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由敦煌研究院主编,以敦煌的“画”为载体,以北凉至元代15个历史时期为章节,以100节妙趣横生的敦煌石窟艺术课为主题,系统讲述敦煌莫高窟一千六百余年的建筑、雕塑、壁画。一篇篇生动活泼的文字,娓娓讲述敦煌壁画中定格的精彩瞬间,分享富有启示又给人以希望的壁画故事,向读者展现古人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和宏大沧桑的历史变迁;超百幅美轮美奂的图片,带领读者深度巡游莫高窟经典石窟,感受敦煌文化艺术跨越千年的生命力。
经典出自大师之手,而大师的艺术血统又是那样倍受瞩目:★乔治·伯里曼的老师是让·里奥·杰罗姆,★杰罗姆的老师是保罗·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的老师是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安格尔的老师是雅克路易·大卫。这是一条法兰西学院的艺术教育血统。美国斯特林出版公司仅有的授权两度入选全行业**畅销书品种西方人体结构绘画的艺术**伯里曼六部名著的完整合集版本篇幅全新升级的典藏范本
明中期的正德前后,艺术市场急需一种摒弃粗野而雅俗共赏的、文静细腻的画风。苏州一带出现了适应这一发展要求的画家群,共同致力于明代新画风的探寻。他们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中坚力量,带动了很多文人画家包括职业画家的创作,终形成一个新的画派,史称“吴门画派”。本书收录了多位吴门画派画家的近百幅精美画作。
台湾地区地区东海大学教授蒋勋教授精研中西艺术,多年来致力于艺术普及工作,和年轻读者分享艺术欣赏的喜悦,在台湾地区地区享有很好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他认为,“传统”就是活着的文化,不能只活在专家学者身上,必须活在众人百姓之中,启发现代人的生活,使之生活得更活泼、更圆满。成于90年代初的这本代表作,深入浅出地把华夏之美的传统介绍给大众,并和读者约定,“终其一生,我们不要失去美的信仰”。
原始艺术的本能,是把纯粹的抽象作为在迷惘和不确定的世界万物中,获得慰藉的可能去追求的。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欧洲史前美术和非洲、大洋洲、美洲原始美术的发展状况,用巫术与宗教的文化视点剖析了远古美术的创作主题,并结合着绘刻的工具和材料,分析了原始艺术品的技法与风格。
《美术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导》的撰写主要是为美术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论文写作和答辩提供指导,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美术专业在这里指的是美术技法创作类的专业,这是非常有学科特色的一类专业,在学位论文的写作方面有许多共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其他学科研究能够替代和覆盖的。 美术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许多基本规范和要求是一致的,其写作差异主要体现在论文的难度和字数上。《美术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导》的框架根据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进程而逐步展开,并关注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论文写作的一些区别。《美术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强调了论文指导的实用性,深入地探讨了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和答辩各个阶段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特别对于美术专业的论文特点做出了自己的阐述,以期在遵循论文写作
本书收录了陈半丁创作的花卉、山水、人物作品150余幅,较为全面的展现了这位近代画坛大家的艺术面貌,对研究和学习陈半丁绘画艺术的读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并对研究中国近现代画坛,尤其是北京画坛有的帮助。
有关石涛《画语录》的版本和注释不少,本人对此并无研究,有待专家指导,今惟一目的是阐明《画语录》中画家石涛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心态,尤其重视其吻合现代造型规律的观点。石涛的杰出成就必有其独特体会,但由于时代及古汉语本身的局限,他的内心体会有时表达得不够明白贴切,如“一画之法”单从字面上看,就太笼统含糊,如不吃透他的创作观,必将引起曲解、误解、误导。本书所选插页有限,故较着重选其更具现代形式美感的作品,同时选了几幅现代西方大师的作品与石涛的宏观思维作参照,其间是否有通感?
