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西方艺术中对投影的描绘》是一本艺术文化类图书。 1995年,为了向著名艺术史家、《艺术的故事》和《世界小史》作者E.H.贡布里希爵士致敬,英国国家美术馆特别邀请他来策划一次展览。贡布里希将此次展览的主题锁定在艺术史中非常有趣的一个议题:阴影。而且,在此次展览中,他尤其关注阴影中的一个类别:投影。本书即是贡布里希亲自为此次展览所写的导览。在其一贯具有亲和力又不失专业水准的精彩文笔引领下,我们可漫步踏入西方艺术史中 投影 这一较少为人窥察的区域。恰如作者所说,这部导览主要是为了 能够鼓励参观者制订自己的观展路线 ,去收获属于自己的艺术认知。在这一点上,此书 起着引导宏大主题的宝贵作用 。同时,本书配有71幅高清画质精美插图,由大英博物馆馆长、伦敦国家美术馆馆长亲自作序推荐。
这是一本通过美术馆来看艺术和艺术史,进而观察和研究历史,把艺术史作为研究历史的范例和契机的著作。如书名所示,这本书是要从 馆中 来 窥事 。这些事不只是基本的馆藏信息,更是美术馆及其收藏所反映出的艺术史观,甚至扩大到文化史观和社会史观。这些美术馆它们虽然大都不是为主流且广为人知的大型国公立机构,却在不同维度代表了日本众多美术馆中具有特殊价值的一个侧面。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有意义的事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一书讲述的便是从16世纪到现代,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与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 中国风为何会18世纪的欧洲宫廷?从幕府时代到明治维新,基督教与兰学如何影响了日本美术的发展?浮世绘如何产生于西方美术的影响,又是如何反作用于举世闻名的印象派的?中国与西方的接触虽然更早,为何受西方艺术影响却没有日本大?日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特殊角色?西方艺术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美术革命?…… 苏立文教授引导读者穿越这风云变幻、瑰丽多姿的四个多世纪,清晰阐述出近代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彼此深深吸引而又对立排斥的过程,为我们厘清这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纷繁际会。
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是昔日沙皇皇宫,也曾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它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藏品最为珍贵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中的古希腊瓶绘、古罗马雕刻和西欧绘画三部分艺术藏品,在全球收藏界享有盛名。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过十幅,《柏诺瓦的圣母》和《哺乳圣母》就陈列在这里;此外,拉斐尔的油画《康那斯圣母》、米开朗琪罗的雕塑《蹲着的男孩》等,也都是该馆的珍品。
本书由张颂仁,陈光兴,高士明主编,是“从西天到中土:印度当代新思潮读本”丛书之一。该系列曾于201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广受学界好评。本书是这一系列的延续,收录了印度 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吉塔·卡普尔撰写的四篇经典论文和一篇导言。吉塔通过分析近年来世界各地艺术展览中的一些实例,以及她自身的策展经历,来探讨艺术领域中“共同生成的现代性”。在后半部书中,吉塔进一步把这种思考推至“身体”领域,让读者领略到印度艺术学者独特的思维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