相国,拥旄笞兵,丕有显功在社稷 ,撰著本书文字 语皆心得,多能发前人所未发 ,几乎能与他的军功媲美。全书收录了论,说,碑,别传、事略、行状,记,墓志铭、墓表、神道碑,序、跋、书后,赠序、寿序,策问、议,书,箴、铭、颂、赞,哀辞、祭文、祝文,杂著等十三种文体共计四百六十九篇文章,体现了作者对古文文体的研究与见解,彰显出作者在晚清社会动荡多变、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社会背景下,强调以文立言、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
本书在选目上基本做到以序跋为主,以短篇为主,以唐宋作家为主,以思想性、艺术性并重的作品为主。在文言文的翻译上,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信、雅、达三者的统一,并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在注释上,力求简明扼要,详略得当,文物典故,搞清出处。在评论上,力求突出重点,评出新意。
《羊城古钞(修订本)》为清代乾、嘉年间学者仇巨川所纂,是一本辑录广州的历史、地理、人物、古迹等方面的具有丰富史料的笔记体著作,其中所记杂事保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岭南民俗事象,所录异事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民俗心理。书中内容搜罗广博,除各府州县志、历代志书外,天文地理志、异物志、先贤志、南征录、岭表录、道书、仙书等,无所不收,征引古籍约计90多种。书中所辑存的古迹、寺庙、地名、风俗等,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已为历代研究者所公认,亦适合一般读者从中了解岭南的历史文化。本书多年前出版,已脱销多时,今收入新版《岭南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