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画理》是陈玉圃先生多年精研山水画理论心得与实践体会的理论总结,全书分为十部分,包括笔墨、构图、意境、炼形、修养、虚实、气韵、正见、画法、画道玄谈等。本书从山水画的画理与技法、研习与创作的实际出发,层层深入,进而及至绘画理论与思想,对于山水画的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深刻细致的探讨,实践切合实用,理论由浅入深,是研习山水画、获取正知见的有益书籍。
吕连甫、熊艳君、吕通、吕博编写的《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用于少儿学习中国画以及初学中国画的人群。《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按初学者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中国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其中有少儿容易掌握的简笔方法与动漫风格结合的方法介绍,有规范简洁的传统写实方法介绍,有培养孩子精心细致能力的工写结合方法介绍,有书画题字与用印知识介绍,又有中国画 作品欣赏与创作方法的引导,等等。 《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绘画内容与表现手法多样,寓教于情,寓教于趣,重在便于初学者掌握。 《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以介绍中国画写意技术为主。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明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亨嘉之子。出家为僧后,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清湘陈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等。 石涛所画山水,笔意恣纵,淋漓洒脱,奇险中兼秀润。其创作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他画山水如此,画人、画花亦如此。他画的花卉别有生趣,村野庭园以及案头所见,往往随手勾勒,既写意又写实,于爽利中蕴含蓄。 从传世作品看,石涛在画 不仅称得上是一位有创新才能的画家,同时也是创作题材极为广泛的多产作者,不仅名重当时,而且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
对于有兴致步入绘画殿堂的初学者而言,选择一本适合的教程如同选择一位合适的导师,在激发出你对绘画更多热情的同时,更能为你拨开云雾,引领你一步步探索绘画这座高山,体验从近景到远山的不同景致。 《马军教国画(彩墨山水)》一书由中西合璧、致力于传统绘画改革的画家马军为初学者精心编写而成,通过《故乡的池塘》《阿尔泰之秋》《九寨沟》等6幅作品创作过程的详细讲解,作者将多年来对绘画的探索与领悟以及创作中的经验,一一传授给读者,大到立意、构图、色彩,小到调色、用笔、技法,读者可在循序渐进掌握绘画要领的同时,感受到敦煌壁画传统水墨与西方后印象派色彩碰撞中的张力,训练欣赏美的眼力,感受艺术给予心灵的共鸣。 本书适合国画初学者,尤其适合喜爱绘画的成年朋友们学习与参考。
由徐桂香编写的《故宫画谱(山水卷浅绛)》立足于中国五代、宋、元名家名作,精选其中的浅绛绘画作品选编成册。以读画的形式,通过较为详细的技法解析与步骤图来帮助读者学习浅绛的笔墨技法,同时,亦将画理贯穿于具体的技法讲解中,帮助学习者通 “理”明“法”。此书极好地展示了历代名家的多种浅绛画法,是国画爱好者学习画浅绛的范本,也是难得的国画教材。
《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20种)》对于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需要了解和掌握传统山水画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代表画家的风格和特点。《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20种)》将中国五代到清代的20家山水画代表人物,逐一介绍,说明其生平、师承、发展、技法特点和真迹收藏情况。图分石法、树法、平远法、高远法、写生出新等几类。水、云等其他技法也在“平远”、“高远”二法中结合介绍。《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20种)》中这些画是作者通过长期研究、实践、理解、分析自作的,供读者借鉴、参考。
本书收录刘福芳的山水写生作品。其代表作《峨嵋翠微》获首届全国工笔山水画展全义奖、《滴水观音》获亚洲女画家作品展优异奖,《刘福芳画作(20张)喂鸡》入选届全国青年美展,《凉山女》获中国当代工笔画展佳作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大地飘香》等作品被外美术馆收藏。
本书包括山水画写生和山水画创作两门课的内容,分为两篇。 山水画写生篇共分五章,十二节。通过讲授山水画写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以及山水画写生的基本方法、具体步骤、中国画的形式规律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写生的一般规律,并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灵活地掌握山水画写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山水画创作篇共分五章,十七节。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演进、山水画创作思想的演变和发展。通过学习历史上重要画家的作品和风格流派,学生可以了解、掌握山水画创作的发展进程和一般规律。通过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以及形式规律和语言规律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掌握山水画各种形态和创作方法,具备独立进行山水画创作的能力。 本教程适用于高等美术院校山水画专业,也可以作为高
