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早期,在西方一些重要的现代艺术家身上曾经出现过复归古典的倾向。次世界大战之后则出现了一场以“回到秩序”、“复兴古典”为口号的艺术运动,这一风潮曾经深刻地影响过欧洲现代艺术的发展,但是此回溯倾向多年来并未引起充分重视。近年来,西方艺术研究者开始对这个时期的艺术现象进行重新梳理和认识。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主要国家都对上个世纪的艺术进行了更加广泛的研究,这带动了对于西方现代艺术20世纪前半期这一现象的关注。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正是基于上个世纪前期现代艺术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回溯倾向,以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古希腊元素为视角,尝试对这种复归古典现象进行客观描述,并对其影响作出公允评价。
《伦敦艺术指南》既是一部实用的艺术旅游指南,也是一部结构清晰的艺术史读物。它为旅游者参观伦敦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和画廊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以着重介绍精华藏品的方式,书写出一部故事性的艺术史。这本指南的独特方法,让你在伦敦众多的博物馆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艺术家或艺术风格。如果你喜欢拉斐尔前派的作品,本书将向你展现在伦敦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它们,既有展示在世界知名艺术机构中该流派的代表作,也有藏于有别常规的画廊中的精品小画。你可以在斯隆街上的圣三一教堂尽情欣赏伯恩-琼斯的彩色玻璃画之美,然后动身去泰特美术馆观赏密莱司的《奥菲莉娅》;你可以登上开往沃尔瑟姆斯托的地铁,去曾是莫里斯故居的威廉·莫里斯画廊,那儿如今展示着拉斐尔前派的精品油画。 《伦敦艺术指南》还对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运动进
周宪、乔纳森·纳尔逊主编的论文集《意大利文 艺复兴与中国》所收录论文选自由ITatti-哈佛大学 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南 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于2015年10月16-17 日共同举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振兴”会 议论文。共收文8篇,包括《穹顶天下:意大利文艺 复兴与中国艺术的离合》、《莱奥纳多·达·芬奇》 、《文艺复兴记忆剧场的传统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 等。
早在两千多年前,陆上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就连通了中埃两国。曾经的埃及艳后酷爱丝绸,如今,我们着迷于埃及的文化艺术。艺术家洛齐通过文本与艺术品,陶醉于埃及多样性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并以绘画的形式纪录下了自己的灵感火花。 本书是洛齐《丝路艺术笔记》中的一种。在这套手账中,当代艺术家洛齐围绕丝路沿线的龟兹、吴哥、埃及等地区的文化与艺术,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解读。《丝路艺术笔记·埃及》通过艺术地再现埃及艺术中的符号、造型、文字组和器物上的色彩与图形,表达了洛齐对埃及艺术的膜拜和惊叹。
其实艺术距离大众的生活并不遥远,让貌似深不可测的艺术世界,就这样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本在德国的旅行见闻,图文并茂,用轻松地语言向读者展现西方艺术。介绍德国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教堂建筑和西方艺术史上的著名作品,让艺术与大众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