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这本书展示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所有伟大的作品:凡尼斯大力士、维纳斯·卡皮丽姬娅、亚历山大的马赛克、凡尼斯公牛、凡尼斯杯以及来自赫库兰尼姆莎草别墅的铜像。这些世界闻名、受人敬仰并可供观赏的艺术作品齐聚一堂却被陈列在至今仍分时“限制”进入的展览大厅和分区。
从古希腊的陶瓶到古罗马的壁画,从文艺复兴的油画到现代的雕塑,艺术中总有希腊神话的影子。本书以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为线索,深入解读以希腊神话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展示艺术家对神话故事的浪漫想象,带领读者探寻希腊神话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追求和美学思想,品味希腊神话艺术的魅力。
周宪、乔纳森·纳尔逊主编的论文集《意大利文 艺复兴与中国》所收录论文选自由ITatti-哈佛大学 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南 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于2015年10月16-17 日共同举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振兴”会 议论文。共收文8篇,包括《穹顶天下:意大利文艺 复兴与中国艺术的离合》、《莱奥纳多·达·芬奇》 、《文艺复兴记忆剧场的传统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 等。
公元前800年至前300年,即古风时期与古典时期时,古希腊艺术家们开创性地实验了一种再现人体的方法,使得古希腊艺术从此成为西方自然主义造型艺术的基本参照,并主宰西方艺术传统至今。 《古风与古典时期的希腊艺术》试图打破传统的解读模式,将艺术的历史,融入到作为艺术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希腊人的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和经济史之中,去发现艺术表达不断变化的本质,同时探明艺术表达与使用艺术品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通过研究私人与公共语境中的古希腊艺术,作者更进一步表明了,在理解古希腊艺术所处的社会位置方面,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可能性。
《开罗埃及博物馆》从埃及博物馆展示的重要的古埃及珍品中遴选了73个进行介绍。既包括最重要的杰作,也有那些尚不为公众所熟知的文物。通过介绍,将向那些只关注金字塔、方尖碑、神庙、巨型雕像和巨大陵墓的人们展示埃及文明中更内在和日常的方面。
想要将卢浮宫美术馆的魅力展现给世人是很困难的。它所涉及的领域广、时代跨度大,既有来自古代东方、埃及的藏品,也有19世纪时期柯罗的作品。展品从壁画到各式装饰品,可以说是无所不有,异彩纷呈,让人无处着手。本书包含的画作范围最为广泛,并且是按照的展览顺序进行解说,读者能够通过这种诙谐的非常规的解说感受卢浮宫的魅力。
1.文字很轻松,可读性强,读起来没压力,接近年轻人的口味; 2.知识很丰富,大量关于西方主要的教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品的图片,能了解很多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 3.黑白图片视角独特,效果强烈。 其实艺术距离大众的生活并不遥远,让貌似深不可测的艺术世界,就这样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本在英国的旅行见闻,图文并茂,用轻松地语言向读者展现西方艺术。介绍英国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教堂建筑和西方艺术史上的作品,让艺术与大众沟通。
周宪、乔纳森·纳尔逊主编的论文集《意大利文 艺复兴与中国》所收录论文选自由ITatti-哈佛大学 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南 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于2015年10月16-17 日共同举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振兴”会 议论文。共收文8篇,包括《穹顶天下:意大利文艺 复兴与中国艺术的离合》、《莱奥纳多·达·芬奇》 、《文艺复兴记忆剧场的传统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 等。
1.文字很轻松,可读性强,读起来没压力,接近年轻人的口味; 2.知识很丰富,大量关于西方主要的教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品的图片,能了解很多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 3.黑白图片视角独特,效果强烈。 其实艺术距离大众的生活并不遥远,让貌似深不可测的艺术世界,就这样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本在英国的旅行见闻,图文并茂,用轻松地语言向读者展现西方艺术。介绍英国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教堂建筑和西方艺术史上的作品,让艺术与大众沟通。
20世纪早期,在西方一些重要的现代艺术家身上曾经出现过复归古典的倾向。次世界大战之后则出现了一场以“回到秩序”、“复兴古典”为口号的艺术运动,这一风潮曾经深刻地影响过欧洲现代艺术的发展,但是此回溯倾向多年来并未引起充分重视。近年来,西方艺术研究者开始对这个时期的艺术现象进行重新梳理和认识。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主要国家都对上个世纪的艺术进行了更加广泛的研究,这带动了对于西方现代艺术20世纪前半期这一现象的关注。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正是基于上个世纪前期现代艺术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回溯倾向,以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古希腊元素为视角,尝试对这种复归古典现象进行客观描述,并对其影响作出公允评价。
马克思·贝克曼于1884年出生在德国的莱比锡,是20世纪重要的的表现主义画家之一,在德国现代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被誉为画坛上少有的天才画家。 贝克曼一直关注于时事,常以憎恶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对畸形、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抱以嘲讽和否定的态度。他笔下的人物多半是畸形和病态的,人物的表情总是充 满愤懑、凄怅而又茫然不知所措,这都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大师的手稿(马克思·贝克曼)》收录这位艺术大师的多幅创作手稿,透露了艺术家当时的创 作意向,品读它们可以探究一个艺术家的心路历程。本书由段晓刚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