本书从最基本的技法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山水画中树林、山石、云水以及建筑物的画法,适用于初学和深入掌握山水画技法。图版清晰明了,文字讲解详实,能够激发学习者兴趣,步步深入,取得佳绩。 绘画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学习的历史,因为对于任何从事这一行当的人来说,不管他取得了多大的艺术成就和有着多大的年龄,也不管他有多大名声和多大影响,学习对于画家来说是终生的事情。西方绘画如此,中国画更是如此。对于中国画来说,初步的学习阶段与西方绘画相比,更是有着独特的传承方式和学画特点。 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经典的课徒画稿,规范的教学笔记,传统的图例范本,从最基本的运笔、用墨、赋色入手,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带领研习者进入中国花鸟画的堂奥。图版清晰明了,文字讲解详实,是初学者、提高
《丹青锦囊·山水篇:衣冠杖履》由郭善涛、李丰原主编,《丹青锦囊·山水篇:衣冠杖履》按朝代进行整理编排,撷取局部细节,重点突出地展示给所有中国画爱好者,以方便画家、研习者在创作或鉴赏研究时,不仅能看清细节之形象,也可参考古人的表现方法。
关山月同志原名关泽霈,公元1912年农历9月16日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县那蓬乡果园村,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刻苦自学绘画。后得到岭南画派主要创始人高剑父先生的赏识,招其免费进入春睡画院,成为高氏入室弟子,并为其改名关山月。从此,在高氏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的影响下,关山月踏上了对新国画艺术执着追求的漫长而艰苦的旅程。
这套《国画导学范本》是专为学习中国画的朋友们编选的一套供鉴赏、研究、提高的范本。在九位画家的近400幅作品中,他们或奋笔扦写,彰显诗情画意;或精勾细染,追求工整娴雅;或墨彩融动,展现心灵与自然景观的共鸣。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是对人与自然相谐的创造,是对美的讴歌与赞颂。 本书为《国画导学范本》之一的《郑百重山水画新作》分册。
本卷中岩山用小斧劈皴,杂树勾勒和人物纯是南宋院体,笔墨设色有明显的马远、李唐等人风格。色调洗练,风韵典雅,为唐寅代表性风格作品中的精品佳构。 作品共分十个部分,山石耸立,林木茂密。画卷从江水、渔舟、山石、房舍、板桥,进入奇石林立的山峡,山峡内奇石陡峻,悬崖峭壁,与水面垂直,十分惊险奇绝,两艘帆船正斜江而渡。整个画卷由江湖、山峦、舟楫、渔船、溪桥、庭院、古松、杂树组成。图中江畔崖岸,杂林疏朗,渔舍水榭隐于丹枫之中。岸石掩映间,水面舟艇数只。舟上人或垂纶放钓,或横笛濯足,或拍击和歌;岸上人则或促膝对酌,或凭栏观钓,或策杖闲步。全图画法苍古,用笔劲利,设色明艳。遇隙之处,随赋诗一首,以叙说画面梗概。诗文:“茶灶鱼竿养野心,水田漠漠树阴阴。太平时节英雄懒,湖海无边草泽深。”全画清雅
我自17岁开始习画,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我的恩师是山水画大家梁树年先生。梁老早年曾和京派画家祁井西先生学画,后转道大风堂,成为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梁老为人至真至纯,从艺广博专深,除了绘画创作外,他一生还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曾先后在北京第二女子中学、北京崇真学园、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正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才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笔墨基础,并对蔚为大观的传统绘画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全书共分11章,包括山水画临摹概述、山水画发展简史、山水画临摹范本的选择、山水画临摹方法、山水画临摹顺序、山水画局部临摹、山水画小品临摹、传统山水画临摹与现代山水画临摹等章节,比较系统地讲解了山水画临摹的过 程和方法,有示范步骤和作品临摹,同时增加了临摹作品的欣赏。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读者能较快掌握山水画临摹的各种方法,达到能临摹和创作作品的目的。
中国画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中国山水画题材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大至海阔天空,千山万树,小至一草一石,一亭一阁,几乎无所不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观念的改变及绘画工具材料的改进,出现了繁多的流派风格。山水画题材广泛,技法之精,造诣之高,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尤其突出。 中国山水画有独特的观察方法即“高远”、“深远”、“平远”三远的透视法。高远是自下而上的仰视法。深远是站在山前或山上远眺,并移动视点看见后山的景色。平远是一种近山望远山平视的方法。山水画也有独特的构图方法,如“直立式”、“平展式”、“倾斜式”、“凝聚式”、“散布式”、“呼应式”等等,旨在强调造成画面立体感,纵深的空间布局,强调虚实轻重的关系。本书介绍的是山水画的简单技法,供大家了解树石、云水的表现方法及写生实践
唐译编著的《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山水画》内容简介: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久远,独具魅力,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现今传世的山水画作为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诗情面意般的巧笔为后人留下了宏伟的历史画卷。《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山水画》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历史及各时期名家的流派、风格、及绘画手法等,并收录了数百幅最有欣赏价值的传世名画,通过系统的介绍与评价,带您轻松走进中国绘画艺术的殿堂。