《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3月一版一印,万木春著,48元。印数一千册。这《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215页,定价48元,现在的书真是贵啊。这书是中国美术学院80周年庆典“南山博文”丛书中的一种,是万木春先生的博士论文。这《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从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进去,旁观了明代万历年前后嘉兴书画、收藏、文人交际等内容的一角,作者穿梭于古书间,采访于文字里,还原出当时嘉禾以文人为中心的书画世界。《味水轩里的闲居者:
画者,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人心之妙想。画家立于天地之间,万象在旁。神思融趣,忽然划然,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所闻所感;绝叫一声,纵横万状,以成精品。吾国绘画渊源有自,自晋顾恺之,千数百年来,流派林立,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间出,风格迥异,自成风范;浩浩长江,巍巍昆仑,不足以道其高远。后人欲知其详窥其妙,亦难矣。 予生不能为画,而纵观古今名家之作,与其一时不得不然之变,始知法后能知无法。前辈有言,此道中尽可寄兴,其然欤?展读历代名迹,更觉其法如镜花水月,宛然有之,不可把捉;而其无法,如长天清水,茫宕无际。 吾社襄今古,选历代名家之尤者,道其生平事迹、画论理念、技法特色、前传后承,使览者窥一斑而见全豹,知一画师而晓一代之画,读数十名画家之集,而知吾国数千年绘画文明之概况。
本收为中国学者首次对印度美术史进行专项研究的学术成果,作者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较为系统详尽地介绍印度美术的代表作品,并列举了绘画、雕刻、建筑等范例,使读者对印度美术的发展史有一个整体认识,具有准确、系统、简明、适用的特征,是介绍印度美术的通俗读物。
龙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永远不会陈旧的装饰形象。《中国龙凤艺术》紧贴广大读者的需求心理,从传统中走出新路,以简洁生动的文笔,精美诱人的I蛩稿,分七个章节,讲述了龙凤的历代演变和艺术特色,龙凤的种类、形式和常见绘画方法以及它们的装饰运用。并从实用的角度,节录了700余幅有艺术价值的龙凤图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编绘者创作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图。
《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主要是提供一个历时与共时的坐标,以考察一代大学者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的学术成就。借助这个坐标,我们可以将悠久的中国绘画史纳入全球视觉文化生态之中重新加以定位。由于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史研究的跨文化特点,高先生和各国的学者一道,不但挑战并丰富了中国绘画史学的古老传统,而且回应并促成了西方美术史学的新方法,在拓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方面,呈现给我们一个宏大的学术景观。
此书画集之中,更有湖帆公不同时期之书法作品。从其早年之篆书对联、类似瘦金体之文字与不可多见之《真草隶篆四条屏》中,可见其早期受当时海派文化与高祖吴大潋之影响并博采众家之特色。中年之后,以其本人之天赋与久浸书画诗词之条件,又得与当时众多书法名家切磋,书法风格逐渐形成了特色,精致华美之极,亦为世人所推崇之独特书体。除其本人之书画诗词作品之外,此种书体亦能见于无数经其整理鉴赏之名迹、文物与同时代画家作品之中,为无数传世杰作加以定论,其对华夏文化之贡献亦非寻常。至于其晚年之书,则更以狂草见长,以《临怀素自叙帖》等为代表之众多作品中,一显其老辣之功力,深具沧桑之感,可谓其毕生之境界也。 湖帆公之书画广为世人所重,而其晚年之不幸,则更为人所叹。其所逢之种种政治运动与遭遇,非我等生于今
《叶峰艺术论》收入作者历年来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中国油画》《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的艺术专业论文12篇。这些文章对新现实主义、绘画创新、写生与创作的关系、美术教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美术素质教育、俄罗斯列宾美院教学等相关论题,作了深刻和精到的论述。同时书中还收入作者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艺术家油画、素描精品四十余幅,对论文中的观点及内含起到了更好的拱托作用。
温州版画家在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所作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业绩,是近现代温州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嬗变印记:温州版画(1929-2012)》详尽、全面的介绍了温州版画家从1929年新兴木刻开始至今的作品与文献。其中有野夫、林夫、王良俭、张明曹、葛克俭、张怀江等版画家的作品和评述。
《文物保护科技专辑3:高句丽墓葬壁画原址保护前期调查与研究》的出版发行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同时激励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保持审慎的态度,继续试验,继续实践,继续探索,不断深化和丰富我们的认识,修正可能存在的偏见或错误,不断提高我们的技术和手段,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尽努力确保工程质量,把高句丽墓葬壁画保护做成经得起历史和科学检验的典范工程。
《二十世纪中国西画文献》所整理的是中国西画(素描、速写、水彩、水粉、油画)在20世纪产生与发展的史料,以艺术家、艺术社团、艺术院校、艺术现象为题分册进行叙述。所选取的内容大都为艺术家本人和相关事件亲历者的文字和作品。王骁主编的《林风眠》以西画家林风眠为专题进行论述,分为“大事记”、“文献”、“作品”三部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当中国山水画处在“现代人物加唐宋山水”状态时,江苏画家在傅抱石率领下,进行了二万三千里旅行写生。他们走近生活,贴近人民,走近大自然,一路上边走边看边想边议边画,画家们之精神风貌随之发生了变化,笔墨也随时代发扬光大,从而诞生了一大批新山水画。次年在首都北京举办了“山河新貌”画展,其影响轰动了中国画坛。本书作者黄先生参加了这次写生活动,并写了颇为详细的日记,他对日记作了整理,又根据亚明、魏紫熙等五位当年参与者回忆材料加以充实修正,终写成本书。她的出版,对当代山水画创作仍具指导意义,也为美术史提供了生动具体的史料。
《李鱓》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内容丰富翔实,便于读者阅读。李鱓不但通过扩大题材刷新立意表现了有别于传统文人写意花鸟画的精神内蕴,而且还在拓宽选材更新命意中发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艺术语言,从而提高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